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問為什麼,作為父母你迴應的方式合格了嗎?

某天在火鍋店吃火鍋,鄰桌坐了一對夫妻以及一個大約四五歲的小男孩,在涮火鍋的過程中,小男孩就像個小話癆一樣,滔滔不絕地發問:“媽媽,為什麼吃火鍋沒有飯啊?”“這個菜叫什麼啊?”“媽媽,這個肉丸好好吃啊,你明天也可以買給我吃嗎?”“爸爸,我可以吃冰淇淋嗎?”

一開始夫妻倆還很耐心地回答小男孩的各種問題,但是當小男孩依然好奇心爆發,小嘴巴一邊吃一邊嘰裡呱啦提問的時候,夫妻倆漸漸有些不耐煩了,回答也越來越敷衍了,而小男孩並沒有察覺到父母的不耐煩,像腦袋裡裝了十萬個為什麼一樣,一會拉著媽媽的胳膊問一下,一會朝著爸爸大聲提問。

終於,媽媽忍不住了,把小男孩摁到座位上坐好,呵斥道:“坐好!好好吃你的飯!吵死了,這麼多菜都填不滿你的嘴巴嗎?”遭到媽媽批評的小男孩,委屈巴巴地坐著,憋了半天擠出一句:“我不喜歡媽媽了,哼!”

孩子總愛問為什麼,作為父母你回應的方式合格了嗎?

日常中,其實有不少父母都是這樣子的,對於小孩子滔滔不絕的提問,總是顯得不耐煩,一方面是小孩子提的問題總是那麼的“幼稚”,另一方面是其實有些問題父母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所以當耐心被磨盡的時候,乾脆就對孩子粗暴地呵斥,讓其乖乖閉嘴。

對待總愛提問的小孩的時候,父母要知道,如果每次都是粗暴地打斷孩子,讓他/她閉嘴,不和孩子進行交流,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

首先,父母要清楚,為什麼一個幾歲的孩子像個小話癆一樣,每天總是為什麼為什麼地問個不停,那是因為孩子成長到了某個階段,對於自己眼中所觀察到的周圍的信息已經不滿足,他/她希望通過提問來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這也是孩子愛思考的表現。比如:魚兒在水裡不會淹死嗎?狗狗睡覺為什麼不用蓋被子啊?飛機為什麼能飛得那麼高?······這些在大人眼裡再平常不過的事,在小孩子的眼裡永遠都是那麼新奇和有趣。

父母的手裡都有一把能打開孩子探索世界的鑰匙,如果孩子的提問能得到家長的積極回應,他/她就會越來越愛思考,並將這些通過提問探索到的信息保存到自己的認知庫裡。因此,不管孩子提出來的問題有多麼的幼稚、多麼可笑、多麼難以回答,父母都一定要報以認真的態度,不要三言兩語隨隨便便就將其打發了。

孩子總愛問為什麼,作為父母你回應的方式合格了嗎?

那麼對於身邊有一個愛提問的孩子,父母要怎麼應對呢?不同的提問會反應出孩子不同的內心世界,父母要懂得分辨。

第一:有些提問只不過是孩子在發洩不滿情緒。

有時候,家長聽到孩子這樣說:“為什麼弟弟有新玩具,而我沒有?”這個時候就是孩子在發洩不滿情緒了,他是想告訴父母他也很想要新的玩具。又比如孩子說:“為什麼要去幼兒園呢?”他其實想表達的是:我不想去幼兒園。

對於孩子的這種似是而非的提問,父母一定要懂得傾聽孩子的內心,並加以安撫,讓孩子以平和的心態接受。

第二:有時候孩子提問不一定想要得到答案,而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有時候孩子是希望通過提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你有沒有試過當你和孩子待在一起,你只顧著忙自己的事情,孩子就會時不時湊過來問一句,他可能會說:“為什麼電視裡的那個小孩不穿褲子啊?”,也可能會說:“為什麼那隻狗那麼搞笑啊?”······這其實就是孩子希望通過提問來獲得父母關注的一種表現,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放下手中的事情,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關懷,關注孩子的感受。

孩子總愛問為什麼,作為父母你回應的方式合格了嗎?

第三:對於難以回答的問題,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探索。

有時候我們都不知道一個小屁孩的腦袋瓜裡都裝著什麼樣的世界,問的問題總是那麼的稀里古怪:魚為什麼不用睡覺啊?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啊?飛機為什麼會飛啊?······面對這些問題,父母如果答不上來,也不要隨便敷衍孩子。

這個時候可以誠實地對孩子說:“我也不知道啊,不如我們一起去弄清楚吧?”父母不要覺得回答不出這些問題會在孩子面前丟面子,要知道帶領孩子一起去探索這麼問題,不僅會促進親子關係,還能大大激發孩子的探索精神,這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