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季和侯耀文之間那些兄弟鬩於牆的往事

1

說侯寶林是當今相聲界的一代宗師、開山鼻祖,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去反對吧。可以說,沒有侯寶林大師,就沒有後來相聲的百花齊放,也就沒有了如今吵得沸沸揚揚的所謂相聲主流三俗之爭。

侯寶林從事相聲事業前後六十餘年光景,自小立志把“笑聲和歡樂帶給人民”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一生表演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他表演的傳統相聲《扒馬褂》、《關公戰秦瓊》、《戰馬超》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段子。

馬季和侯耀文之間那些兄弟鬩於牆的往事

侯寶林門下弟子眾多,比較有名氣的有馬季、師勝傑、胡必達、康達夫、李如剛、郝愛民等等。

說起這些眾多弟子們,最出眾的當屬馬季和師勝傑。這兩個人後來也都成了相聲界的大師,在相聲界有著卓越的成就。

不過,嚴格來說,馬季並不算侯寶林的真正徒弟,只能說是他的一個學生。這也是為什麼馬季不和其它弟子一樣稱呼侯寶林為“師父”,而是一直尊稱老先生為老師的原因。

馬季沒有和侯寶林舉行正式的拜師儀式,但侯寶林卻認可馬季是他的學生。但是馬季其實並沒有跟侯寶林學過什麼相聲方面的知識,所以不能用徒弟來稱呼。

正因為這一點因素,所以後來文革中發生的馬季動手打侯寶林一事,最終也就能取得侯寶林的原諒。若是兩人之間是師徒關係,那肯定不能這麼輕易地化解。

2

馬季在跟侯寶林學相聲以前,其實自身就有良好的相聲功底,早在1956年馬季就憑藉相聲《找對象》,從而獲得了北京市工人業餘曲藝觀摩會的一等獎。

所以與其說馬季拜師侯寶林,不如說他只是給自己認了師門,從而避免自己成為相聲界的海青。就如同後來郭德綱拜師侯耀文一個道理。

馬季和侯耀文之間那些兄弟鬩於牆的往事

馬季在八九十年代的相聲界,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作品《宇宙牌香菸》、《五官爭功》、《送別》、《訓徒》等已成為不朽的相聲經典之作,也是一代人心裡永恆的印記。

馬季並沒有表演過幾個傳統相聲作品,而是獨創了新派相聲的另類天下。這點和他的老師侯寶林不一樣,因為畢竟時代不同,相聲自然也需要與時俱進,迎合大眾口味為主。

馬季不僅擔任著中國廣播說唱團團長職務,還教出了一大批在相聲界頗有名氣的弟子,諸如:姜昆、趙炎、劉偉、馮鞏、笑林、王謙祥、李增瑞、韓蘭成等都是馬季的徒弟。

馬季的相聲可謂是影響深遠,老百姓如果談起相聲,肯定首先想到馬季。在他們眼裡,馬季就是新中國相聲的領軍人物。所以,馬季被評選為“十大笑星”之首也是眾望所歸。

3

談到馬季,就不得不說下侯門三公子——侯耀文。作為侯寶林的兒子,按說子承父業也是理所當然。不過,開始侯寶林是反對侯耀文說相聲這一行的。

不過侯耀文這個人生性倔強,你越是反對他越是要做,1960年,剛剛12歲的侯耀文揹著父親就上臺表演相聲小段《醉酒》。這個作品是他偷偷跟著父親學會的,雖然侯耀文表演的略顯生澀,還是贏得了不少掌聲。

馬季和侯耀文之間那些兄弟鬩於牆的往事

1965年,侯耀文不經父親同意,私自報考了中國鐵路文工團,在那裡遇到了同樣愛好相聲的石富寬,兩人一拍即合,成了最好的搭檔。

至此,侯耀文已經在相聲界小有名氣,侯寶林也不再反對,閒暇之餘還對兒子指導幫助,使得侯耀文的專業水平進步很快。

不過,侯耀文可不能拜侯寶林為師,因為這是相聲界的多年傳承,誰也不敢去悖逆它。鑑於此,侯耀文拜在和侯寶林齊名的相聲名家趙佩茹門下,在相聲界也有了正式名分。

侯耀文自幼受父親薰陶,再加上名師指導,又有專業知識和相聲功底,所以很快就在相聲圈裡聲名鵲起。

1989年,侯耀文和趙麗蓉合作的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首次登上央視春晚並取得不俗反響。此後,侯耀文連續十年在春晚表演相聲小品,足見其影響力之廣。

2002年,侯耀文正式出任中國鐵路文工團說唱團團長職務,還和馬季共同當選為中國十大笑星的一員。

4

馬季是侯寶林的學生,侯耀文是趙佩茹的徒弟,兩個人之間是平輩,經常抬頭不見低頭見,按說私下裡應該處得不錯。

馬季和侯耀文之間那些兄弟鬩於牆的往事

可事實上,馬季和侯耀文的關係並不如外人想象中那麼親密,反而有著種種的隔閡。

其一 兩個人年齡有差距,馬季比侯耀文大十四歲,馬季跟侯寶林學藝時,侯耀文還很小,所以兩個人之間沒什麼交集。

其二 兩個人代表的相聲流派不同。馬季主張相聲要推陳出新,是新派相聲的領軍人物。而侯耀文受父親的影響,偏對傳統相聲情有獨鍾。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兩人之間相處的並不是太和諧。

瞅瞅馬季侯耀文門下的弟子就可見端倪,馬季的弟子有姜昆、趙炎、馮鞏、劉偉等;侯耀文的弟子中最有名望的就是後來相聲界大名鼎鼎的郭德綱。

姜昆後來執掌主流相聲界的掌門人,為什麼非要反三俗和郭德綱過不去,其實那個時候就埋下了伏筆。

其三 最讓侯耀文耿耿於懷的就是,作為學生的馬季曾在文革中推搡過侯寶林。其實在那個顛倒黑白的年代,馬季犯得這點小錯根本不算什麼,要不連侯寶林早都原諒了馬季麼。

不過,侯耀文自小就有點瞧不起馬季他們,因為侯家公子的地位擺在那,常常對來家裡跟父親學藝的徒弟們有點頤指氣使。總之也是侯耀文年幼不懂事,不過,馬季那時起就對侯耀文心有芥蒂,私下沒有交集也就理所當然了。

5

2006年12月20日,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因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此後,新派相聲掌門的位子落到了馬季大弟子姜昆頭上。

僅僅半年以後,相聲大師侯耀文也在北京昌平區玫瑰園家中去世,時年才59歲。

馬季和侯耀文之間那些兄弟鬩於牆的往事

馬季侯耀文兩個在相聲界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藝術家,不到一年時間先後離世,是相聲界的一大損失,從此,愛聽他們相聲的觀眾們只有在兩人的作品裡追憶和緬懷二位了。

兩個人之間所有瓜葛,所有的恩怨,所有的一切一切都隨風湮滅了。天堂裡再見,必是兩人握手相擁的時刻。

只是,主流相聲和所謂的三俗之爭,似乎還沒有走到盡頭。其實世上本無事,都是庸人自擾之!相聲作為一門藝術,本來就不該有什麼流派之爭,只有共同努力,團結一致,才能更好的把它發揚光大。

我們期待姜昆放下身段,和郭德綱握手言和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