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門診誰不會?你錯了糖尿病患者懂得這9條常識才算會看病

日常門診中發現,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會看病,一問三不知:不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藥物名稱,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併發症。

這樣的複診既不能讓醫生全面瞭解病情,又浪費了時間,而且還會導致醫生開出不必要的檢查。

糖尿病患者怎樣才能把握住複診時和醫生交流的機會呢?本文教您9招。

1.按時複查

不按時複查,是所有糖友的通病。為什麼要定期複查呢,因為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血脂、血壓等控制不好,併發症就會很快發生,而且血糖、血脂、血壓等隨時在變化。

所以需要每月複查,進行肝腎功能,血脂、血黏度、空腹及餐後2小時血糖等常規檢查,每3個月或半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除了常規檢查外,還包括糖化血紅蛋白、血脂、血黏度、眼底、神經系統、動脈彩超、胸片、必要時做肺部CT檢查等。

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併發症,及時治療。按照醫生的醫囑複查,醫生根據您的檢查結果及時瞭解病情,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看門診誰不會?你錯了糖尿病患者懂得這9條常識才算會看病


2.帶上既往就診的資料

很多糖友有經常找同一醫生複查的習慣,認為這樣醫生會熟悉自己的病情,看得更好些,所以常常不帶既往的病歷資料。

事實是:醫生每天要看幾十號人,不可能將每個人的既往病情都記住。所以應攜帶既往住院的出院小結、門診病歷或外院就診資料等。因為這些資料可以如實的反映您過去治療、血糖的控制情況及上次住院期間的治療方案。

這樣既有助於醫生對您病情的全面評估,為你制定一個更適合你的治療方案,同時又省去了此次複查中不必要的檢查,節約了就診成本。

3.用筆記下自己要問的問題

常有病友在家時想到有很多問題要諮詢,但是到醫院後就全忘了,最後想諮詢的問題全都沒問,影響治療效果。

所以,各位糖友看門診前一定要用筆記下自己想要問的問題,看門診時請醫生及時給予解答。

另外,有一些糖友總喜歡索要醫生的電話,常常被醫生委婉拒絕,這是因為醫生在開會、學習工作等時間不方便接電話,你可以請求添加醫生的微信,在日後的治療過程中可以及時諮詢。

4.分享飲食情況

飲食是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療之一,糖友必須做到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是必須的,所以糖友每次複查時,必須將近期飲食情況與醫生或營養師分享交流,以便得到醫生的及時指導,必要時調整飲食方案。

5.告知運動情況

運動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之一,只有保持一定的運動量,才能保持理想體重,消耗過多的能量,維持正常的血糖,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但是,糖尿病運動治療講究個體化,不能自己隨意學習其他人的運動方法,所以每次門診複查就診時,一定要將近期的運動情況告知醫生,便於醫生根據具體病情對既往的運動方案進行調整。

6.近期用過的一切藥物

糖尿病病人以老年人居多 ,常常合併有其他基礎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支氣管炎、腦梗等,所以使用的藥物很多,有時可多達十幾種,有些藥物相互間會有影響,有些藥物會影響到血糖的控制。

所以來門診複查時一定要記得將近期所吃的藥物列個清單,或直接將藥物盒、藥物說明書帶上,便於醫生根據你的病情幫助你選擇和指導用藥。

7.近期出現的新情況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每天都會有變化,如視力下降、頭暈、四肢麻木、行走不穩、足部潰瘍等。

這些都是糖尿病併發症的表現,看病複查時一定要將這些表現及時告知醫生,便於醫生根據你的表現選擇恰當的檢查,及時發現併發症,並將治療方案給予相應調整,或及時住院治療。

8.有出院記錄者要帶上

糖尿病病友基礎疾病多,常常會因為其他疾病住院治療,如感染、結核、冠心病、高血壓、風溼病等,住院期間所使用的藥物有些會影響降血糖藥物的效果,或直接影響血糖的變化。

這些情況糖友自己不可能弄清楚,也記不住。所以應該將出院記錄帶上,以便內分泌專科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重新調整治療方案。

9.近期的自測血糖記錄

糖尿病病友自我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治療“五駕馬車”中的重要環節,只有認真地監測血糖,根據血糖變化調整糖尿病治療方案,才能保證血糖平穩,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自我血糖監測的原則是:

  • 當血糖控制不佳時需每週監測1天,每天監測5次;
  • 當血糖控制平穩時每週或半個月監測一天,每天監測2-3次。
  • 當你來複查時,必須在來醫院的前一天監測一整天的血糖(包括空腹、每餐飯後2小時及睡前血糖),便於內分泌科醫生根據你的血糖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糖尿病患者注意以上9點,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如果想得到醫生更多的服務和幫助,最好在來醫院複查前通過微信與你的主治醫生取得聯繫。


糖尿病人如何用互助來自救?


糖尿病,加入互助的限制比健康人高出很多,一旦患病很多互助平臺就不能加入了。這可怎麼辦?!

糖尿病的分類其實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種:

1型糖尿病:患者缺乏胰島素分泌能力,需要注射胰島素,多發於青少年;

2型糖尿病:大約 90%患者屬於這種的類型,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40歲以上高發;

妊娠期糖尿病:懷孕中晚期需要更多的胰島素,但是身體分泌的量不夠,有的女性朋友會患有妊娠糖尿病,但這種病懷孕結束後是可以康復的,後期依然可以標準體承保。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能證明只是妊娠期的糖尿病,加入康愛公社互助是不受影響的,完全視為健康體,沒有限制】

糖尿病人的3種互助選擇:


溫馨提示:醫保是國家福利,無論健康疾病,人人都能享受,建議人手一份。除此之外,醫保的不足之處,可以通過配置互助產品來彌補。


1.意外互助


意外互助的是因意外事故導致的身故/全殘、醫療費用。比如因車禍、高空墜物受傷等。意外的發生出其不意,與疾病沒有關係,投保時沒有健康告知,有了糖尿病,只要還能正常工作生活,大部分意外互助都能加入的。


意外互助包括:普通的綜合意外互助,還有為治療疾病而手術的,防範手術風險的:手術意外互助社。


2.(輕症病友)抗癌互助


癌症發病率佔重疾70%左右,如果無法加入大病互助,可以選擇抗癌互助,也可以購買抗癌保險。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與癌症沒有直接關係,確診了糖尿病也能通過抗癌互助、防癌險的健康告知。


目前,在康愛公社平臺裡,健康人版的抗癌互助,暫時對糖尿病有一定限制,但可以選擇加入輕症病友版的抗癌互助計劃【輕症病友互助】。

看門診誰不會?你錯了糖尿病患者懂得這9條常識才算會看病


點擊圖片瞭解【輕症病友互助】


3.糖尿病特定互助計劃


針對糖尿病患者,互助平臺也開發了適合糖尿病患者加入的互助產品。互助內容是糖尿病併發症,也就是說得了糖尿病併發症才能獲得幫助。

2017年,康愛公社也推出了糖尿病併發症互助社,針對6種糖尿病併發症進行互助【(1)腦中風後遺症(2)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3)急性心肌梗塞(4)足部截肢(5)失明(6)酮症酸中毒深度昏迷】


看門診誰不會?你錯了糖尿病患者懂得這9條常識才算會看病


點擊瞭解【糖友併發症互助】


重要提示:糖友併發症互助目前人數已經超過10000人,已經正式上線了!如果有糖友患者有併發症,是可以申請互助了。


患了糖尿病很容易引起各種併發症,要挑選互助比較難,還是趁著身體健康做好保障,不僅可以選擇的產品多,享受的互助期間也更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