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里留下的《史记》

大家对《史记》应该是特别熟悉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自此以后,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绝,汇成一条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如此优秀的作品是司马迁花费13年的时间完成的,并且是在忍辱的情况下写的,可谓是曲折。

监狱里留下的《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散文家。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

司马谈很重视孩子教育问题,希望自己儿子也当个史官,继承自己的理想。司马迁十岁时就让他发奋图强的学习,到处找老师补课,二十岁时带他到处搜集历史资料,回乡后考试中了郎中,但父亲去世了。

司马谈一直想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但因身体原因没有完成。临终之际,他泪流满面地拉着司马迁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如果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的愿望,完成那部史书啊!"

监狱里留下的《史记》

后来,司马迁真的接任了父亲的官职,做了太史令。他铭记父亲的遗言,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还四处游历考察,收集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

就在当时,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要治李陵的罪。司马迁据理力争,为李凌求情。但是汉武帝认为司马迁维护李陵是和李陵有牵扯,把司马迁投入了大牢。

酷吏杜周为了让司马迁认罪,用尽了各种酷刑,最后还不惜用了最残忍的腐刑。极度的折磨下,司马迁几乎想要自杀。他又突然对自己吼道:"我的《史记》才刚刚开始写,我如果死了,死得毫无价值。想当初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我司马迁又怎么能被打倒?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

监狱里留下的《史记》

于是司马迁选择了受尽摧残与屈辱的活下来。并不断激励自己,夜以继日地写作。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多年以后终于撰写完成了《史记》。

留下一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让我们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