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地理條件有多好?

盤紹東


談到印度,由於其國內的各種問題與矛盾太多,造成經濟發展長期對不起自身所擁有的外部條件,因而給世人一種“阿三”的錯覺。不過不得不說,印度的地理條件其實還是很不錯的,很多方面在亞洲都是第一流,如果該國能解決自身的問題,全力發展經濟,潛力還是非常大的,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首先,印度地形以平原與低矮高原為主。

印度雖然領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並不算是一個領土大國,不過印度地形以平原與低矮高原為主。印度北部為恆河沖積形成的恆河平原,沖積層的厚度普遍在1300米以上,土壤肥沃,適合進行農業生產。南部以低矮的德干高原為主,久經侵蝕,坡度低緩,便與耕作。雖然領土面積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開發條件很好,耕地資源居亞洲首位,人均耕地約為中國的2倍。

其次,印度國土基本位於熱帶與亞熱帶,以熱帶氣候為主。

儘管印度山區與高原面積不小,但是由於領土基本上位於北緯10度到30度之間,即使是山區也照樣擁有良好的熱量條件。氣候上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終年高溫,雨熱同期。雨季降水量十分豐富,旱季時節乾旱也非常嚴重,不過只要做好水利設施的建設,農業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歷史時期的印度一度糧食不能自給自足,不過在獨立之後,經過了土地改革、“綠色革命”、“白色革命”、“藍色革命”等措施,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如今的印度農業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多種農產品的產量居於世界第一。正因為如此,印度雖然領土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居然生存了13億人口,並且人口還在快速增長之中,很快就要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最後,印度地緣位置尚佳,發展條件不錯。

印度東西與弱國相鄰,競爭力明顯不如該國,北邊與中國隔喜馬拉雅山脈,雖然存在一些領土上的爭議,但是總體上還是合作大於競爭,南邊面向印度洋,周邊的國家基本上都是發展中國家,總的來說,印度的地緣位置還是非常不錯的。與此同時,作為英聯邦的重要成員之一,印度與成員國在資源、市場、人才、貿易等方面的發展條件都還是很不錯的。

當然了,印度雖然地理條件還可以,不過自身的各種問題也是非常多的,諸如歷史遺留的種姓制度讓印度至今還保存著森嚴的等級制度,使得印度社會矛盾尖銳。宗教矛盾、兩極分化等問題也對印度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很大的阻力。人口的過快增長成為印度社會發展的一把雙刃劍,既為印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負擔。總的來說,這個國家如果妥善的解決各方面的弊病,努力發展經濟,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