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一件好的器物,安全性和功能性是它的根本,形制色調是它的風采,而主人的妥善使用,更將賦予它的生命。

以前喝茶從不講究,在玻璃杯裡,抓一小撮不管什麼茶,只要有茶味,就算是喝茶了。

後來,因為受喜歡上喝茶的兩閨蜜影響,為了與她們志同道合,有共同話題,便也愛上了茶,喜歡購置各式各樣的茶器。

從“度娘”、二位閨蜜口中,也知道了一些零星的關於茶的知識,對茶器也有了淺顯的認識。

於是,逐漸的也開始注意茶的分類了,領悟出不同器物沖泡不同茶葉之美感。隔三差五買個壺啊、杯啊等等,慢慢的知道了茶道六君子: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茶筒的用處。品茗杯也是各式各樣的買,其實也只憑自己的喜好在瞎買,真沒有什麼鑑賞水平,倒是燕老師很會賞壺,我的幾把壺,還是託她給我置辦的呢。

自此,喝茶就越來越不隨便了,越來越複雜。再也不隨手在玻璃杯中泡了。每次喝茶都是鋪好茶席,擺好茶壺、茶海、茶杯,才會悠閒的慢慢沖泡品飲,自得其樂。

再後來,閨蜜從喜好茶到開始收藏茶,做茶生意。我也有意的正式瞭解茶藝茶道中的文化。至少能在別人談起茶文化的時候,能聽懂一點。不至於像聽天書一樣。她們都人手一本《茶經》,而我則與這本《茶器之美》結緣,我似乎更喜愛看得見、摸得著的賞心悅目的茶器。


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攝影:薰衣草的天空


《茶器之美》的作者,李啟影先生,他精通茶藝,對茶文化頗有見解,他從人文、自然、科學的角度探討茶藝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書以茶器的創作為中心,探討陶瓷茶具創作的原理以及做陶者的創作思維與態度,內容包括陶瓷茶具的造型分析、機能考慮,尤其著重在泡茶過程中操作者的五感反應與美感的形成。李先生在書中特別重視,陶作者在創作活動中對自然材質處理的態度,而他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內在精神,來分別闡述陶作者創作的表現。他的這個觀點也是很具新意。

這是教會你如何用茶器?如何欣賞茶器的好書,引領你進入茶文化的大千世界。

作者從這三個方面來向我們講述了茶器世界:茶器的實用性與美感、茶器的個性與自我追求、茶器的精神性與修為。

書中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感來講述了茶器的優劣和應用過程中的種種感知。下面我們詳細的學習五感所品鑑出的茶器細節。


1、用眼看,視覺美。


既然是茶器,泡茶就是最基本的功能,這就是茶器的實用性。而每一次的執壺行茶,都要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開。每一分細微的感知,都是在茶席間瀰漫開來的那股美感的心靈觸動。如果在茶器在用著順手的基礎上,還能注重整體的美感,那對愛茶人來說,是再美妙不過的事情了。


我有很多個茶壺,紫砂的、陶瓷的,有的壺用起來非常妥貼,有的則出水不利,倒茶湯的時候,總是淋淋拉拉。直到後來,有一個紫砂壺,泡茶出湯時水線有力度、有弧度,我才明白了一把好壺,出湯的水線都是非常美妙的。

看來陶作者們在制壺的過程中,既要用到美學,又要用到力學,還要用到幾何學、數學。而數學上的黃金分割點,黃金比例的算法應用在生活中很是廣泛,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體現。

而一個能不能將黃金比例應用到一把壺上,還要用得恰到好處,則體現了一個創作者的美學素養。

一把壺的壺鈕與壺身,壺把與壺嘴,壺的肩線與壺身,都是要有合適的黃金比例的,不然就會有頭重腳輕,頭輕腳重的不平衡感覺,也就更談不上美感了。

作者說,一把壺從壺蓋到壺底也要有“起、承、轉、合”的原則。這個寫作的人不難理解。這也是一把壺細節的處理,該圓則圓,該方則方,該轉折與該柔順的部分都不缺乏對應的細節。這也是體現一位陶作者對美的掌握和詮釋能力。

在茶器商業化的現在,除了收藏級別的茶器是出自大師之的手的,一般量產的大批上市交易的茶器,很多類似,或相同。作者說茶器也像文章一樣,有很多抄襲的。但是,不管是文章還是茶器,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仿製品是隨處可見,這就要看消費者的慧眼了。能選購一把好壺,消費者也要有美學素養。


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攝影:薰衣草的天空


2、用耳聽茶器的內在聲音,從而感受到茶器的美感。


以前,我可從來沒有想過,一把壺,還會聲音?還能發聲?看了作者的書,算是漲知識了。

原來,作者也是受到一位禪寺居士的啟發。他們把茶葉罐比作茶葉的家。你想想,住得舒適了,人是不是心情也會很放鬆很美好啊!那麼,茶葉也需要一個舒適的安放環境。道行深了,人與茶、茶器是不是就可以交流感情了,又或者是人賦予茶葉感知和生命呢。

作者發現,用耳聽茶壺,聲音頻率高的壺,適合清香型的茶葉,高頻與高香更為呼應。頻率低沉的壺,通常泡重度發酵或焙火度重的茶更合適,低頻率與重口味,則是相輔相成的。

泡個茶喝,越喝越複雜,越喝越值錢,越喝越有文化,有深度了。一片葉子,本無生命存在了,但卻被人類賦予了一種精神,一種靈魂,似乎又重新活過來了一樣。

茶葉來自於自然,陶土也是來自於自然,它們的相遇,造就了一杯杯帶著自然靈氣、香氣、大氣的水,讓人們品嚐出各種滋味。

所以,為了一壺帶著禪意的茶,選茶器的時候還是要緊貼在耳前聽上一聽的。


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攝影:薰衣草的天空


3、用嗅覺來鑑別茶器的聚香力。


品茶聞香,我們都是知道的。茶香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是有的,那怕是小時候冬日爐火上爸爸的那一壺老伏茶,也是有氣味的,雖然那氣味透著歲月的沉腐氣息,但回想起來,竟也溫馨的。

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氣味各種各樣,成千上百,讓人能記住的也不過二三十種而已。那麼茶葉的分類那麼多,沒有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怎麼可以分辯出名目繁多的茶味呢。

我們知道在葡萄酒的品鑑中就有一種科學式的嗅覺訓練。雖然我也常喝葡萄酒、咖啡,但我是品鑑不來的。什麼哪個年份,哪個國家,哪個產區更是一片茫然。但是喝的多了,自然也有了自己的感知,不管是酒、茶、咖啡都能感知到它的美好來,雖然品不出那麼詳盡的信息來。

書中,作者說,茶器的形狀、瓷的薄厚都對茶的聚香有一定的影響。杯底留香是茶友們最為喜愛的茶器。薄胎瓷杯的聚香力,比厚胎瓷杯的聚香力,要強很多。收口型的茶杯自然留香比開口型的茶杯要好一些。但因為窯燒的不同,產出的杯子千差萬別,也不能一概而論,只有品茶人自己去體會了。

“美,它沒有快捷方式,但是必須漫步。所有擦肩而過的氣味,都可以豐富你的生命。”


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攝影:薰衣草的天空


4、用味覺來感知茶器對茶水的不同影響。


這個很奇妙,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不同的茶器,喝同款茶會喝出不同的味道來。我只知道不同材質的茶器會有對應的茶。這個確實需要自己親自體驗一下。

書中說“以器引茶”,意指不同茶器的材質與工藝對應於不同的茶葉類型,會得出不同的品嚐效果。

依據個人愛好,選茶器時,就要關注到茶器的材質了,而不僅僅是美感。

瓷器類的茶具比較適合清香型的茶類。比如臺灣各大名山的高山茶、中國安溪清香型的鐵觀音、江浙一帶著名綠茶、黃茶、所年來熱炒的白茶、雲南歷史悠久的普洱生茶,都屬於清香型的茶類。

而陶類茶具更能體現茶入喉的厚重感,也就是濃厚的喉韻。比如紅茶、黑茶,都是追求喉韻的茶品,陶器的特質會讓喉韻更加厚實。

追求醇厚的巖礦茶器,就是喜好重口味的茶友們的最愛了,巖礦茶器來品茶,因為材質的特性,它可以修飾重發酵下茶葉的倉味、陳味、火味。而是重發酵的烏龍茶、三年以上的熟普洱茶更具韻味。

味覺是每一位愛茶人最重要的感知。


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攝影:薰衣草的天空


5、用觸覺感知茶器之美。


我從對茶器的觸摸而感知到的美,是從閨蜜在茶博會上給我購的一款南瓜壺而開始的。可以說拿到壺的那一瞬間,那種細膩的觸感真的是美妙極了,就像初生嬰兒的皮膚一樣潤滑,觸動心靈。真是愛不釋手啊。


喝茶到現在,我最喜歡給兩三位好友,事茶而飲了。因為這個過程中,我會充分的接觸到茶壺、茶則、茶海、茶漏等諸多茶器,一系列的動作中,整個事茶過程,對我來說不是繁瑣,而是一種身心愉悅的享受了。


看來觸感確實如作者所說,有安撫人的情緒的作用。


“觸覺有七種功能:安撫情緒、促進成長、保護性防禦、識別性反應、促進動作靈活、輔助視知覺、扮演溝通管道。而於與茶器相關的是識別性反應、安撫情緒和輔助視知覺。”

觸覺配合著視覺在茶器材質的選擇上有情緒對應的意義。一般,瓷器有著細緻精美的觸覺效果。陶器有豐富的材質的組合。無論哪一種類的茶器,拿在手裡都有輕有重,喜歡或是不喜歡,完全看茶友的喜好了。


所以,一件好的茶器,不僅要用眼觀,還要用手摸,不僅要用耳聽,還要結合對應的茶來聞香、品味,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才能依個人的修為判斷出茶器的優劣來。


這麼說來,還真是“一入茶門深似海”。在還不懂品茶之前,我無數次的數落過閨蜜們隔三差五的購置茶器的行為,就覺得喝個茶而已,主要是圖個心境,要那麼多擺設幹嘛。讀了這本書總算明白了,茶之千變萬化,不僅僅是茶的分門別類需要對應的茶器來體現。還要有萬千種茶器來凸現茶葉的內涵。以達到賞品之完美。


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攝影:薰衣草的天空


我們從“茶器的個性與自我追求”方面,進一步瞭解茶器世界

所為個性就是與眾不同,陶作者們在製作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精神追求在茶器中。從而使茶器真正變為一件藝術品。

對於普通的愛茶人來說,大略的瞭解一下就可以了。比如像我這種不想收藏茶器,又不執迷於品茶的人來說,會欣賞,懂點皮毛就夠用了,反正也不賠錢。

學會欣賞茶器,要懂得一件茶器的藝術性和收藏價值。

每一位愛茶人在茶器的選擇上,充分的體現了某一階段茶友的審美、品味與個性。

我在開始喝茶之初,不喜釉色厚重的紫砂茶器和粗放的陶器,還是比較喜歡色澤亮麗,質感細膩的瓷器,或者乾淨透明的玻璃、琉漓茶杯、茶壺。我喜歡那種透明一覽無餘的生活器皿。這也符合我一直純淨的個性。

現在想來,喝茶的過程也如人生一樣,從最初的懵懂無知到後來的成熟穩重,喝茶歷經了歲月,自然也就有所領悟了。人生經過社會歷練與自我努力後,從“貧乏”不斷提升到“盡善”。

對於陶作家來說,他們的作品中也體現著人生軌跡。

作者則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比喻陶作家們的創作過程。這既是順應四季的生長,不違悖自然的規律,也是人們養生的最佳節奏。



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攝影:薰衣草的天空


我的理解就是“天人合一”。順應也是一種智慧。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自然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而能將每一階段的人生經歷溶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就是一種“天人合一”的修為。

當然茶友在選擇茶器之時,也有自己的春夏秋冬,其實選的是這個階段的自己,或者與自己個性互補的另一半。年過不惑的我真是經歷了,方才頓悟了這個道理。作者的這個觀點,如果早十年給我看,我是沒有真切體會的。所以一些經驗不是看看或是聽聽就能懂了的,那是要親歷而為的。

陶職人的作品呈現的熱情、或高冷、或溫潤、或枯寂,都反映出自己個性的一面,有助於從不同角度瞭解自我。如果看到一件茶器,心動了,離開後又老是惦念著它,那麼,你就從器的外表進入作品的內在世界了。茶友與這種心動的茶器相遇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類似愛情。

三、茶器的精神性與修為

中華民族精神的依歸是儒、佛、道三家合一。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把儒家思想比作糧食店,賣的是精神食糧,缺少的話會出事。佛家思想是百貨店,裡頭都是必需品,沒錢逛逛,有錢選購。道家思想則是藥店,得病一定得上門。那麼作為東方文化影響下的陶職人,就一定會在作品中體現中華民族的這種精神。


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攝影:薰衣草的天空


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存在於自然界,作者就是從這五行之中分析欣賞茶器以及陶職人的修為。老子的《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片葉子裡承載了大自然的訊息,這真的不是教科書中的神話。作者說:

“人的修為如果能貼近大自然的脈動,則有機會與大自然同步,假作出如同自然之手般的傑作。”

既然茶器出自陶職人之手,那麼陶職人對大自然的感觸自然變得非常重要。每一個陶職人都要向大自然學習。最終由繁華迴歸到質樸的本真。這真是一個不斷學習內化修為的過程。

那麼,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在茶器中解讀、欣賞金木水火土的。

“金”,首先讓我們想到的就是金碧輝煌,金光燦燦,象徵著富貴,奢華。“金”的特質又是接受變化,創造變化。那麼陶職人如何將無比奪目的金深入到比較質樸的陶土中,那就要看陶職人對美的平衡的把握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若陶職人把這句詩的意境反應到作品中,真是太美妙了。

“木”,木的基本特性是彎曲和筆直。自然界的木分為大樹和小草,大樹剛正不阿,小草風行草偃。因為正直不倚,所以能得道多助;因為逆來順受,所以能隨遇而安。這兩種特性在陶職人的歷練和修為下,體現在茶器作品中也實為不易。真的是需要歲月的沉澱的。“木”所表現的主要是大樹的姿態與紋路,對應到作品中是剛勁有力的線條與秞面肌理。次要特性則是“小草”的圓潤。對就到作品中則秞色的潤澤和圓滑。

“水”,柔軟不爭,隨遇而安。一個陶作家沒有與世無爭的修為,則不會在作品中體現出讓人一睹心都要溶化的溫柔來。

“火”,火始終是向上的狀態。我們熟悉的太陽普照大地,不分親疏一律照拂。這就是火的特質:無私分享,福德雙修。這也是五行中最難以外觀透視來理解的內涵。也是陶職人艱難的功課。我們在欣賞茶器時,不防先從瞭解作者的為人開始。一個喜歡分享的人,不太計較價格高低,只是想把好的作品奉獻出來。作為茶友可以試著從他的作品中感受溫曛的特質。

“土”,承擔責任,擁有責任。我們常把大地比作母親,它是承載著生命的。人類離開大地就無法生存。厚德載物,大地承載萬物的生長。而土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甚至很多人不太喜歡太“土”的東西。在現代工業化的時代,土是一種懷舊的,有著傳承歷史使命感的特性。雖然不喜歡很土的作品,但作品中所體現的生命的張力卻是人無法忽視的。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濃重的大地風貌,有如高山丘陵,有如砂石滿地,看上去沒有特意的修飾,一切都是渾然天成的樣子。


茶器,天人共存的美的寫照

攝影:薰衣草的天空


本書從茶器的實用性、美感、內涵等方面為我們展開了一個茶藝變化的世界。讓讀者瞭解茶葉、茶器、茶人、陶職人之間的關聯性,喝一杯好茶,竟會悟出很多高深的道來。最為重要的就是理念,意念和精神上的修為。讀者如果也喜歡喝茶,喜歡那些或精製、或粗糙、或華麗的陶器,這本書值得一讀,提高賞器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