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技巧:綜合分析類題目對策呈現方法

綜合分析是面試的必考題型。在國考、省考、事業單位中是考試的重頭戲。往往很多地方會把綜合分析放在第一題的位置,實則也是考生給考官呈現的一道“開胃菜”。所以綜合分析類題目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考生在進行作答綜合分析類題目的時候,發現了問題,分析了問題。在題目最後會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從思維邏輯和作答完整性來看,確實無可厚非。但是,問題在於對策總是泛泛而談,缺乏說服力,這些對策還出現一種明顯套路,不斷的套用,好像什麼題目都可以談加強監督、管理;強化思想教育和引導;加大打擊力度;制定規章制度和行為規範等等。考官聽完,總感覺是千篇一律,同框而出。

中公教育建議,在綜合分析類題目提出對策時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一、具有亮點個性的對策儘量往前放,引起考官視聽系統的關注。考官從早到晚,身體、心理處於一種精疲力盡,人困馬乏的狀態,具有新意的對策能吸引考官的注意力,是一個強力的加分項。

二、對策在於具體化,給考官呈現畫面感。如解決共享單車亂像問題的錯誤示例:要進行實名借車制度。這樣才可以追蹤破壞行為,從而進行後期追責。正確示例:落實實名借車制;在進行賬戶註冊時,使用者應該上傳個人身份信息,通過後臺審核之後,才可以進行掃碼借車,同時,對於違反制度、肆意破壞、據為己有、亂停亂放等各種不文明行為,要將其納入黑名單,規定在三個月內不得使用共享單車,以此進行懲戒,增加威懾力。

三、對策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兩到三點即可。由於考場組織的進度相對緊湊,考官也不希望考生作答太過於繁瑣、拖沓。結合實際教學中,考生作答一味的貪多求全,導致時間緊張,內容不夠簡練。所以,對策從數量角度而言,兩到三點即可,核心在於引起考官共鳴和獲取考官認同。

四、對策要結合社會先進做法,與時俱進。評價對策的好壞,有一個重要維度就是能否貼近實際,解決現實難題。如果考生的對策較為陳舊,不具有前瞻性,不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和題目問題的匹配度不高,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比如:解決旅遊亂像問題,“旅遊黑名單”制度就是目前社會上比較流行的做法。如果一味地還是宣傳,加大處罰力度等說法,很難讓考官眼前一亮。

解決問題是公職人員重要的工作內容,好的對策呈現形式能夠增強考生的自信心,彰顯考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實則也是考官選人的重要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