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持續飄綠,餐飲業虧本也不願開業!業內人士:豬價報復性上漲最早4-5月才出現

豬價持續飄綠,餐飲業虧本也不願開業!業內人士:豬價報復性上漲最早4-5月才出現

近日,全國豬價持續呈現大面積下滑。今日生豬價格數據顯示,全國28個省份,均呈現下跌趨勢,無一省上漲。

日前,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地餐飲業學校、食堂等場所歇業,以致豬肉消費需求較弱,貿易商接貨意願不強,屠宰企業降價意願較為明顯,因此豬價應聲連連下跌。現在國內新冠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終端需求依然萎靡不振,記者走訪多個企業時發現,餐飲業仍然一片蕭條。

損失大量訂單,寧願虧本也不願開業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影響報告指出,今年春節期間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損失慘重。相比去年春節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目前酒店開業近一個月了,但仍處於休眠狀態。”閩西長汀縣的一家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1月底到3月底,酒店取消了800多桌訂單,僅此一項損失就超過百萬元。

受疫情影響,自1月25日起,全國範圍內眾多大型商場停業,多家連鎖餐飲品牌宣佈停業,部分地區還出臺了禁止所有餐飲店鋪營業的緊急通知。飯店餐廳、大排檔、美食街、燒烤攤、小吃店紛紛歇業。

“春節期間僅福建一省的餐飲業損失就超過300億元。”福建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翁貴明告訴記者。

雖然,多地已出臺扶持餐飲業恢復發展的政策措施,一些企業也積極展開自救。但記者在一些已經放開對餐飲業部分限制的地區採訪發現,仍有不少企業因擔心營業後入不敷出帶來更多損失,而遲遲不願開業。

“不開店損失多少心裡有數,若開業了生意不好,則有可能是個無底洞。”福州一家海鮮餐廳負責人說,大型企業有談判籌碼,若不開業,便於和業主商量減免房租,還可節省人員工資。

餐飲消費萎縮已傳導到產業鏈上游

除了生豬價格因此大幅下降,其他農產品也面臨需求減弱,價格下行的壓力,甚至出現滯銷積壓的情況。例如蔬菜、雞鴨等農產品,食品加工企業產品,也受到影響,滯銷積壓。

“2月,基地裡冰菜、水果椒、小番茄等蔬果,都爛在了地裡。”廈門市鑫美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的何添文說,受酒店停業、學校工廠延長假期、交通不暢等因素影響,700多畝的蔬果基地直接損失達數百萬元。

據農業農村部公佈的信息,受疫情影響,家禽行業損失嚴重,個別家禽企業損失超億元。而在福建,一些地方的特色畜禽養殖產業也遭受沉重打擊。以長汀縣為例,當地共有400餘家河田雞養殖戶和合作社,年出欄商品雞400多萬隻,主要面向長汀本地以及福州、廈門、廣州等地酒店餐飲市場。受活禽市場和酒店餐飲業停業影響,河田雞滯銷養殖戶損失慘重。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介紹,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由於活禽交易市場關閉,家禽屠宰企業開工不足,導致安徽全省6800多萬隻家禽以每公斤2-4元的低價出售,1.2億羽苗禽銷售受阻,全省家禽行業損失約9億多元!

消費尚未恢復,最早4、5月份反彈

隨著疫情出現積極變化,各地餐飲企業陸續恢復營業。除了開展線上經營外,餐廳堂食和包廂業務也逐漸在恢復。但從整體看,目前無論是外賣還是堂食消費,都尚未恢復到正常水平。

望湘園副總裁趙建光也認為,SARS之後餐飲行業的恢復速度比較快,但“這次的反彈速度會慢得多。”

三明寧化縣是福建省首批確定的無疫情縣,也是省內最早允許餐飲業開門營業和有序開放堂食的地方之一。在有著240多家店鋪的客家美食城,記者看到,開門營業的店鋪不足10家。

“客流量少,已經營業的門店也是以外賣為主,日營業額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經營著13個門店的一家客家菜連鎖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月19日恢復營業以來,公司在寧化縣和福州市的門店中已有四家開始營業,但市場反應非常平淡。

受疫情影響,目前人員流動和人們外出就餐需求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仍沒有實質性改變。翁貴明說:“預計餐飲業恢復最早要到4、5月份。”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在海外,疫情正在大規模暴發,這也阻礙了消費者和餐飲業的信心恢復。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學校、餐飲業尚未完全恢復,短期豬價仍有壓力,預計短期豬價偏弱震盪運行。從中長期來看,豬肉隨著餐飲、學校、食堂等場所開放,戶外需求將得到一個明顯提升,預計後續豬肉成交量將大幅上漲,豬價將會順勢上行。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時代進程對個體的影響是如此之大,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環境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