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现在还是这座城,银川这座城。

这座城好像永远有写不完的事。

我在写银川这座城,其实疫情开始时,也是带着愤懑,甚至是激愤,将见红的目光投向湖北那座人祸之城,把那些激烈的文字注入那座城。

可又能说太多的什么?

游戏规则早已制定好。

可说,不可说。

含含糊糊,隐隐约约。

说了那么多,我还是在银川这座城。

这座城的人们,和我一样,只关注自身存在的这座城,这座城的一个羊杂碎馆,一个牛肉面馆,一早起来睁开眼要吃一碗泡馍的,银川这座城。

那晚和老臧说,信义市场马上要拆,咱们去看看。

就去了。

其实我对信义市场没什么感情。

2003年从大武口调到银川,暂时借住在三医院后面的小区。

信义市场于我而言,是明天清晨上班,穿过信义市场,

从西门穿到东门,快出门的时候,到那家卖水煎包的铺子买上十几个水煎包,种类还挺多,我似乎只喜欢鸡蛋韭菜和茭瓜的。

一块钱四个吧。买上装到包里,到办公室慢慢地吃。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有一阵子,几乎天天到信义市场西门南侧的同心春饭馆,只为那一碗生汆面。

旁边不远,有一家汉餐卤肉馆,也经常会去买点。

西门的早点铺子,油条豆浆包子,也是吃过的。旁边的羊杂碎,也是吃过的。

还会记得的是,那家卖麻酱凉皮的姐妹,现做凉皮,很好吃。

而那家水煎包店铺,有一年突然不见,卖起了黄金大饼。颇为搞笑的是,某年有个叫李建华的陕西末流作家来银川,在此买过几个大饼。后来在他那篇引起轩然大波的骂宁夏人的网文中,提到过信义市场的这个黄金大饼。

一时间,这家卖黄金大饼的店铺成了网红。

还能记住什么?

我好像就记住这么多了。

记得有次听摄影名家苏保伟先生说,他经常在信义市场买老豆腐,有家豆腐店做的特好。

在银川这座城的中心,信义市场对于我,意味着一种人间烟火的场景。

从报馆纷杂的文字中出来,每次穿过信义市场,很多时候不会买什么,只是穿过市场,就感到生活的亲切和新鲜。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而对于老臧而言,在银川土生土长的他,对信义市场应该有更加深刻的记忆。

信义市场,作为银川市的一个曾经存在的烟火标签,马上就要成为记忆了。再过几天,它将倒掉,被推倒,在挖掘机的轰鸣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只是觉得有意思的是,这么多年,今天才知道信义市场居然属于银川市森林公园管理。

看着那张盖有森林公园公章的拆迁通知,在墙上挂着,感觉自己是不是此刻正在茂密的森林里。

但不是,此刻我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深入一个即将消逝的市场内部,此刻,是叹惋,还是惋惜。

什么感觉都没有。

只是想,再过些日子,它将会变成什么样。对明天的期待超过了此在。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本性。

然后,我和老臧说,咱们去新华街吃白家牛肉面吧。

就去了。要了9元的套餐,一碗面,一个鸡蛋,一份小菜。

面上来,老臧去掉口罩,看着面说,这是地道的兰州牛肉面,辣子稀糊糊的,不像宁夏的牛肉拉面,辣子干干的,不香。

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信义市场倒掉的这回事。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银川信义市场的倒掉和两碗白家牛肉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