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宝宝在他画画或摆积木时家长给指点一下或碰了他的积木,就哭个不停,为什么?

幸福一家人wjy


感谢你的邀请,谢谢你的信任,收到你的邀请我太高兴了啊!孩子这样的话,是因为你打扰了他的思路,这个孩子的专注力很好,希望家长不要做这样的事情,孩子这个岁数正好是培养专注力的时候,你做的这件事会破坏他的这个能力!只有孩子在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才能过去,给他提供帮助!给你打个比方吧,如果别人在你看特别喜欢的电视剧的时候,非要让你出去散步。你这时的心情会怎么样啊?能理解孩子了吗?

还有一个方面需要注意,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告诉他,说“妈妈打扰到你了吗?你感觉不舒服了吧!我向你道歉,但是你如果需要妈妈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妈妈,并且我现在也很受伤,我想给你帮帮忙,我是好心啊!咱们约定好,下次我们都好好说话,可以吗?宝贝👄”

慢慢的孩子会改掉急躁的脾气。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快乐着的宝妈


很多人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找不到原因,也找不到好方法解决,我今天想说,堆积木和画画非常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想象力,你的行为已经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了。

绘画是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以及对色彩认知和应用能力,还能提升孩子的智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四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拿主意了,你为什么要去指手画脚呢?你去指点的时候已经打乱了孩子的思维,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建议妈妈在孩子画画的时候,不要盯着孩子画画,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等孩子画完了再给他指点一下,比如那朵花用红色是不是好看一点,那棵树再画大一点就好了,我认为孩子会很乐意接受。

堆积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想象力。尤其是乐高积木又小有多,如果孩子能够按照图纸拼起来,是非常厉害的。四岁宝宝一般玩的是相对简单的积木,可以随意组合,搭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碰他的积木,他不高兴,因为他好不容易摆好的,被你一碰破坏了,他很伤心。

建议妈妈在孩子画画或者堆积木的时候,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不要随意去打扰孩子,这点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小时候专注力培养的好,大点上学了学习成绩家长就不用发愁了,因为注意力集中的孩子,老师上课的时候不容易走神,成绩都不会差。


陪读妈妈谈教育


家长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直入主题:家长打扰到孩子的工作和成长了。

按照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的教育理论。儿童在0~6岁,特别是3~6岁这段时间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锻炼发展自身的能力,其中包括全身所有肌肉、器官、神经的发育和掌控(抓握,走路,说话等),也包括对外表达输出,对内接收感受以了解世界。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发现孩子会不停的爬来爬去,会不停的找人说话,会对某些东西某些动作重复几十上百次,这都是他们在锻炼自身和感知世界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对儿童来说并不痛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儿童的天性。而有些时候我们家长的好意会打断这个过程,干扰到儿童的正常发展。

比如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我们家长觉得他们动作太慢就代劳了;也有指点他们画画摆动他们的积木一类的,这其实对儿童来说是相当不友好的。

就好像我们玩游戏玩的好好的,突然来一个人对我们指手画脚,甚至夺过我们游戏的操作权。我们自然会不开心。

从此以往,儿童不仅会有很多心理问题(乱发脾气,大喊大叫),还会因为得不到锻炼而对某些“游戏”生疏。

所以对6岁以下的儿童,我们只要默默陪伴就好,不要打扰他们。


盾牌教育


四岁的孩子处于一个秩序敏感期和执拗敏感期。

(1)在秩序敏感期中家长最大的困惑就是认为孩子犟,拧,固执,执拗。一旦哪件事形成了秩序,就每天不厌其烦的进行,一个环节都不能错,一个环节也不能漏,先后顺序也不能打乱,否则就要再重新来一次,从孩子的表现上总让我们感觉到他们不可理喻。在对于孩子秩序敏感期上我们要观察孩子有秩序的事情,一定满足他的需求,安慰孩子情绪,一定不能谴责孩子。

(2)执拗敏感期实际是儿童思维的表现,因为6岁以前的儿童他的思维具有一种特定的现象就是不可逆性,这个现象在执拗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尤为明显,这个时候儿童能够预想事情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把他的这种预想破坏了,他就火冒三丈。比如电话响了,他预想他先接上,结果妈妈先接了,他就火冒三丈,非得让你把电话给他或挂上,会是我说了算,按我说的去做,按我想的去做,此时的孩子思维先于行动,并且以为思维就是行为,具有不可逆性,所以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显得“任性”,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办法是满足孩子的愿望,如果做不到的话,就理解孩子,安慰孩子的情绪,切记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耐心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去考虑。





欢欢老师育儿


作为两娃的宝妈,我是有点这方面的心得:四岁宝宝自尊心也是很强的,他认为他的东西未经允许,任何人都不能碰的。你可以先融入他的游戏或者画画中,陪他一起游戏一起画画,然后再征求意见式的改变宝宝的想法


萌萌哒的航哥



九沟十八弯弯弯到河滩


其实我很不赞成有些家长在孩子的世界里指指点点。

我见过有些家长指导孩子怎么玩游戏;劝说孩子把自己的玩具送给别人;让孩子穿自己不喜欢的衣服;给孩子买玩具、吃的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喜不喜欢..........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恐吓、吼叫、威胁孩子。


每个大人都是从孩子过来的,如果自己小时候被这样对待,你喜欢吗?


你现在对孩子的指导,是因为自己有知识、有经验吗?是觉得那么简单的孩子都不会吗?是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吗?


如果回答是,那我觉得家长用错方法了。快速的,替代的,能让孩子学到什么呢?孩子能记住吗?

孩子自己在画画、在玩积木的时候,不要打扰,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在锻炼自己的专注力。一次两次所谓的指导,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到孩子上学的时候,又要怪孩子的专注力为什么不好,因为他专注的时候被打扰了,没有得到锻炼。


孩子在玩益智类的游戏的时候,能很好的锻炼他的智力,也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挖掘好奇心,这些都是需要孩子自己去做的,父母是替代不了的。


父母总是想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告诉孩子,美名其曰“帮孩子少走弯路、多走捷径”,但实际上,家长们之所以作为过来人,会对自己的知识、经验深信不疑,是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


也就是说,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相信经验。且对于不同的人,即使是同样经历、未必会塑造同样的知识和经验。

所以孩子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哪怕是失败痛苦,然后才能从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也相信自己的体验,这样孩子才能成长。


一味要孩子听自己的,孩子不仅不会好,还失去了他们自己体验的机会。


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做了就有直接的经验,也知道了做事的困难;

孩子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最危险的就是孩子没有思考能力;

孩子自己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哈哈育儿


打扰到孩子了,这时候就不要吱声


木竹林枫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拥有占有欲了。把周围的东西都当做自己的,家长们也要以平等的身份去与孩子沟通。


青少年近视防控达人


这个很正常,孩子有自己的行为和意识边界。在成人看起来很无所谓的事情,孩子特别的在意,因为感觉被别人侵犯了他的世界。而且这说明孩子有很强烈的秩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