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和《我不是藥神》這兩部電影?

舔狗打遊戲


我是很早之前看的達拉斯,後來看到藥神,就覺得兩個很有對比性。後來就忘了,很慶幸,遇到這個問題。這兩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像又不像。


電影屬於很個人的美學,所有評判電影也個人些啊。


但從回憶這兩部片子來看,達拉斯給我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現在回想藥神,我的記憶是:

印度神油的老闆,為了掙錢,倒騰外國藥,由於藥品監管制度的問題,有了利差;

那個跳鋼管舞的單親媽媽想報答長頭髮的徐崢,在閨女睡著時的床戲;

關谷鋼管舞女黃毛以及長頭髮的徐崢在一起吃火鍋,吃的不愉快;

長頭髮的徐崢坐著車,有人送行。


而達拉斯呢?

一個浪蕩的乾癟的牛仔每日混吃等死,醒來躺在垃圾桶旁邊;

得知自己得了艾滋病時的那種神情,無法描述,但印象深刻;

跨性別者的求生本能及對牛仔的感情;

無數試藥者的辛酸和無奈;

身上插著點滴跑到教會里鞭笞美國的醫藥制度;

為了生存全世界求藥,為了規避美國藥品監管制度被迫以俱樂部的形式發放會員福利藥品,不是直接賣藥,而是會員繳費加入俱樂部,俱樂部的福利是發放全球蒐集過來的抗癌藥品,坐飛機,查最新的生物學期刊文章,煙霧繚繞的屋內,擺放的一沓一沓的美元……


藥神是去年電影院看的,後來又陪老媽看過一次;

達拉斯只看過一遍,還是六七年前看的。

藥神將重點放在一個人對眾人的救贖,最終影響體制;

達拉斯重點是在描述人,描述一個最開始面目可憎,但為了生存,為了活下去的那種求生的慾望,描述了癌症病人這個群體中,不甘接受現有治療體系,自我求生的一個群體像,有男主,也有跨性別者,等等。更見人性!


論刺激性,論觸及靈魂的深度,達拉斯應該戳到了我的腸胃裡,而藥神只是在嗓子眼。


奇怪的是,近期都在討論翻拍片,各種比較,但藥神上映的時候風評卻做的很好,大家一水的好評,徐崢的演技,鋼管舞女的演技,黃毛的演技,關谷的演技,中國藥品制度,寫實片也能大賣,誰監製的,都是這些,而幾乎沒有人討論達拉斯。


所以,很感謝你問出來我一直在想,也一直想回答的問題。


劇掘


《我不是藥神》跟《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下稱達拉斯)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到底誰更感人呢?這個不好說。我在看《藥神》的時候會有落淚的瞬間。

《藥神》是一個小人物成長史,換了一個沉重的話題做引子,其實本質是沒有變的。根還是小人物勵志,蛻變成功的過程。

《達拉斯》則是一種悲天憫人的英雄情結。

兩個電影是沒法比較的。

藥神是娛樂片,而達拉斯加更偏向傳記片。

兩個片子各有千秋。

如果說震撼的化,還是《達拉斯》。它真實,冷酷,對於人性的解構,絲絲入扣,從不信到相信,故事節奏也有變化的多。

《藥神》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是一部中國電影。

大家都懂的,中國電影的開放度沒那麼高的,題材限制,審核限制各種限制比較大,藥神這樣的片子,很容易被帶上現實主義的反面帽子。

所以處理起來自由度就沒有《達拉斯》那麼高了。

為了避開雷區,程勇和呂受益分擔了一個共同主角的責任。

同時也是為了增加娛樂性,故事性。

程勇區別於原型,不再是病人的行列,加入藥販子行列,這裡邊就有了小人物勵志向上,迴歸正道的正能量,處理起來也會非常好處理。

沒法說《我不是藥神》不是好電影,它是那種不能說不好的電影,上一次遇到這種情形是《戰狼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