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心疼卖艺女写了首诗,流传80多年,水平不输白居易《琵琶行》

认真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会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先生一生嬉笑怒骂,但凡看不顺眼的就一定是嘴里不饶人,但他对女性却十分尊重。

鲁迅心疼卖艺女写了首诗,流传80多年,水平不输白居易《琵琶行》

鲁迅在1934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女人未必多说谎》的杂文,在文中好好地替女人们说了段公道话。他表示之所以大家都觉得女人爱说谎,其实根本没有统计数字,这话根本就是男人们编排出来的。除此之外,鲁迅对于文坛才女们也从不吝啬赞美。五代时期的花蕊夫人在国破家亡曾写过一首诗,在诗中她用“二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讽了20万男儿。鲁迅看到这首诗后,用“快哉快哉”4个字来形容。

鲁迅心疼卖艺女写了首诗,流传80多年,水平不输白居易《琵琶行》

鲁迅对女性的尊重,除了体现在对才女的认可上,也体现在他对民间弱女子的同情上。1933年7月份,他给好友森本清八先生寄了封信,信中含了两首七言诗。这两首诗都是鲁迅因心疼卖艺女所写,当时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很多农村的姑娘为生活所迫,来到城里做歌女卖艺,有的甚至沦落风尘。看着这些可怜的女子,鲁迅无奈地写下了两首妙诗。两首诗加起来共56个字,流传了80多年,如今读来仍令人肃然起敬。让我们来品一品:

《赠人二首》

(其一)

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早云如火扑晴江。

(其二)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鲁迅心疼卖艺女写了首诗,流传80多年,水平不输白居易《琵琶行》

1200多年前,诗魔白居易也曾为一位民间卖艺女写了首《琵琶行》,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让我们读懂了白居易对女子的同情。鲁迅的这两首诗,虽没有和白居易一样用大量笔墨描写女子所弹的曲子之美,但两者的精神内核是一样的。在这两首诗中,鲁迅用借代,暗喻等修辞手法,将这些女子的无奈和凄凉写得淋漓尽致。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首诗水平是不输《琵琶行》的。

鲁迅心疼卖艺女写了首诗,流传80多年,水平不输白居易《琵琶行》

第一首诗写的是一位来自江南的歌女,她明眸皓齿,晨起妆扮,虽然如今已衣着华丽,沦为了歌女,但她心里想的荇水荷塘的清风,那是她的故乡。后两句写的是她唱歌时的情形,唱着新词但她却难展笑颜,因为故乡遇到大旱,她惦记着家中父母亲人。最后一句“早云如火”是古诗的用法,指的是旱云,这也就交待了女子之所以会选这条路的原因,一切都是为生活所逼,并非她自愿。

鲁迅心疼卖艺女写了首诗,流传80多年,水平不输白居易《琵琶行》

第二首诗写的是一位乐女,她每日为客人们弹筝谋生,她打扮好后,端坐着为大家弹着曲子。第二句中“梁尘”指的是动听的歌声,一阵轻风吹过,让琴曲更加美妙。第三句诗人笔锋一转,或许是因为想起了自己悲惨身世,或许是想起了家中父母姐妹,她心中恨意难消,弹得越来越快,最后弦都断了。

最后一句写女子抬头看天,夜空中仿佛有一颗流量划过,它似乎自带一着强劲有的声音。这个声音是什么?它那么强烈,不会是叹息声。它是这个可怜女子内心的怒吼声,虽然落魄至此地,但她却不肯向命运屈服,这夜空中的流星是她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声音是她的抗争之音。

鲁迅心疼卖艺女写了首诗,流传80多年,水平不输白居易《琵琶行》

当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女子,是因为“老大嫁作商人妇”后,觉得“商人重利轻别离”,所以才会那般伤感。而鲁迅笔下的这两位女子,并非为情所困,她们虽然只是最底层的弱女子,但却有血有肉,不愿向命运低头,这正是鲁迅心疼她们,愿意为她们写诗的原因。虽然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帮助她们,但鲁迅愿意为这样的女子们发声,就已经令人肃然起敬了。这两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