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南宋初年苗劉兵變的起因,解讀苗劉兵變對南宋的影響

前言

南宋建炎三年,御營將領苗傅和劉正彥發動兵變,誅殺了宋高宗趙構的寵臣王淵、康履等人,併成功脅迫宋高宗禪位給年僅三歲的太子趙雋,在南宋君臣的相互配合之下,最終苗劉兵變被鎮壓。苗劉兵變是南宋建國之初發生的一次嚴重的軍隊譁變事件,它不僅是南宋抗金斗爭的轉折點,同時它也是南宋統治集團的一次大洗牌。

淺談南宋初年苗劉兵變的起因,解讀苗劉兵變對南宋的影響

苗劉兵變

這次兵變讓南宋統治集團意識到,面對金人入侵,一味的妥協逃跑是不得人心的,只有積極抵抗才能得到天下民心,南宋政權也才能真正得以安定。這次兵變,讓南宋初年的投降派遭受重創,主戰派重新洗牌南宋政局,以呂頤浩、張浚為首的宰執大臣們一舉扭轉了自靖康之變以來的媾和心態,並從此開啟了與金軍正面交鋒的時代,也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才能湧現出了岳飛、韓世忠、劉錡、吳玠、吳璘等抗金名將的橫空出世。今天咱們就解讀一下苗劉兵變的起因,以及這次兵變對南宋朝廷以及趙構本人產生了什麼影響?

苗劉兵變的起因,多方面作用的產物

作為苗劉兵變的主角,苗傅和劉正彥都是宋高宗趙構的御營親信將領,比如苗傅從趙構在應天府繼位就開始跟隨趙構了,那可是根正苗紅的嫡系部隊。而劉正彥也是宋高宗的愛將,劉正彥出身於大宋西軍,他父親劉法原就是與种師道將軍齊名的西軍大將。劉法戰死後,劉正彥作為忠烈子弟自然時刻都被人高看一眼,御營都統制王淵因此任命他做了御營右軍副都統制!

淺談南宋初年苗劉兵變的起因,解讀苗劉兵變對南宋的影響

苗傅與劉正彥

可以說這二人已經躋身於國家統治者的身邊,榮華富貴享受不斷,屬於既得利益者,那麼他們倆為何會鋌而走險去發動兵變呢?

一、宋高宗及宰相汪伯彥、黃潛善一味地妥協逃跑不得人心

宋高宗趙構繼位時,年僅二十歲,膽力有餘智謀不足,因此朝政大權實際掌握在汪伯彥和黃潛善兩位宰相手中,這二人都是十足的“投降派”。面對金軍的大舉入侵,不思積極抵抗,只知道一味的逃跑,從“東京”汴梁跑到“南京”應天府,然後又從應天府跑到了長江邊上的揚州,並且準備隨時渡江南撤到杭州!

 方高宗初政,天下望治。伯彥、潛善逾年在相位,專權自恣,不能有所經畫

從趙構一行的南逃情況上來看,似乎中原遍地都是金軍,南宋朝廷是因為無法在中原立足才逃亡江南的!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當時的中原在東京留守宗澤的經營下,形勢一片大好,岳飛當時就在宗澤的麾下跟金軍打的火熱朝天,可是高宗君臣畏敵如虎絲毫不顧宗澤的苦苦哀求,放棄了收復中原的大好機會!

淺談南宋初年苗劉兵變的起因,解讀苗劉兵變對南宋的影響

金軍南下與宋高宗逃跑路線

最終,宗澤抱憾而死,繼任東京留守杜充完全放棄宗澤經營中原的計劃,導致金軍全面佔領了中原。當時很多人北方人都逃到了南方避難,這些人是心繫故土的,他們時刻希望朝廷能打回老家去,尤其是軍中,大部分都是北方人,背井離鄉妻兒離散,這怨氣可想而知!

二、王淵巴結宦官上位,引發御營諸將不滿

普通士兵的怨氣還可以靠軍官來壓制,可是御營諸將一旦鬧起了情緒就十分麻煩了!當時的御營最高統帥是都統制王淵,此人也是出身西軍的一員大將,攻西夏平內亂立功無數,但是自從王淵扈從聖駕之後發現,原來還有一條比戰功還有用的升官渠道——交結內侍。

建炎初年,南宋朝廷表面上的最高統治者是皇帝趙構、宰相汪伯彥黃潛善、御營總領劉光世等人,實質上卻不是這樣的!南宋最有權力的一群人其實是一群死太監,比如康履、燕珪、高邈、張去為、張旦、陳永錫等,這些康王府出身的宦官們才是趙構的鐵桿心腹,相比於文武百官,趙構最熟悉的是這些太監,最信任的也是這些太監!

淺談南宋初年苗劉兵變的起因,解讀苗劉兵變對南宋的影響

王淵巴結宦官

因此,王淵積極巴結太監群落中的“大哥大”康履,送房子送地還送美女,把這些太監們伺候的舒舒服服。王淵開始被屢屢提拔,先是御營都統制,再是樞密副使,雖然是副的,但是王淵確實掌實權的副職,他可以定戰守之策,也可以任免將領,調兵權與領兵權兼具一身,神氣十足!

統制苗傅等切齒曰:"此輩使天子至此,猶敢爾邪?"傅幕客王世修亦疾中官恣橫,以告武功大夫劉正彥,正彥曰:"會當共除之。"王淵躋樞筦,正彥以為由宦者所薦,愈不平,謀遂決。

王淵勾結宦官步步高昇,這讓御營諸將十分嫉妒,尤其是苗傅,他自恃大才卻不得不屈居於王淵之下,因此妒而生恨!劉正彥同樣十分不滿,雖然他是王淵提拔的,但是王淵一味地討好宦官,對自己卻有功不賞,劉正彥也是一肚子火沒處撒!仇恨的種子就此種下,直到引爆的那一刻!

三、揚州之戰的慘狀,激起了軍隊的怒火

直接引爆兵變的是揚州之戰,當時金軍突襲揚州,由於汪、黃二人處置失當,南宋朝廷毫無防備,倉皇出逃!宋高宗趙構正是在此戰中驚嚇過度喪失了生育能力,但他畢竟還是保住了性命,最可憐還是無辜的將士百姓們!建炎三年二月,金人攻揚州,帝倉卒渡江,淵與內侍康履從至鎮江。奉國軍節度使劉光世見帝泣告:"淵專管江上海船,每言緩急決不誤事。今臣所部數萬,二千餘騎,皆不能濟。"淵忿其言,斬江北都巡檢皇甫佐以自解。中書侍郎朱勝非馳見淵督之,乃始經畫,已無所及,自是淵失諸將心。

建炎三年二月,金人攻揚州,帝倉卒渡江,淵斬江北都巡檢皇甫佐以自解。中書侍郎朱勝非馳見淵督之,乃始經畫,已無所及,自是淵失諸將心。

為了給皇帝和宦官們運送私財,王淵竟然下令動用戰船先行運送金銀財寶,導致數萬將士和更多的無辜百姓滯留江北,等待他們的金國騎兵的快馬彎刀,其慘狀可想而知!王淵就此失去了自己賴以起家的軍中資本,人人都記住了這個為了討好太監讓自己的生死兄弟白白送死的混賬!

淺談南宋初年苗劉兵變的起因,解讀苗劉兵變對南宋的影響

宋高宗趙構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剛逃到杭州的趙構遭遇了南宋開國以來的第一次兵變!苗傅、劉正彥起兵造反,誅殺了御營都統制王淵,然後逼迫宋高宗趙構交出那群死太監,一人一刀都給結果了事。苗劉兵變雖然初期進行的很順利,但是苗劉二人畢竟是行伍出身,勇猛有餘,謀略欠缺,因此當各地的勤王大軍攻向臨安的關鍵時刻,心生動搖,最終落得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經過苗劉兵變的折騰,宋高宗趙構也徹底認識到了妥協逃跑是多麼的不受待見,因此他痛定思痛之後,做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調整!

苗劉兵變的影響,南宋統治集團重新洗牌

一、五大要員脫穎而出,成為政壇新貴

因為平定苗劉兵變有功,五位軍政要員走向了權力中心,南宋軍政來了一場大換血!其中如宰執高官汪伯彥、黃潛善等都退出了核心權力圈,代之而起的是主導平叛的文臣張浚和呂頤浩,這二人分別擔任左右相掌管軍政。武將方面,由於王淵、苗傅、劉正彥等人的空缺,參與平叛的三位大將脫穎而出,這三位那可是大名鼎鼎,分別是劉光世、張浚、韓世忠,如果加上岳飛,就湊齊中興四將了!

淺談南宋初年苗劉兵變的起因,解讀苗劉兵變對南宋的影響

大將軍韓世忠

自此,南宋開國之初的投降派基本被團滅(當然後來秦檜比他們投降的更徹底),代替他們的是主戰派的將相,也正是從這開始,南宋才開始加緊軍隊建設,逐漸擁有了與金軍抗衡的能力!

二、趙構改革內政,限制宦官權力

此次事變讓趙構認識到了,宦官干政要不得!他連下了數道詔令,嚴格限制了宦官的權力,尤其是北宋常見的“宦官領兵”現象再也沒有出現,趙構此舉令人拍手稱快!

三、加重趙構“抑制武將”的心理

重文抑武原本就是宋朝的國策,歷代宋朝皇帝最擔心也最懼怕的就是地方武力和將領擁兵坐大,這次的政變更成了趙構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也加強了他這番心理,使趙構終其一生都不再信任武將,且頻繁調度將領,達到"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目的,從而使南宋重文輕武的情形加劇。

總結

苗劉兵變雖然令宋高宗趙構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件事兒讓趙構變得更加成熟了。自此之後,他在用人辦事上越來越得心應手,並且再也沒有讓自己身陷危難之中!即便是多年之後的罷黜三大將兵權時,也做的滴水不露,讓眾多統兵大將對皇帝無可奈何,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這一切的一切都證明了一個萬古不易的真理:磨難使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