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人生有必要的关系吗?

一梅君


文学和人生没有必要的关系。


文学只是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撷取了这朵小小浪花的人,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没有撷取这朵小小浪花的人,也不一定改变不了自己的人生。

宋朝大文豪苏轼,因为文笔出众,早年步入了仕途。然而,却屡遭贬谪。但因贬谪,却又写出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他的人生,可谓因文学而盛,又因文学而衰!

明朝皇帝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什么杂碎事儿都干过。入寺不到两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而就是这么一个没有任何“文学”背景的、出身贫困的农家孩子,在“万军丛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成为千古一帝!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不在于单纯的一个“文学”。文学与人生没有必要的联系。


龙栋文苑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坦言文学乃人学,此后许多文学家也曾阐述过这一观点。所以说,文学不但是人学,更是诗人和作家的人生写照。

文学最初级的体现是文学艺术作品,它大致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报告文学,童话,寓言,传记等。文学不但真实地反应了现实生活,而且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和作家的思想感情,阶级立场和人生价值观。所识说,文学不但是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也是诗人和作家的生命轨迹和人生写照。

文学和人生,可以说是一个共同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时期的文学,都反应了其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被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所以说,文学具体到不同的时代,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生缩影。

所以说,文学和人生是相连的,人生是一种经历,文学是对人生经历的反应和超越。


黄土情愫


在很久以前,文学和人生没有必要的联系,那只是极少一部分的人的特权。对于上个世纪大部分目不识丁的人来说,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是文学,但他们依旧可以平稳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在我看来,是时代的原因。在那个战火纷飞,饥寒交迫的年代,许多人奋斗一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饥饿,摆脱贫穷。

饭都吃不饱,什么诗词歌赋,什么琴棋书画,有多远滚多远,有这个闲工夫不如去除一下地里的杂草,不如好好休息舒缓一下酸痛的腿脚。没有更多的娱乐活动,所以一个家庭可能有十几个孩子。

但如今不一样,我们已经摆脱了饥饿,离贫穷也越来越远,不再为吃穿发愁,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所以发个动态,发条朋友圈,发个微博,发个小视频,写篇文章,来这回答个问题…

所以在当代,文学和人生是有必要联系的。因为文学素养可以让你交到更多朋友,更快的融入一个新的圈子。

假如说我没有文化,一桌人坐在一起,人家讨论杜甫,我听到的是豆腐,人家讨论魏蜀吴,我听到的是为什么,连个简单的成语接龙我都不会,怎么可能跟他们做朋友?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几个朋友走在街上看见一个水果摊,其中一个朋友说:“你站着别动,我去给你买个橘子。”不懂的人只能说:“真的?你有这么好心?”懂的人锤他一拳,笑骂道:“去你的!”周围朋友哈哈大笑,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厚有的薄,有的精致有的粗糙,有的内容丰富有的苍白无力…文学虽然不是这本书上最重要的部分,但可以让这本书增加一些趣味。


真忘言


在这里我用路遥的一本书举例来说明,也就是他的《人生》这篇小说。在开头路遥就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小说主人公高加林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观看他的选择和结果对我们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高加林作为一名富有才华而又贫苦自卑的青年,在教师的工作被村长的亲戚顶替之后,悲伤失意,这时候与巧珍的爱情逐渐治愈了它,单纯善良的巧珍以她的方式深沉的爱着高加林,但是他们两个在学识等方面有着太大的差异。

后来高加林因为亲戚的契机来到了县城的报馆任记者,在县城的日子里,他重新与城市姑娘黄亚萍熟络起来,她们两个在灵魂上有着真正的理解,但是在家庭环境和性格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高加林为了前途和命运,放弃了与巧珍的恋爱,选择了城市姑娘,虽然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但是由于好友母亲的举报,工作丢了,又回到了家乡,却发现巧珍已经结婚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

路遥在这部小说中把一个当代“陈世美”的人物心理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其中有着复杂的人性,而不是像当时很多作品中的脸谱化倾向,当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时,他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象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作出选择。

我们也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是高加林,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是选择善良温柔的巧珍,还是显赫知己黄亚萍?

我想这便是文学和人生的关系,它帮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问题,并代入自身,由此及彼,通过读书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过好自己的人生。


无感96648408


文学与人生, 这个话题是亘古以来,各阶层都在追寻答案,类似百家之言的哲学问题,再次,笔者不才,原出一家之言,希望能给予思考者一点新的启发。

首先,人生重物质世界,文学重精神世界。简而言之,笔者认为,换个角度可以这样理解,人生就是物质需求,文学则是精神需求。人生就是要活着,只有活着才有人生,至于怎么活着,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文学则是思想的升华,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活着,但它给予了我们先民的经验,启发了自身的思考。管子有言,仓廪足而知礼节,俗语家有薄田兄弟尚争,无不告知了物质匮乏与否导致大部分的后果,这就是人生。而文学呢?需要一定的传承和底蕴,虽然有言司马遭宫刑而著史记,屈原遭放逐而作离骚,但前提是他们本身已经有了较高或很高的文学底蕴,在遭遇变故之时,方可诉诸于文字体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文学。

    再次,人生升华为文学,文学传承了人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就是人生升华之后的最典型的总结,从古至今,我们读到的文学作品,从诗经到红楼梦,无不体现这个特点,人生只有升华才能成为文学,才能在后来人读书的时候,超越时空与作者产生共鸣,文学艺术的美都让我们从存活走向了存在,从浅薄走向了丰富。正所谓:没有文学,我们不会失去生命,但没有文学,我们失去了灵魂。

最后,文学服务于人生,人生充实着文学。文学体现着精神世界,不断启迪我们改造和发展物质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可以说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文学来服务和启迪我们,只是在或明或暗之间,或为人们所知或不为所知而已,同样人生的经历亦是不断给文学带来新的素材和新的生活,可以说,文学美化着人生,人生充实着文学。

综上,笔者认为,文学与人生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不可割裂来看待,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岭外榕边客


文学和人生没有必要的联系,我的爷爷,奶奶根本未入过学,故不识字,更谈不上阅读报刊之类的。母亲也一样,是个勤劳慈善l的农村妇女,簸箕大的字也不识得一箩筐。但他们都懂事,有礼貌,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诚实,勤劳,正值,从不跟人争吵,更不在人前人后讲是非。本份,守法,爱子女,爱家庭,热爱祖国。相反,那些才高八斗,出口成章,口吐莲花的人,背读书经,古代名著如数家珍之人,却往往无理取闹,傲慢无礼,目中无人,争强好胜,所以文学和人生没有必要的联系,事在人为,立身修养当然跟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息息相关,但不是唯一,故文学和人生没有必要的联系!


黄国升古易的现代应用


文学阅读能拓展人的视界,好的文学作品承载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智慧。读书扩大了自己对世界、人性的认识,古今中外,天马行空,能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觉反观现实生活。

人类是一个群体强大,而个体总觉渺小无助的动物。《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太史公坎坷艰难的人生。《离骚》,让人懂得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阅读能够让人在走近他人笔下人物之时寻找到自我认同的慰藉。


xiejia


文学和人生就好似一个是美颜过的人生,一个是现实中的文学。文学是生活的艺术延伸,没有生活的风雨交加,就没有文学的风雨兼程,没有生活的酸甜苦辣,就没有文学的喜怒哀乐。反之,没有文学的风花雪月,哪里会有生活的平凡幸福,没有文学的跌宕起伏,哪里会有生活的小确幸。你说呢?你的人生离得开文学吗?你欣赏的文学又怎能离得开生活!



虎妈管理


文学和人生有必要的联系。

首先文学是写人们的人生体验和感情的艺术形式,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就是与作者进行人生体验的对话和共鸣;

第二,文学又是心理活动的载体和实验室,文学作品里面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情感动物,人和人之间的对话交流无不充满了大量的心理活动,作家运用各种手法解剖人物的心理活动,经常读文学作品的人,其心里活动很丰富,也善解人意,即使独处静思,也能思绪悠远,永远不会寂寞孤单,所谓饱读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文学可以丰富人们的想象力。一部好的作品,引人入胜,把读者带进虚构的世界,里面有大自然的景色的描写,古今中外的动人的故事情节,读起来仿佛亲临其境,随着主人公的人生跌宕起伏而扼腕叹息,久而久之,读者就习惯于放开自我,天马行空,驰骋于想象的世界中。所以说,无文学的人生就是枯燥无味的人生。


诗和远方的ta


人生一世如过眼云烟,繁华落幕,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生活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谜;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法;生活是一道无解的题,无论怎么演算都是徒劳。 生活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悟性,是一种心境。 不曾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洗劫,对生活有些一知半解。往事回首,有过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过失败的悔恨和自责,曾有欢声笑语伴随耳旁,也曾有寂寞孤独与我相伴。 记忆的片断犹如点点风帆,随波逐流,顷刻间,即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生命的大海和天边合而为一。生活从此平淡,与世无争。但这静得像沉睡的夜一般的生活,有着更多的孤独与苦闷。于是,我再次返回轰轰烈烈的大海,重新扬帆出发。突然明白生活无法逃避,只有面对。人生要有奋斗目标,应是一段不断追求的历程。虽然生活总是充满坎坷,但还是要用乐观勇敢的态度对待它。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没有多彩的人生,就不会产生美丽的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但是文学又不完全是人生体验。吴密先生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

“文学是人生的精髓”—哲学是汽化的人生,诗歌是液化的人生。小说是固体化的人生—均从各种含水的不纯物质中得来的,戏剧是爆炸的人生。“初读这段文学,并不知其意,但得出一点结论:文学泊于人生,但又作用于人生。 除此之外,文学还可以让人通晓人情:《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人章“。可以让人了解世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之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学作用于人生,功效甚广,但一定是好文学才可以促进人养成好品质。 最佳文学作品含有人生最大量的、最有意义的部分 ,而且让读者爱到启迪,得到乐趣,这才是文学与人生的最佳契合点。 正如海德格尔说的“诗意地栖居”,文学是人学,是关于人性、社会、人的心灵与精神的艺术探索。因此,一部作品,实际上就是一段人生。我们阅读作品,就是进入他人的世界,他人的心灵世界,并与之对话,以便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内涵。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审美地直观现实的人生世界。可以说,文学是审美地反映人生,而人生通过阅读作品,审美地反思与领悟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