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的話引爭議:外國的月亮真的那麼圓嗎

01.

前不久一位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惹起極大的爭議,她說:

你們就是看不慣別人有錢?自己沒錢出國,就天天找藉口罵留學生!我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有錯嗎?現在疫情期間,孩子是中國人,讓孩子回國有什麼錯?”

最後大喊:“你們就是仇富!”

“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的話引爭議:外國的月亮真的那麼圓嗎

在這位母親眼中,似乎沒讓孩子出國的就是窮人,讓孩子出國留學就是富人,在國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這段看似“合理”的說辭,卻遭到了網友的怒懟,究其原因還是她顧己行為惹眾怒。

去不去國外留學這都是你家自己的事,別人管不著也不想管,然而國外現在疫情如此嚴重,這個時候讓孩子回國“躲避疫情”,那你有考慮周圍人的想法嗎?

我曾看過一篇“阻止境外輸入疫情”文章,上面舉了一個例子:

我們家孩子感冒剛好,你就要來我們家,平常熱烈歡迎。因為孩子上學的幼兒園,集體感冒了,你的孩子存在感冒的可能性,這時候的我們可能不太希望你來,可是硬來,我打你都是輕的。

而言歸正傳,在這位母親眼中她的留學生孩子就是比別人的更有出息,在國外深造過後就更好。

那我真的想問問:“外國就真的那麼好,外國的月亮就真的比國內的圓嗎?”


“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的話引爭議:外國的月亮真的那麼圓嗎

02.

這讓我突然想起來留學生楊舒平的那句:

國外的空氣都是甜的。

而她的老家在昆明,一座四季如春的“花城”,在她口中變成了“生活壓抑,空氣骯髒”的城市。

其實“留學生話題”這些年一直都比較熱,而這次疫情把這種熱度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面對留學生熱,首先我們要知道留學熱的原因,和為什麼家長們願意把孩子送出去。

“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的話引爭議:外國的月亮真的那麼圓嗎

我總結了三點原因:

一、擺脫教育弊端

當問家長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出國,家長們首先就會說國外有一個比較好的社會環境,在國外學習,要比國內輕鬆很多。

二、國外看好中國市場

原先國外高校並不看重中國市場,一直把亞洲招生重點放在東南亞,而東南亞經濟危機後,那裡生源大幅度減少,這才把重點轉向了中國。

三、費用適中

一個留學生費用大約在30萬-40萬之間,這對很多家庭來說是可以負擔起的,而作為長線投資的教育類,中國家長更是捨得去出。

再有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們對於國外的盲目崇拜,在心中認為國外教育就是強,“海歸”的孩子就是有前途。

然而時代在變遷,越來越多的高新企業,看重的不再是“是否有留學生經歷”,而是更加看重“穩定”以及“能力”。

“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的話引爭議:外國的月亮真的那麼圓嗎

所以,作為人才培養,作為家長首先要理智,以孩子的意願為出發點,決不能本末倒置。

其次,對於教育也不必一味追求所謂的最優化,對於教育,國內有國內的優點,而國外也同樣有國外的缺點。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教育,但是教育是多方面的,待人處事,自信忠誠,孝順父母,這都是歸宿教育行列的。

可是大多數留學生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成長,而在國外也從來不會學習“中華傳統”與“中國禮儀”,只會一味跟風式教育去“向錢看”,“利己化”,甚至很多留學生最後都選擇留在國外,這不僅不利於社會進步,也不利於國家發展。

03.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發展的必然階段,國外固然有國外的好處,可是弊端也十分明顯。

對待這次疫情就可見一斑。

中國面對疫情一切以“人”為本,免費醫療福利,統一指揮,短短三個月不到就將疫情得到初步的控制,作為社會最基本的“人”,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到最高。

而國外大部分國家面對疫情,依然以“利益”為主,如英國選擇放棄,選擇讓“大多數人患上肺炎從而獲取免疫力”這種不負責的方法。而美國雖然宣稱免費檢測,可後續治療依然全額自付,堪稱天價。

而作為父母在教育問題也應抱著長遠和理智的想法思考問題。


“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的話引爭議:外國的月亮真的那麼圓嗎

國外月亮並沒有那麼圓,國家終究還是自己的國家最好。

國人總說落葉歸根,而這個“根”,不僅僅是生你的根,也應該是養育你,和讓你奉獻的根。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人,一味追求“外國月亮”只能讓一個人越來越缺乏“家國概念”,成為只為“利益”輸出的機器。

所以,當下對於留學生的話題,多的不是“仇富心態”,而是大多數家長灌輸的不良之風的結果,而耳濡目染下的留學生們也中毒至深。

這才是留學生最大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