70岁老人换上人工瓣膜 浙大二院完成疫情期间第三例TAVR手术

70岁老人换上人工瓣膜 浙大二院完成疫情期间第三例TAVR手术

3月23日,在家人的陪伴下,70岁的金奶奶(化名)带着10多天前刚换的人工心脏瓣膜出院了。

金奶奶是一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曾一度病情危重,3月1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成功为她完成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是该团队在新冠肺炎期间成功完成的第3例急诊TAVR手术。

病情危重的老年患者决定“拼一下”

金奶奶患有糖尿病多年,两年前曾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去年12月底因患流感出现胸闷气促的情况,在宁波当地医院就诊,心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通过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

他的儿子陈先生告诉记者,3月9日凌晨,当地医院认为老人病情非常严重,建议转院。陈先生和妹妹征求母亲的意见,问她:“留在宁海还是去杭州?去杭州路上有危险,但是只要坚持到杭州就有希望!”金奶奶点点头,答应去杭州接受治疗。一家人商量后,也决定“拼一下”,经过多方打听,第二天紧急送至浙大二院王建安教授团队就医。

接诊的浙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先宝发现,当时金奶奶病情危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立刻对她进行包括新冠肺炎核酸在内的各项检查。

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遇到一个难题,由于心脏功能太差,金奶奶无法平躺,许多最基本的检查都做不了。

“术前我们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比如超声、CT,为的是看清楚患者身体内部结构,否则就像两眼一抹黑。这位老年患者术前做不了CT等检查,我们团队掌握基本信息不全面,无法制定完整的手术策略,大大增加了手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主刀医生王建安教授坦言,当时只能想好一步走一步。“CT无法完成的重要评估由超声、术中造影等综合评估替代,这对我们的专业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在治疗手段方面,团队考虑到金奶奶合并了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症状持续加重,随时有生命危险,而开刀风险极高,最终决定采取心内科介入治疗,即急诊TAVR治疗。

三平方厘米的生命之门重新被打开

主动脉瓣位于心脏和大血管主动脉之间,虽然只有3平方厘米大小,却是一扇生命之门。主动脉瓣狭窄,意味着主动脉瓣“打不开”,使得血液无法充分向全身输送,引发健康问题。

主动脉瓣狭窄是如何发生的呢?病因分为先天性畸形、风湿性心脏病、退行性改变三种,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退行性改变而发生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发病有多严重?王建安教授团队遇到过有病人吃东西,卡在喉咙里,咳嗽一下,或是翻个身,就出现病危情况。团队对未接受手术的患者随访调查显示,一年死亡率高达30%左右。

“主动脉瓣狭窄作为一种瓣膜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式,无需开刀。”刘先宝说,重度主狭患者病情变化快,猝死风险高,部分患者由于症状重而不允许或无法耐受细致的术前准备,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急诊TAVR手术,该技术是一项通过血管路径将人工主动脉瓣植入到病变主动脉瓣处的微创手术。

据了解,从2013年至今,浙大二院院长王建安团队已完成全国范围内800多例急诊TAVR手术。“在疫情期间做这样的手术,整个团队配合得非常好。”王建安说,面对血压不稳定,随时可能心脏骤停的老年患者,需要团队高度配合。CT无法完成的重要评估也增加了手术难度,全凭医生经验。

3月10日,经过1个多小时左右的手术,金奶奶的人工瓣膜安装完成,且植入位置理想,几乎无瓣周漏和跨瓣压差,冠脉血流通畅。

术后第三天,陈先生终于见到了母亲,心情激动。“以前她说两句话就喘,接不上气,现在气不喘了,也能吃东西了,精神好了很多。看到她各方面都在变好,我就放心了。”

刘先宝提醒,做家务、爬楼梯、上坡等活动引起的心脏不适除了冠心病以外,还有可能是主动脉瓣狭窄,金标准是做心脏彩超。他建议50岁以上人群做心超评估,正常人两三年做一次就可以,中度、重度患者建议每年做,轻度患者可以两年做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