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景帝时期竖穴墓向横穴崖洞墓的转变

导语:

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墓葬制度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文景帝时期则是西汉葬制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传统的竖穴墓开始向横穴崖洞墓转变。关于横穴墓的形成,和汉文帝提倡的"薄葬"和我国古代社会中流行的"

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有关,他规定自己的墓葬"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汉文帝的陵墓是西汉皇帝中唯一使用横穴崖洞墓葬制的陵墓,由此可见,横穴墓似乎是薄葬、简葬的象征,事实上是否如此呢?本文以时代稍晚于汉文帝时期的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为例,看西汉时期横穴崖墓的真实情况。

竖穴墓向横穴墓的转变

竖穴墓是从史前时期就开始形成并沿用的墓葬形式,竖穴墓是在地面直接向下挖掘生土,一般坑状以长方形最为多见,此外还有弧形、圆角方形等不规则形。竖穴墓是史前时期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墓葬形式,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采用竖穴土坑的葬式,比如在内蒙古地区的老虎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中就常见一种以石头构筑墓葬的形式。

西汉文景帝时期竖穴墓向横穴崖洞墓的转变

图一 竖穴土坑墓

竖穴坑墓也经历了一种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目前我国公认最早的墓葬是在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中,这种原始墓葬可以视作竖穴墓葬产生的条件之一。最早人们对于死者的处理方式没有掩埋,人们只是将死去的亲属同伴放置在荒野之中,任其腐朽被野兽啃食。后来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宗教观念的萌芽,开始挖掘墓坑将死者放入,并且开始随葬一些死者生前的生活工具。

西汉文景帝时期竖穴墓向横穴崖洞墓的转变

图二 山顶洞遗址复原

最早的竖穴墓是没有木棺的,最早的棺椁的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且木棺也作为了标示墓葬等级和身份的象征,普通墓葬中一般也不见木质棺椁。有的高等级竖穴土坑墓中不仅有棺椁,还有二层台用以盛放随葬物品,甚至到了后来还开始出现了墓道、封土。东周时期秦景公大墓全长超过300米,且墓葬中还有最早的被认为是最初形态的"黄肠题凑墙"。竖穴墓葬的发展表明,墓葬已经逐渐向满足奢华、高调的表明身份等级的作用上转变。

横穴墓葬是西汉时期开始形成的墓葬形式,其形成年代是在汉文帝后期,景帝时期正式形成,到了武帝时期流行开来,而后成为与竖穴墓并行的墓葬制度。横穴墓葬在空间上突破了竖穴土坑墓葬的限制,使得墓葬空间更加立体化。横穴墓葬的重要特征就是墓葬横向开凿在山崖之间,从地面上看,不见高大的坟丘,从墓葬形制上来看,墓葬中有更大的空间可以随葬物品和铸造各种建筑。

满城汉墓的发现与墓葬形制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陵山上,是景帝之子,武帝之兄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的墓葬,刘胜为武帝元鼎四年入葬,窦王后于九年后入葬。满城汉墓发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刘胜墓和窦绾墓是同一墓冢下两个南北并排的墓葬,刘胜墓居南,规模较大,窦绾墓居北,规模略小于刘胜墓

西汉文景帝时期竖穴墓向横穴崖洞墓的转变

图三 满城汉墓

就墓葬形制来说,刘胜墓与窦绾墓结构大致相同,均由墓道、甬道、南北耳室和中后室、和环绕耳室、侧室的回廊组成,墓室间修筑了瓦木结构的小室和依据山体开凿的石室。这些小室分别是仿造地上的中山王府建造的浴室、马厩、更衣室、储藏室等。窦绾墓略有区别,仅在两个耳室的朝向与刘胜墓不一致。

这种王和王后陵墓同穴但不同墓的情况是满城汉墓延续前代的旧俗所致。自春秋时期开始,诸侯国国君和诸侯国国君夫人的墓葬就采用这种定制,被认为是"前朝后寝"的规划思想。到了秦始皇时期这种规制被进一步强化,秦始皇的陵园中,南边为各种便殿、享堂等建筑,象征朝堂威仪,北半部则为寝殿、地宫封土所在,象征的是就寝之所。

西汉文景帝时期竖穴墓向横穴崖洞墓的转变

图四 秦兵马俑坑

秦始皇时期没有发现单独的皇后陵墓,整个帝陵体现的是以秦始皇为核心的帝王权威思想。所以在形制上以享殿等象征了朝堂,以地宫所在象征了寝殿。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晋国为例,晋侯和夫人墓葬并列左右,在规划的墓地中依次排开,这种葬制被称为是"异穴并葬"制度。几乎同时期的楚国,也延续了这种葬制,国君和夫人的墓葬同位于一座高大的封土下,但是分别于不同的墓穴中安置。

横穴墓与诸侯葬制的体现

目前而言,发现横穴墓中墓主人身份地位最高的就是文帝的霸陵,不过文帝霸陵并没有葬入窦皇后,尽管两者相距不远,但并不是属于"异穴并葬"的范畴,武帝时期先后入葬的刘胜夫妇墓葬就是完全意义上的横穴崖墓和夫妇异穴并葬制度的结合

西汉文景帝时期竖穴墓向横穴崖洞墓的转变

图五 汉文帝陵

西汉时期不仅继承了先秦时期的竖穴土坑墓和异穴并葬制,形成了横穴的崖墓形制,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横穴崖墓并葬制。这种丧葬制度的形成正是汉代人独特生死观的体现,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的享乐是活着的时候享有的,而在死后还能够继续享受这些物质,就需要在死后营造和身前一样的家园,甚至连地下陵寝的陈设摆放也要一应模仿生前的居所。

在河南永城发现的梁王后李氏墓也是一座气势恢弘的横穴崖墓。墓葬极尽奢华,光是侧室就有大大小小30多个,墓道就有两条,各个侧室和主墓室相互连通,各个侧室应该就是仿造身前梁王府宅院建筑,其中浴室、厕所、储冰室、库房、马厩等一应俱全。

西汉文景帝时期竖穴墓向横穴崖洞墓的转变

图六 梁王后墓

结合这些材料,我们不难想象,西汉时期横穴诸侯王墓包括的基本要素有开凿于气势恢弘的山体之间、数量繁多的对应王府构造的侧室和耳室、象征主人起居的主墓室、连通各个墓室之间的甬道、露天的墓道和密封性甚好的墓门等。从墓葬形制上来说,诸侯王墓的气势雄伟和规模很大,那么从随葬物品上来看,横穴墓葬又有哪些特点呢?

横穴墓葬随葬物品的特点

我们已经知道,横穴墓葬的特点主要是体现在墓葬高度还原地上宅院的结构,体现出"事死如生"的观念。作为生前宅院的复刻,横穴墓在容纳随葬物品的规模和数量上也有着竖穴墓葬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

首先来说,竖穴墓葬中容纳的物品数量历经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以装饰品、生产生活工具为主的几件,十几件,到新石器时代末期随葬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各种礼器等非实用器,到了西汉时期的竖穴墓葬随葬的物品种类和数量就更多了。以长沙马王堆汉墓为例,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三座依次在吕后时期、文帝年间入葬的家族墓群。

三座墓葬一共随葬有漆器、丝帛、乐器、人俑、印章、书籍等物品三千多件,其中仅侯夫人所在的1号墓中就出土了各类物品一千多件,这些物品被分类叠放在棺椁周围的边厢之中。竖穴墓葬随葬大量物品的情况并不少见,要容纳规模巨大的随葬物品必然会通过充分利用棺椁之间的剩余空间和扩大墓葬面积来实现

西汉文景帝时期竖穴墓向横穴崖洞墓的转变

图七 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

此外,横穴墓葬容纳随葬品的空间增大,使得随葬物品的摆放不必像竖穴墓一样集中归置,而是可以根据每座墓室对应的功能分类摆放。作为马厩的侧室中摆放着各种象征墓主出行的车马器,均为真车马;在象征库房的侧室中则放置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在墓主人安寝的主墓室放置有墓主人的棺床和墓主人身上穿着的玉衣。由此可见,诸侯墓葬中随葬的物品不仅有表明身份的贵族用品,更有表现墓主人生活日常的普通用品,这些物品和普通百姓使用的物品在种类上没有较大差别,只是在材质和做工上有差异。

结语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点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墓葬形式都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选择的结果。横穴墓从形制上看,突破了竖穴墓的空间局限,使得人们能够极力创造自己的死后家园;从发展阶段上来看,横穴墓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特点,开凿在深山之中并且注重密封性,不同于土坑墓树立高大的封土的状况,横穴墓更加追求安全性和死后的安宁,这也是为什么横穴墓葬通常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因。

西汉时期是丧葬观念进一步完善的时代,横穴墓葬的构建也是墓葬走向世俗化的表现,这种极力构建死后家园的方式,或许正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

汉代社会受到修仙问道思想的影响较深,人们普遍希望改变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所以转向追求虚幻世界的满足感。汉代繁复绚烂的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题材的绘制正是人们痴迷于理想世界的表现。


参考文献:

戴胜《礼记》

班固 《汉书·文帝纪》

郑绍宗 《满城汉墓》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

湖南省博物馆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