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无止境2


杨贵妃死后,没过多久,唐玄宗和李亨分道扬镳。一个去了四川,一个去了宁夏。玄宗到了四川之后,相思病渐渐开始发作了,回想起曾经繁花似锦的时光,经常是以泪洗面。



唐玄宗在四川的时候,得知了儿子李亨在宁夏称帝的消息,虽然不甘心,但毕竟他是一位不错的政治家,他立刻承认李亨的地位,并且把所有的儿子都派去那里随李亨调度。

平了叛乱之后,玄宗痛定思痛。李亨把玄宗接回长安,在路上,玄宗小心翼翼的和儿子相处,尽管他是肃宗的父亲,但却时刻提防着儿子,他知道儿子可能会担心他把大权重新夺回。父子俩一路上严守礼法,却互相洞察。


到了长安以后,李亨把玄宗安顿在玄宗年轻时住过的王府中。李隆基对这种生活品质很满足,但情感上,每每看到桃花,或者听到动听的歌声,或者看到幽美的舞蹈,都会想起杨玉环。据说贵妃死后,玄宗身上一直带着一个杨玉环用过的香囊,物是人非,触景生情。

玄宗在王府住的时候,因为一个人呆的时候太过悲伤,于是便经常眺望远方。站在高高的府上,下面络绎不绝的人看到太上皇在高楼上,便齐声喊“太上皇好,太上皇好”,玄宗每当这个时候总会向大家开心的招手问候,有时还会请百姓们一起吃饭。

而肃宗身边的大太监李辅国经常在肃宗耳边议论玄宗,说玄宗壮志未老。李亨经不起这些言论的折腾,便下令把玄宗迁到太极宫,那是个一个人都没有的地方,非常空荡的大宫殿。玄宗非常悲寂,加倍老去。


高力士在离开宫中的最后一刻,向唐肃宗申请去见玄宗最后一面,肃宗不肯,高力士悲痛的离开了唐皇宫。不久,玄宗卒。


如史如画


756年六月十四日的马嵬兵变,让72岁的唐玄宗失去了心爱的杨贵妃,那一天,距离唐玄宗继位已经有44年,距离唐玄宗真正将杨贵妃纳入宫中已经有11年。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李隆基已经变得昏庸而懦弱,而与杨贵妃厮守了十余年,居然还是你侬我侬。但是安史之乱的发生给了李隆基当头棒喝。随之而来的更是在长安失守的前夕,756年的六月十二日,李隆基跑了,前一刻他还说御驾亲征,后一刻,他就开始逃亡蜀地。然而,放弃长安只是李隆基凄惨生活的开始。

他们在两日后的六月十四日到达了马嵬驿,狼狈不堪的逃亡生活最先惹怒了李隆基的护卫队,他们将满腔怒火对着杨国忠倾泻而出,认为正是杨国忠的存在,才激起了安禄山的反叛, 因为安禄山打出的旗号正是诛杀杨国忠。所以在马嵬驿,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联合太子李亨发动了兵变,诛杀了杨国忠,李隆基对此并不能做任何的惩罚,只能被动的接受,他只想快点让士兵们安静下来。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士兵们还要杨贵妃的命,即便李隆基试图说明杨贵妃的无辜,试图保下自己心爱的女人,但是很明显的,群情激昂的士兵已经不是李隆基所能控制得了。最终,李隆基吩咐高力士处理了杨贵妃。

李隆基本以为兵变到此就结束了,所以他在大家提出以后的去向的时候,仍旧还是入蜀,即便百姓们都请求他留下来。而李隆基却让太子李亨来安抚百姓自己先行离开。李亨被大家说服留下来挽救大唐江山,于是急于入蜀的李隆基给了李亨2000兵马。就这样,父子俩走了截然相反的路。李亨北上灵武,想依靠朔方军的地盘组织对叛军的反抗。

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心腹们的强烈要求下僭越称帝,遥尊还在入蜀路上的李隆基为太上皇。之后依靠郭子仪和李光弼收复两京,757年,将太上皇李隆基迎回了长安。李隆基住进了兴庆宫。最开始,李隆基的生活还算是可以的,至少陈玄礼还在,高力士还在,玉真公主还在,旧时的宫女也还在,还有梨园弟子。但这个时候李隆基和儿子李亨之间其实还是有争权的,李隆基试图干涉官员的任命,毕竟朝廷中他还是有追随者的,但李亨对李隆基并不退步,何况还有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李辅国在。李辅国在唐肃宗李亨的默许下,经常欺负李隆基。李隆基想改葬杨贵妃都被李辅国拒绝,李辅国命人将杨贵妃葬在了别处,好在有人把杨贵妃生前用过的香囊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带在身上聊表相思。后来李辅国更是对李亨说李隆基住在兴庆宫与外人接触太频繁,说不定会有什么谋划。

760年的七月,李辅国直接矫诏把李隆基迁到了内宫方便控制。而在迁居的路上,还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当时李隆基的护从不过才二三十个,还是老弱病残之类的。他们走到交叉路口的时候,突然从四面八方出现了五百名骑兵,将李隆基一行团团围住,为首的正是李辅国。李隆基吓得几次差点从马上跌落下来。高力士上前呵斥李辅国:“太上皇做了五十年的太平天子,李辅国你也是个老臣,怎能对太上皇无礼,还不下马?”李辅国这才下马乖乖的护送李隆基到了甘露殿。心有余悸的李隆基哭着对高力士说:“多亏了你,要不我就成了刀下鬼了。”

但是,不久,李辅国就诬陷高力士潜通逆贼而将其流放;又逼着陈玄礼辞职回家,回家不久后,陈玄礼就去世了;又让玉真公主出居玉真宫。李隆基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于762年去世,而他的儿子唐肃宗李亨也在不久后撒手人寰。


尚宫女史


惨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李隆基在很哀伤地唱歌,很哀伤。。。

曾经的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曾经的李隆基,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曾经的李隆基与杨贵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尽管唐玄宗李隆基充当了“扒灰”的不光彩角色,横刀夺爱,将儿媳杨玉环据为己有,但经过多少年的朝夕相处,志趣相投,他和杨贵妃确实有了超越肉体和激情之外的感情,所以当马嵬坡兵变时,当禁军将士亮出兵刃,公开威逼李隆基处死杨贵妃时,李隆基是崩溃的。

他爱杨贵妃,但他更爱自己的性命和地位,最终只得做出一个痛苦的抉择。

在缢死杨贵妃的那一刻,李隆基心已死。

但这一切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迎接他的不仅是爱人的离开,更是权力的失去。

李隆基用杨国忠和杨贵妃的尸体,换来自己的苟且,他逃到成都避难,太子李亨却没有追随他的脚步,而是逃到灵武,被人拥戴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可怜的李隆基,就这样失去了皇帝的位置,以一种最无可奈何的方式。

权力和女色,是皇帝最好的春药,当这两样都被剥夺,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威信扫地的李隆基只得躲在成都,看着儿子指挥平乱。安禄山被杀后,长安光复,李隆基被儿子迎回长安,尊为太上皇,开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既已不是皇帝,自然不能居住在大内,李隆基迁居到兴庆宫,这是一处荒凉的所在,没有熙熙攘攘,没有美貌宫娥,只有门庭冷落,只有白头宫女,以及落寞的李隆基。

陪伴李隆基的只有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两人是他最信赖的心腹;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也居住在这里,不时陪他聊天解闷;旧时的宫女、梨园弟子时常为他奏乐起舞,让他的“冷宫”生活显得不是那么冷清。

但每当夜深人静,李隆基总是感觉寂寞空虚还有冷,他始终忘不了杨贵妃,那个一生挚爱的女人,那个为自己丧命的女人,那个让自己魂牵梦萦的女人。可这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他现在能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祭奠,二是怀念。

可惜就连这两件事,李隆基也不能痛快的做,他想把杨贵妃的遗体收敛改葬,让她入土为安,却遭到大宦官李辅国的反对,堂堂太上皇对此居然无能为力,只能偷偷摸摸地命人把杨贵妃的遗体秘密转移到其他地方安葬,然后每天对着杨贵妃的画像“朝夕视之而欷歔焉”。

自古以来,太上皇就如同囚徒一般遭人监禁,李隆基也不例外。

大宦官李辅国深受唐肃宗信赖,为了继续讨好唐肃宗,他在唐肃宗面前大献谗言,诬陷李隆基“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

唐肃宗的疑心本来就重,立刻起了警惕之心,李辅国趁热打铁,居然矫诏让李隆基迁居到西内甘露殿,还在半路派出五百骑兵,剑拔弩张,公然拦截去路,吓得李隆基胆战心惊,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一副可怜的模样,简直连个宦官都不如。

尽管李隆基战战兢兢,表现地无比可怜,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不久后高力士因“潜通逆党”被流放,陈玄礼被勒令提前退休,就连玉真公主也被迫离开皇宫,出居玉真观。

身边亲信被一扫而空,李隆基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那生场景,好不凄惨,尽管他“孝顺”的好儿子给他另派了一百多人伺候,但与其说是服侍,倒不如说是派人监视,更让李隆基郁郁寡欢,愁眉不展,终于在两年后驾崩,终年78岁。

我们无缘窥见李隆基的晚年生活,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晚年的李隆基除了对“一生所爱”杨贵妃的无限思念、对“开元盛世”的无限追忆外,对自己当初的沉溺享乐应该也有些许的痛悔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后世有一种刑罚叫“关禁闭”,军队老兵怕、监狱刺头怕。而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就如同“关禁闭”,对于一代帝王来说,的确太过凄惨。

认不清形势,安享晚年后路被堵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暴发,到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叛军攻陷唐朝国都长安,而李隆基却于长安陷落前,仓惶逃至马嵬坡(陕西兴平西),引发随行将士哗变,杨国忠当场被杀,李隆基逼迫无奈令人缢死杨贵妃,随后众人逃往成都。

由于他的出逃,一个烂摊子便留给了太子李亨。太子却不负众望,凯歌连奏、捷报频传,并被拥立为肃宗皇帝,而李隆基自然便成了“太上皇”,历时仅有1个月。

也就是说,从唐玄宗出逃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已经退出了权力的政治舞台。然而,他却依旧放不下曾经的身份,并颁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肃宗在处理军国大事后,必须向他奏报,直到克复长安。同时,还想扶持永王李璘等势力,欲与唐肃宗对抗。至此,唐玄宗在自己安享晚年的道路上筑起了一道障碍,其晚年如同“白露过后的庄稼,一天不如一天”。

权力欲仍存,安享晚年后路断绝

就在唐肃宗进驻长安的当天,唐玄宗便迫不及待率领高力士、陈玄礼以及600禁军返回长安。明显的想要摘取平叛的胜利果实,这时的唐肃宗岂会答应。当唐玄宗一行人来到凤翔地界,唐肃宗便派遣3000精骑前去“护卫”,刚一相遇,随同的600禁军即被全部缴械。

到了长安后,唐玄宗被安排住进了兴庆宫。期间,他经常到长庆楼上进行观望,对于过往百姓瞻拜高呼“万岁”很是享受,因此也经常赐给参拜百姓酒食。这种 “二圣”的情形,如同一山有了“二虎”,显然无法并存。同时,他还把大军将军郭英义诏至长庆楼进行赐宴,而郭英义却是掌握禁军的重要将领。他的这一举动,对于本就心存芥蒂的唐肃宗来说,又岂会心安。

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四月,唐肃宗下旨将郭英义外放,改任陕州刺史。从这一刻起,唐玄宗彻底将自己关进了安享晚年的“牢笼”之中。

相煎何太急,一代帝王悲惨落幕

在此之前,由于李辅国与高力士、陈玄礼等人曾发生过节,因此他借机进行报复,多次在唐肃宗面前攻讦诸人之过。如:公开上奏唐肃宗:“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喻不能解,不敢不以闻。”

如此危机重重之言,岂能不令唐肃宗心惊。因此,于乾元三年七月,在唐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矫称”圣旨,迎太上皇游幸西内的甘露殿居住,并将高力士、陈玄礼等亲信以及原兴庆宫的随侍人员一律驱除,身边相陪的仅有两个女儿万安公主和咸宜公主进行服侍。接着,唐肃宗亲自挑选出100名可靠宫人,负责西内的清洁服务。

之后,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西南),陈玄礼被勒令致仕(告老还乡),王承恩被流放到播州(今贵州遵义),玉真公主(唐玄宗之妹)被勒令到玉真观出家。

从此,唐玄宗彻底与世隔绝,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曾经开创出“开元盛世”的一代帝王,竟然经过了6年凄凉寡欢的禁闭生活后,最终对着杨贵妃的肖像“朝夕视之而欷歔焉”,在孤独忧郁中离开了人世,可谓凄惨而又凄凉。不过有趣的是,在他14岁之前也同样历过孤苦伶仃的6年禁闭生涯。述其一生,还真是:幼年因为6年禁闭创盛世,老年却因为6年禁闭而落幕,岂不造化弄人。


祥子谈历史


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是其由盛转衰的一个过程,同时也造就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一直勤政爱民,颇有建树,将唐朝治理的有声有色。可就在遇到杨玉环之后,变得疏于朝政,宠幸奸臣,尤其宠爱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见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之深。后来由于政策失误,误用奸人,导致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由于无法阻挡叛军直入,李隆基被逼无奈带着杨贵妃一行人出逃,在逃到马嵬坡时,随行的将士们发生哗变,因为大家都认为落到这种境地都拜杨国忠所致,杀了他才能一解心头之恨,不仅如此,将士们还要求李隆基缢死杨贵妃,万般无奈之下,李隆基只能应允。

然而事情到此并未结束。经过马嵬坡之变后,李隆基逃往了蜀地,太子李亨率禁军去了灵武,不日便登基为帝,李隆基得知后犹如晴天霹雳,但也束手无策,只好默认。当然这还不算最坏的结果。在他被唐肃宗也就是他儿子李亨接回宫中时,便过起了太上皇的日子,若是一直这样,也还不错。可是李亨身边有个宠臣李辅国,处处与他为难,导致李隆基晚年生活极其悲惨,最终忧郁而死。

其实李隆基的晚年生活都是自己造成的,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陆弃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真正的渣男。

唐玄宗李隆基都已经55岁,半只脚踏进棺材了,后宫佳丽3000都不能满足他,非要将儿媳妇杨玉环抢来给自己暖床。

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命途中发生“马嵬坡之变”,唐玄宗李隆基为了保命,毫不犹豫的抛弃杨玉环,于是杨贵妃在佛堂里被高力士勒死。

仅仅几天之后,太子李亨就自立为帝,唐玄宗李隆基被逼无奈当上了太上皇。

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但是安禄山被杀以后,长安已经收复,李隆基回到长安,此时的他已经再也无法掌控权势,只是一个软禁宫中的老头。

唐肃宗李亨为了消除隐患,将唐玄宗李隆基身边的亲信全部赶走,只留下李隆基孤苦伶仃。

“千古贤宦第一人”高力士

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太监有很多,但是大都是遗臭万年的角色,留有贤名的非常少,而高力士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非常的不容易。

高力士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信,曾经说过“力士当上,我寝则稳”。作为一个太监,官至骠骑大将军,甚至封为齐国公,非常的夸张,但是高力士并没有辜负李隆基的宠信。

哪怕是在唐玄宗李隆基被软禁最落魄的时候,高力士也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随于他,但是被唐肃宗李亨以“潜通逆党”的罪名流放。

高力士在得知李隆基驾崩的消息后,“北望号啕痛哭,吐血而死”,生死相随就是如此吧。

玉真公主李持盈

玉真公主李持盈是李隆基的同母妹妹。武则天时代,玉真公主李持盈在皇宫里面深受迫害,胆战心惊,所以一心向往修仙求道的生活。

玉真公主,是李隆基被软禁以后唯一陪在身边的亲人,但是无权无势,甚至没有婚配的玉真公主,显然无法与唐肃宗李亨相抗衡,在唐肃宗李亨的命令下只能出居玉真观,与李隆基同年逝世。

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陈玄礼是唐朝名将,在李隆基登基称帝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真正的从龙之臣,一生之中追随唐玄宗李隆基长达45年,一直深受宠信。

但是在太子李亨发动马嵬坡之变时,陈玄礼选择了协同李亨逼迫李隆基赐死杨玉环,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忠心,哪怕是李隆基被软禁后也是李隆基身边唯一的军事力量。

但是唐肃宗李亨最不放心的就是李隆基身边的陈玄礼,被“勒令致仕”不久病死。

可怜的唐玄宗李隆基形单影只,与唐肃宗李亨父子二人相继驾崩,相差仅仅13天。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生活,就是被软禁了,既有忍受对杨贵妃的相思之苦,又遭到自己儿子的提防和手下太监的欺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唐玄宗李隆基被手下的军士逼着杀掉杨贵妃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一个原来的九五之尊,沦落为一只丧家之犬,都连自己的禁卫军都控制不了了,更何况天下。这时候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连招呼都不打,自立为皇帝,昭示了唐玄宗时代的结束,也代表着唐玄宗被迫成为了太上皇,从此开始他新的生活。

李隆基初为太上皇生活还算滋润,玄宗不再过问政事。他居住在兴庆宫,侍候他的依然是自己的老部下陈玄礼和高力士,还有唐玄宗的亲妹玉真公主与旧时宫女、梨园弟子为他娱乐。唐玄宗对杨贵妃之死一直是耿耿于怀,但有着众人的陪伴,生活还算滋润。

好久不长,唐肃宗对唐玄宗一直都很提防,之前还有所顾及,等他坐稳了皇位后,就不满唐玄宗李隆基继续居住在兴庆宫,不仅唆使太监让他搬到了甘霖殿,而且将唐玄宗身边的高力士、玉真公主等人都赶走了,只剩下唐玄宗一个人,孤苦伶仃,忧郁寡欢,他在思念杨贵妃中孤独死去。

李隆基晚安生活不乖任何人,自作自受,导致国破家亡,甚至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密探零零发


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凄惨。但这样的凄惨,却是在赐死杨贵妃前后,这位老皇帝一步步“作”出来的。

首先堪称“自作”的,就是“赐死杨贵妃”事件。潼关之战前,倘若不是李隆基关键时刻瞎指挥,不但长安丢不了,已经颓态毕露的安史叛军,极有可能提前歇菜。但李隆基却自废武功弄丢长安,带着心爱的贵妃和满朝文武踏上逃亡之路。这才惹得愤怒的卫士们反了天,闹出轰动的“马嵬驿之变”,吓得李隆基不得不赐死杨贵妃来换太平。晚年的孤苦,就此开始。

但如果单因丢失长安跑路,原本也闹不出这折腾,最要命的原因是,弄丢了长安的李隆基,当时变成了惊弓之鸟,什么光复山河的理想全没了,一门心思就要往蜀地跑,这才叫一直装老实的太子李亨逮住机会,借着炸锅的将士怒火演了这场闹剧。闹剧后的李隆基更是撒腿开溜,跑进蜀地躲清静,残破烂摊全扔给战火中即位的太子李亨(唐肃宗)。可以说,就是李隆基在关键时刻的甩锅不负责,换来了他接下来的“太上皇”人生。

其实初当太上皇时,李隆基过的也还算不错,虽说没了权力,但毕竟在远离前线的蜀地,地位尊崇样样不少,生活也还相对自由。前线在新皇帝唐肃宗的统筹下,也是捷报频传。可安生日子过了没几天,李隆基却是又不消停,竟严重不满意唐肃宗手握大权,又自顾自扶持起永王李璘等势力,还多次派官员到唐肃宗身边,非要和亲儿子再争一争话语权。

可他这么争有什么用?唐肃宗早已大权在手,争也争不过,李隆基这一顿瞎争,闹得爷俩勾心斗角,好好的平叛大业也成了互相扯皮。父子间的嫌隙,更是越争越厉害。可以说,李隆基安享晚年的后路,基本就在这一顿乱争里,越发被堵死了。

所以,当唐朝收复长安后,“太上皇”李隆基从蜀地迁回长安时,一到凤翔就被唐肃宗派人缴了械,然后被唐肃宗安排在兴庆宫。虽然此时父子芥蒂已深,但这时的李隆基,还可以继续自由活动,兴庆宫住腻了,有时还常来大明宫或华清池走走。那时的唐肃宗,还常来登门问候。可就在这还算太平的晚年里,李隆基又做了一桩“自作”事:把将军郭英召到长庆楼来赐宴。

这事可就让唐肃宗彻底头皮发麻,这郭将军何许人?这是掌握禁军的重要将领。唐朝每次闹宫廷政变,策反禁军都是固定套路,老爹你这是要闹哪样?最后一点父子亲情,这下彻底没了。唐肃宗立刻派宦官李辅国现场执法,先把李隆基宫殿里的马尽数没收,然后高力士陈玄礼全数流放。就连唐肃宗的亲姑姑,常来陪李隆基聊天的玉真公主,也被从此隔离。孤零零的李隆基,被强行押送到甘露殿居住,开始了失去自由的软禁生涯。

在这最后的孤独日子里,李隆基陷入了冰冷的痛苦中。唐肃宗也不来看望了,身边就两个照料他起居的女儿。于是他连饭也不再吃,陷入了漫长的痛苦回忆里,直到762年去世。

这位把唐朝推上巅峰的帝王,晚年光景就是这样令人唏嘘,可是,倘若参考前因后果,这事又能怪谁?


历史风云录


“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李隆基在杨玉环死后的晚年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还债的过程,而且他还债的对象还很特殊,就是他的儿子,一个是被他霸占媳妇的李瑁,一个是被他欺负了大半辈子的李亨。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让我为你仔细分析一番。


一、李瑁的报复

756年6月12日,安史之乱已经水深火热,李隆基在听信杨国忠谗言命令哥舒翰进攻安禄山失败之后,潼关失守,长安沦陷,无奈之中,李隆基叫来自己的心腹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准备900精兵,连夜带着自己一家老小逃往成都避难。


此时太子李亨也带领2000精兵追随其后,一起前往成都方向。756年6月14日,途径马嵬坡,士兵饥肠辘辘,怒发中观,从而六军不发,李隆基无可奈何,只能停下脚步。此时陈玄礼与太子李亨商量缓解士兵愤怒的权宜之计,陈玄礼提出将杨国忠杀死,太子李亨没表态。

随后,一个胡人带领20多个人去找杨国忠麻烦(估计就是事先安排好的),士兵声称杨国忠勾结胡人谋反,遂纷纷上前乱刀将其砍死,还把杨国忠家属一并处决。

士兵杀红了眼,要求将红颜祸水杨玉环处决,一开始李隆基不情愿,后来经过陈玄礼以及高力士苦苦相劝,李隆基终于搞清楚大局为重,赐死杨玉环。杨玉环死后,李隆基心力憔悴,与太子李亨分道扬镳,李隆基继续前往成都避难,李亨与李辅国等人带领军队去北方平叛安史之乱。

没有几天,李亨请求李隆基让自己登基称帝,李隆基写好圣旨叫陈玄礼去送给李亨,可是陈玄礼途中有事就叫寿王李瑁带着圣旨前往送给李亨,至于圣旨内容,已经无从得知,也无法考证。

只知道李瑁把圣旨送给李亨之后,李亨在7月12日,也就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在灵武登基成为皇帝,并且登基的诏书声明李隆基年事已高,无心处理国事,故禅位于太子李亨。



这就是李瑁联合李亨对李隆基的第一次报复,我想圣旨断然不会是直接传位给李亨,根据李隆基的一贯作风,对权利的爱之深,不可能轻易妥协,其中必然是李瑁对圣旨内容做了手脚,或者兄弟二人商量好这样做,目的就是报复李隆基,李瑁的夺妻之痛,此仇不报非君子。


二、李亨的报复

马嵬坡之变是李亨的第一次报复,也让李隆基感受到当初对李亨不信任的那种滋味,灵武登基是第二次报复,直接将皇权取而代之,让李隆基失去权利,也就变成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可以任人宰割。

接下来李亨还有持续的报复,因为当年李亨在太子时期的悲惨遭遇,让李亨此生难忘,为了保住太子之位,失去老婆韦氏与杜良娣的李亨,可以说已经忍受了太久,憋屈了太久,是时候报复了。

李亨登基后,在郭子仪。李光弼的带领下,将安禄山赶出长安,并且再次回到首都长安,打算将李隆基接回长安来住,于是派人前往去接李隆基。李隆基在陈玄礼以及高力士的陪同下回到长安,可是还没有抵达长安,李亨就带领人马前往迎接李隆基。


与其说是去迎接李隆基,不如说是一次正式的父子对抗,毕竟李亨心里清楚,他私自在灵武登基的行为,目前李隆基还没有彻底表态,所以李亨早早准备好一切,自己穿了一件紫色长袍就出门。

李辅国带领3000精兵,一路浩浩汤汤去迎接李隆基,刚见到李隆基,“贼臣李辅国诏取随驾甲仗”,李辅国就叫李隆基的600护卫把武器上缴,李隆基一看阵势,心里清楚一二,势力悬殊,只能认怂,故而说到“?临至王城,何用此物”,于是部下武器上缴,李隆基与李亨促膝长谈。

当时天寒地冻,李隆基看到李亨穿着紫色长袍而不是黄袍,也明白意思,主动找来自己的黄袍给李亨披上:“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至此,李亨彻底掌握皇权,李隆基也保住性命。


李亨把李隆基接到长安安排在兴庆宫居住,由陈玄礼、高力士以及李隆基妹妹玉真公主陪伴他,每天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聊天吃饭喝酒听戏,也还行。

可是李隆基思念杨玉环,想把杨玉环的遗体收敛改葬,让她入土为安,却遭到大宦官李辅国的反对,没办法,李隆基只能偷偷转移,然后每天对着杨贵妃的画像“朝夕视之而欷歔焉”。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可以说活得连一个宦官都不如,恰似当年李亨太子时的遭遇,可是李隆基的“好日子”才开始,紧接着又是另外的打击。

一次,由于李隆基将御林军大将军郭英义召到长庆楼设宴款待,被李辅国看到,就去找李亨谗言说“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此时的李亨,恰似当年的李隆基,随意听信别人谗言,对自己至亲怀疑。

李隆基自己做下的孽,儿子李亨刚好遗传他的优良基因,只要有人谗言,就要相信,于是李亨为了防止李隆基造反,将高力士贬官关押,将陈玄礼提前告老还乡,还把李隆基妹妹玉真公主弄到玉真观,从此李隆基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最终李隆基在寂寞孤独中活到78岁去世。




结语

这就是李亨和李瑁对李隆基的报复,年轻时飞扬跋扈的李隆基,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晚年竟然如此凄凉,可是有的东西就是这么神奇,种下恶因,终有恶果,冥冥之中你的结局早已在你的一言一行中注定好,无法改变!



嗔痴历史观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乱世中,唐玄宗经历了仓皇逃亡、心爱的女人被逼上吊的无奈和凄凉。可他当时不知道的是,在贵妃赐死后,他的凄惨晚年生活才刚刚开始。

大唐乱世,背锅侠杨玉环香消马嵬驿

玄宗登基后,励精图治,大唐进入了“开元盛世”。有些骄傲的李隆基开始耽于享乐,从儿子寿王李瑁那里抢了漂亮的儿媳妇杨玉环,从此“君王不早朝”陷入温柔乡中。

安史之乱的发生,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古人总是这样,喜欢要把动乱的原因归因在女人的身上。在封建社会,女子地位极其低下,参政议政是不被容许的,就算有机会干扰朝政,也要通过男人去干预,所以说,把原因归在女人身上是典型的无赖作法。

可是,我们翻开历史会发现,在大多数的王朝出现政治危机时,总会有女人来背这锅。在大唐这危机时刻,杨玉环又毫不意外的被背了锅。

虽然玄宗千万个不愿意,可也不得不看着心爱的女人“宛转蛾眉马前死”,马嵬驿前佳人香消玉殒。

太子擅自登位,玄宗被迫承认,沦为太上皇

杨玉环死了,唐玄宗的噩梦还在继续。

大唐逃亡的队伍分成了两部分,唐玄宗带领一队人马继续逃往成都,而太子李亨则率领一部分禁军去往灵武平叛。

说到太子李亨,马嵬驿兵变和他在背后的推动显然是有关的。等他离开玄宗,只过了14天,他就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继位显然并非是计划中的事,在成都的玄宗收到消息后,心中应该是五味杂陈的。古人言“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太子不打任何招呼而称帝,眼中明显没有玄宗。只是如今天下纷乱,玄宗自保不暇,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对太子的行为表示支持。

玄宗遂发布《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诏告全天下将皇位传于太子李亨,自己成为了太上皇。李隆基是用这事后的诏书,聊解一些尴尬罢了。

重回长安,已过古稀的唐玄宗遭孤身软禁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肃宗重归长安。同一天,唐玄宗在高力士、陈玄礼等人的护卫下,带着600余禁军也踏上了重返长安之路。

与长安一别经年,再回的玄宗已非九五之尊,刚到凤翔,肃宗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肃宗派来迎接玄宗的3000精锐骑兵,在宦官李辅国的带领下,将护送玄宗的600余人给缴了械。

对于这一行为,唐玄宗虽然心中不满,可也无可奈何,只好自圆面子说:临至王城,何用此物?让士兵们把武器存放在了当地。这一事件后,唐玄宗心里应该是极为伤感的,以至于在凤翔停留了七八天,才再次向长安进发。

回到长安的玄宗过上了太上皇的生活,毕竟他也曾开创了大唐的盛世,所以,老百姓们对他还是有感情的,从人们将他与肃宗并称为“二圣”,就看得出来“人心犹戴故君”。

住在兴庆宫的玄宗,没事的时候会跑上长庆楼去向远处观望。从楼下路过的百姓们见到后会向他跪拜,呼喊“万岁”。大多数时候玄宗见此情景,也会赐些酒食给这些百姓。

由于玄宗逃亡时曾在成都生活,这一地区的官员们到了京城,也会来拜见他。每当这个时候,玄宗就会安排玉真公主等接待这些人。

百姓思故,人情往来,玄宗的行为本也无可厚非,可是看在肃宗的眼里就不同了,这就有“与外人交通”的嫌疑。

一来二去,肃宗与玄宗的猜忌和提防日渐表露出来,偏偏身边还有李辅国这个小人在时时的挑拨离间。

李辅国时刻关注着玄宗这边的情况,对于玄宗与臣民交往的事,他上表给肃宗说:

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喻不能解,不敢不以闻。

这种危言耸听的话,让肃宗感觉到了很大的威胁。在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假传圣旨,迎接太上皇玄宗到西内太极宫游幸。

走到睿武门时,李辅国事先安排的500多士兵突然挡住了道路,挟持玄宗迁居到太极宫中的甘露殿居住,从此断绝了玄宗与外界的联系。

而从回到长安就一直陪伴在玄宗身边的高力士、陈玄礼与玉真公主等原兴庆宫的人员都一个不留的被赶走了。

玉真公主(玄宗的同母妹妹)被强行到玉真观修行,高力士被流放到了巫州,陈玄礼则被要求告老还乡。只有万安公主与咸宜公主这两个女儿在甘露殿中服侍玄宗,其余的所有宫人均为肃宗所派来的人担任。

就这样,唐玄宗事实上被软禁起来,直到他死去,都未曾走出甘露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