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老師”不在怎麼辦?

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老師”不在怎麼辦?

確實,在子女學習的時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這位“老師”並非時時在崗,所以我們常見子女學的了無生趣。

首先必須說清楚:有的時候,學習項目是可以選擇的。例如,選擇自己的特長進行學習。但有的時候,學習的項目是無法選擇且必須承擔的,例如我們的學科學習,還如我們所需要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往往是這樣的情況下,興趣又常常缺位,這該怎麼辦?

我們給出三個建議:

其一,可以自己培養興趣。

既然興趣暫時還沒有產生,那麼父母可以引導子女自己培養學習的興趣。培養分三步:

第一步,瞭解別人是怎麼做的。其實,就是讓子女看到美好的樣本是什麼樣的。例如我們去買房,為什麼開發商要給我們參觀“樣板房”?就是這個道理,給你看看這毛坯房裝修好了的樣子。神奇的效果是,不少人看了就產生了幸福感,似乎這就是“自己的房子”,於是就有了購買慾望。這是一個道理——點燃興趣。

第二步,瞭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僅僅知道結果還不夠,要激活興趣參與一個項目的學習,還需要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也只有這樣,做起來才更加順暢。例如學習書法,你要了解書法史,要知道書法家,要了解書法工具。瞭解的過程就是激活興趣的過程。瞭解的方式很多樣,可以通過查資料、做訪問、實地參觀等。如果在瞭解的過程中,父母能陪同,能介入,隨機講解,效果會更好。

第三步,可以跟子女聊聊未來還能怎麼樣?其實這也是描繪藍圖,多激勵子女向前看,展望未來,有奮發向上的動力。例如參觀書法展的時候,就可以讓子女關注參展的書法家,讓孩子樹立榜樣,未來也能辦展覽,成為書法家。也許有的父母覺得這“太功利”,而我們要和父母強調的是,激勵子女,不遺餘力。別忘了談論這個話題的前提是——要學習,興趣不足,學習無力。

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老師”不在怎麼辦?

其二,抓住關鍵時刻。

我們應該明白,興趣本來就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誰都不能左右興趣,因為它就是來來去去無影蹤。關鍵看,能不能抓得住?能不能在關鍵時刻抓住興趣。

什麼是關鍵時刻呢?就是在偶爾感興趣,或者說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的時候。一旦父母發現這一時刻到來,就應該牢牢抓住。因為我們很有可能以此為契機,培養興趣,之後一路發展。

以我的兒子為例,我記得幼兒園的時候,我就抓住一個契機,讓他學會游泳,而且是長泳。兒子小時候很怕水,不愛游泳。有一次我們帶他去水上樂園,他心裡沒有“游泳”這個概念,只有“玩水”這一個想法。他在兒童戲水池裡玩得很開心,不斷拍水、打水,一點都不怕水。我一看——機會來了。順勢提出抱著他遊幾米,他欣然同意。後來,再教他游泳,也就大功告成了。

再比如說,兒子學習機器人,目前有點小成就——2019年獲得機器人全國賽總冠軍。千萬不要以為他從小就喜愛,而且我們很專業。都不對。只是偶爾有一次,他在樂高玩具店前停留了很久,表示露出極大的興趣。我們就抓住這個契機,讓他認識了樂高,後來帶他參加了福建省科技館的機器人拼搭學習,再後來就參加了專業賽事訓練。一路走來,如果沒有起先那個興趣點的捕捉,就沒有後續的各種推進學習。要知道,我們全家都是文科生啊,居然有一個喜歡工科的兒子。

興趣點的捕捉,就是轉變的開始。

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老師”不在怎麼辦?

其三,除了興趣,還有其他。

當我們不斷地尋求捕捉興趣時,其實陷入的是用一種思路在解決問題。在子女的發展上,實際有很多種思路,有很多方向。例如,我們可以進行逆向思維——難道,除了興趣,我們都別無選擇來提升學習力了嗎?不,還有三個方式可供選擇:

第一個方式:找位好老師。

興趣,就是內部動力。暫時沒有興趣,可以求得外力支援。通過老師的引領,可以激活興趣,還可以實現提升,要找到一位適合子女的老師,這就是“好老師”。

以兒子學習的書法為例,特別餓明顯,很能說明問題。我的兒子小時候學書法,很曲折。因為我也是個書法愛好者,所以,理所當然由我來教。可是他就是不喜歡。後來,換一位老師教,還是個資歷很輕的老師,就是個“小姐姐”,然而對於小孩來說,卻很親切,他願意跟著學。年齡相仿,有的聊,學的方式不一樣,學習效果也不同。很快,兒子的作品就參加學校的比賽,參加各種學生書法作品展覽。可見,老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個方式:留出好時間。

每一興趣、愛好、特長、學習項目的養成,都需要時間的保障。每一種能力的提升,更伴隨著時間的消耗。因此,要想他在某一方面的學習能力增強,除了興趣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確保後續的延伸發展。這就要充分考慮時間的安排啦。為子女提供合理、充裕的時間保障。

例如,兒子在暑假中,要參加全國機器人大賽,因此練習機器人拼搭的時間佔據了百分之五十。剩下的時間用於學習其他科目和進行身體鍛鍊。這樣的分配,才導致他能夠集中進行訓練,最後也才確保取得成績。不少父母也知道這一點,但在真正執行的時候,又希望什麼都能好,這是不切實際的。兒子經歷暑假機器人集訓後,英語口語表達水平直線下降,後期花更多時間彌補,這是不得不說的事實。

我們提供的方法,都有一個統一的大前提——子女不是超人,天賦不多。

第三個方式:給個好獎勵。

小孩畢竟是小孩。當他們付出努力後,就希望得到獎勵,得到回報。而這些獎勵與回報,也是讓他們朝著自己的目標,向著自己的夢想不斷邁進的新動力。因此,父母可以考慮在子女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後,給其一些適合的獎勵。注意,我們提出的關鍵詞是“適合”,適合才有助於推動繼續發展。

給大家的建議是,獎勵也跟他當前學習的項目有關,這是一種“適合”的思考角度。例如,當時兒子游泳取得一定成績後,我就帶他到體育用品商店,他挑選了一根“急速跳繩”。第一次使用這樣的跳繩,跳起來特別輕鬆,每分鐘跳繩的數字也猛增,他非常有興趣。於是又愛上了跳繩,後來還學會了雙搖與花式跳繩。回過頭來說,跳繩增加了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有助於游泳。瞧,一個獎勵又推動了另一個興趣,讓子女有更加向多元的發展。

興趣暫時缺位,我們有很多方法來應對。最擔心的就是,父母將“學不好”的責任都推給興趣,推給這位“看不見的老師”,而自己卻從來不作為。看完此文,如果有這樣的表現,應該感到慚愧。

(作者單位:福州教育研究院)

歡迎關注 ,更多學習方法可以點擊我的專欄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