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蒙牛后,君乐宝迎来高瓴和红杉,上市进程加快?

自从君乐宝从蒙牛旗下恢复自由身之后,外界一度认为这是君乐宝决定独立上市的前奏。虽然脱离了蒙牛庇护,意味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但要想在这个行业有一席之地,还是需要迎难而上。

而就在3月16日,企查查数据显示,君乐宝的运营主体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4家投资人,其中不乏高瓴资本和红杉资本的身影。

数据显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对君乐宝的投资额超过12亿元,并以15.26%的持股比例成为企业最大的机构股东。

高瓴资本和红杉资本的青睐,是否意味着君乐宝的上市会加速?

先来说说君乐宝这家企业,

告别蒙牛后,君乐宝迎来高瓴和红杉,上市进程加快?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成立于1995年,企业成立之初也是主打低温液态奶方向,但碍于当时经济刚刚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有限,液态低温奶刚开始几年的销售量不温不火。

直到2000年开始与三鹿合作,三鹿参股君乐宝34%的股权,在三鹿的助力下,君乐宝渐渐被消费者熟知、接受,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

在2000-2008年这个时段,三鹿多有名气,应该也不用咱们多说。8090后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三鹿的产品,他的奶粉销售量也是8年第一,好不风光。

后来,2008年,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三聚氰胺给了三鹿一记当头棒喝,至此君乐宝依靠的大树倒了,这也波及到了君乐宝自身。

而后,三鹿跌入谷底进行破产清算,君乐宝通过回购自己的股份,才勉强躲过一劫。

再后来,蒙牛为了稳住自己在华中地区的液态奶市场的优势地位,决定和君乐宝达成战略协作,那时候的液态奶市场基本呈现蒙牛伊利二分天下的格局,其他乳制品企业基本都是夹缝求生的状态。

2010年11月,蒙牛和君乐宝就入股协议达成一致:蒙牛以4.69亿元购入君乐宝51%的股权,晋升为最大股东,此次交易完成后君乐宝也一直保持独立运作

告别蒙牛后,君乐宝迎来高瓴和红杉,上市进程加快?

而在经历了9年的联姻之后,蒙牛和君乐宝还是选择一朝分手。虽然有些人对此可能感到很意外,但以现在的时点回头看,这样的方式对双方都好。

虽然8年期间,君乐宝对蒙牛的营收贡献巨大,也让蒙牛的低温酸奶业务保持行业NO.1的地位,但不得不说,君乐宝整体的利润率还是低于蒙牛平均利润率,在一定程度上,蒙牛的高利润率也是受其拖累。

况且,两者的市场定位与战略也不太一致,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还是蕴藏一定的危机。

这样一来,“分手”就成了蒙牛成全自己也成全官方期待的不错选择。

对蒙牛来说,九年前以4.69亿元购入,最终以40.11亿元的价格出售,这一笔股权投资为蒙牛谋得超过35亿的收益。除此之外,剥离君乐宝的业务,蒙牛在业务端口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弥补损失的利润率,调整品牌战略。

至于成全官方期待这一环,主要源于鹏海基金实为河北省国资委控制。

根据相关资料,鹏海基金实际控制人为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而河北建投集团是河北省政府明确由河北省政府国资委授权的国有资本运营机构和政策性投资机构,隶属于河北省国资委。

告别蒙牛后,君乐宝迎来高瓴和红杉,上市进程加快?

这也就意味着,河北省可能早就在筹备君乐宝的上市计划。

当然,上市这样的大事,只有官方的造势肯定是不行的,主要还是看这个企业的潜力、发展以及盈利能力

据君乐宝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9年君乐宝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在规模乳企中增长率居首,以此计算营收达到163亿元左右。

从拆分业务来看,低温酸奶逆势成长,行业增速第一, 有多种被市场认可的明星产品,而自14年起开始发展的奶粉业务,19年的营收也达到了50亿元,产销量达到7.5万吨,超过1亿罐,同比增长62%。

告别蒙牛后,君乐宝迎来高瓴和红杉,上市进程加快?

这样的成绩,在同行业中,已有优势者的姿态,而且君乐宝的奶粉产品还打破了进口奶粉对国内市场的绝对份额侵占,优质奶源、独立配方、消费升级等各方面加速驱动增长引擎。

而现如今,高瓴资本和红杉资本的介入,必定会加速君乐宝的上市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