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种小芽能二次催发吗?

用户8336236746545


现在大姜已进入了播种期,大家都想获得高产优质的大姜,但是,大姜是一种说好种也好种,说不容易也是很不容易的一种经济作物,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病虫害,涝害,旱灾,价格等等,不是"姜你军",就是"豆你玩",难,实在是太难!

不管将来如何,作为一个农民,春种秋收,播种下的都是希望,播种大姜同样如此,将来的事情谁也看不到,我们仅可顾眼前,就先掰芽播种吧,管他来。

一,姜芽大小对生长的影响

大姜催出来的那花生米大小的芽儿,可是幼苗生长的基础,别小看了这点芽儿,它的健壮与否,可直接影响大姜幼苗的生长,间接影响到大姜发棵和将来大姜块的形成,进而影响到产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十几斤一株的大姜片就从这花生粒大小的芽儿开始的。

按照正常的标准来说,催出来的大姜芽以芽长1–2厘米(小指头肚大小),粗约1厘米,芽子的基部有肉眼可见的小疙瘩(根的突起),这样的中芽,及芽长0.5–1厘米(半指头肚长短),粗约.05–0.7厘米,基部没看到疙瘩,也就是说长和粗差不多的小芽为最适宜的大姜芽。那些长2厘米以上,粗约1厘米左右,基部已经生出根儿的大姜芽,其实是有点太大了,虽然出土早,但最终的产量却比不上中芽和小芽姜。

在我们实际催芽的过程中,由于姜种肥瘦,姜芽着生位置的不同,催芽时的温度不均等原因,会出现催芽不均衡的现象,这其实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然就不会有掰种挑芽这一过程了。对于那些芽子很小,低于0.5厘米以上,象绿豆粒大小的姜芽那就只好再回炉了,再盖好催催芽,等过几天再播呗。



二,姜芽大小对产量的影响

大姜的产量有超过一半是在收获前的40–50天内形成的,也就是在我们秋天大培土以后形成的,因为大姜不耐热,前期几乎不分姜,整个夏天就是地上长苗,只有进入了昼夜温差大,稍微凉爽的秋季,那大姜就开心了,一个劲儿滴长,肉眼可见的长,一天一个样。

但是,你会发现,你最先和最后播种的大姜却慢慢拖后腿了,为什么啊?

第一,你最先播种的大姜,肯定是一些已经有根长芽的姜种,最后播种的是挑来挑去的小芽姜,也就是"矬子里面拔将军"的那些姜种。后面这种就甭过多解释了,谁不知道"母大子肥",但为什么"母大子肥"却又有反面教材呢?我开始明明播种的是大芽姜种,却慢慢地拖后腿了呢?

这是因为,大芽姜虽然出土早,前期的生长确实是要比中芽和小芽姜快而旺盛,但是,大芽姜要比中小芽姜提早30天左右的时间衰老,就会导致大芽姜的植株生长受到了限制,光合能力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且高强度的光合作用时间短,制造的养分就少。而提早衰老这30天的时间,可了不得,那正好处于大姜产量形成的高峰时段,本来才有50来天的时间,它白白浪费了30天,那还不造成产量下降吗?

可人家那些中小芽的姜呢,却后来居上,你老了,我还正处于壮年,在这30天产量形成的时间里,它们充分发挥生长期的优势,来了一个"先胖不算胖,后胖压断炕"的冲刺速度,将那些大芽和小芽姜甩在了后头。君不见你所栽培的大姜,有呈"山"字形分布的现象吗?就是整块大姜田,中间的姜植株高,两边的矮点,那就是大,中小,太小的姜芽所致。

好了,我说的不少了,如果你有时间,有兴致,可以点开我的头条号文章选项看一下,里面有很多关于种姜的文章,从催芽,播种,管理,收获等等,都有篇幅介绍,希望对种姜户有用。对于你挑选后的小姜芽,可以再催一下,不过不要太久了,因为大姜适时播种很重要,现在都是拱棚栽培,有热量做保证,播种后也会顺利出土的,加强水肥管理,照旧可以收获好姜。


努力就好


大家好,我是乡村小吴,很高兴回答大家的问题:

  催芽可促使种姜幼芽快速萌发,使种植后出苗快而整齐,因而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我国南方温暖地区,种姜出窖后,多已现芽,可不经催芽即可播种。而多数地区春季仍低温多雨,因而应进行催芽。催芽的过程,北方群众称炕姜芽,多在谷雨前后进行;而南方叫熏姜或催青,多在清明前后进行。催芽的方法各地也有几种

  (1)在室内一角用土坯或砖建一长方形催芽池,池墙高80厘米,长、宽依姜种多少而定。放姜种前,先在池底及四周铺一层10厘米厚的、事先晒过的麦穰,再铺上3-4层草纸。选晴暖天气在最后一次晒后,趁姜体温度高,将种姜层层平放池内,堆放厚度以50-60厘米为宜。若姜堆太厚,往往温度不匀,发芽不够整齐。姜种排好之后,经1小时散热,于第二天盖池。盖池时先在姜堆上部铺10厘米厚的麦穰,再盖上棉被或棉毯保温。保持池内20-25℃的温度,经10-12天幼芽萌动,再过10天左右,幼芽可长至1.0-1.5厘米,此时即可下地播种。

  (2)选择房前院内阳光充足处建催芽池。催芽池有地上式、半地下式两种。地上式是在地面以上垒成一个四周墙高80厘米的池子,半地下式是在地面下挖25-30厘米,地上垒50-55厘米高的墙,其余皆同地上式。长宽依姜种多少而定。放姜种前,将干净无霉烂的麦穰曝晒一天,铺于池底10-15厘米厚(若姜块干燥,可在麦穰上洒适量温水调湿),然后将姜种层层放好,随放姜随在四周塞上5-10厘米厚的麦穰。姜种放好以后,再在上层盖5-10厘米厚的麦穰。姜种放好以后,再在上层盖5-10厘米厚的麦穰,顶部用麦穰泥封住。为了方便,亦可不事先垒池,而将姜种直接堆放于阳光充足处,四周盖以麦穰,最后用麦穰泥封好。该催芽方法堆放姜种厚度一般不应超过60-70厘米,否则往往因透气不良,上、下层温差大使姜芽萌发不匀,甚至在湿度大时还会引起烂种。为了增加催芽池内部的透气性,可根据姜种多少及池的大小,在池内姜堆上部留一个直径15-20厘米的通气孔,孔中竖插几把高粱或玉米作物秸秆,使其伸出顶部。这样经20-25天即可使芽长到1厘米左右。

 (3)在席篓、竹筐等容器内四周及成部垫3-5层草纸,将晒好的姜种平放其中,排好之后将口封严。然后在厨房里用木棍搭成架子,架高2.2-2.5米,把篓、筐放置其上,利用每天生火烧饭时产生的热气提高温度进行催芽。

  (4)在室内用砖砌熏姜灶。灶高0.4米,灶顶用竹竿或竹席铺平,然后用泥封好,灶中墙下面开烧火门,高30厘米、宽20厘米左右。灶上用木板做成高1.8米,长、宽各1-1.2米左右的熏仓,在熏仓一侧设有活动抽板,以便于存取姜种。熏仓内侧垫以稻草或贴3-5层草纸,然后排放姜种,种姜顶上再盖厚20厘米左在的稻草。最后在灶下点燃木柴、锯末或砻糠等燃料小火力(不见明火)加热,用产生的热烟熏烘姜种,使之达到适于发芽的温度。在熏烘过程中,种姜表面发潮,群众称为发汗,经25天左右,发汗完毕,幼芽可长至1厘米左右,此可停止熏姜,下地播种。

 (5)选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处建高8米,长、宽各4-8米的姜阁,其墙内外均敷泥封实,以防冷风侵入,屋顶上盖瓦,以利通气。阁内距地面回1.3-2米处用木料架设楼栅,在栅上相间铺钉毛竹片,井用竹栅分成4-8室,状如蒸笼底,中央留一约70厘米见方的火道(或称人行道),作为烧火时热气上升和摆放姜种时操作人员的下通道。贮姜前在竹栅上垫3-4层干荷叶,在姜阁一侧上部开一窗,约33厘米见方,以便排除水气。种姜上阁入室后,上面再用荷叶盖严,以后在楼下烧火加温,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烧40-60分钟,目的是使生姜发汗脱水,使阁内温度保持在12-14℃。春分前后,改烧文火,使温度达20-25℃,以促进发芽。一般至4月中旬,即可催出1厘米左右的姜芽。铜陵姜阁既可用于催芽,亦可用于贮姜,在我国各生姜产区独具特色。但建造姜阁成本高,烧火加温达5个多月,管理复杂。




乡村小吴w


我们种植大姜的农户都知道,种植大姜时提前将种姜进行催芽后在种植,主要是为了帮助种姜下地后能使幼芽快速萌发,且种植后苗植出的整齐,因此在栽培大姜时对姜种提前进行催芽的这项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 种芽好赖是关乎着大姜高产尤为关键的一步。

农嫂所处胶东半岛,我们大山东也是大姜种植的主产区,种植区域尤以昌邑、安丘、青州、莱州、龙口等地种植面积较为广泛。我们胶东这边露天大姜的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清明前后,栽种前,我们种植户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对大姜进行种姜的一个月左右的催芽工作。这不,这几天,农嫂这里的大姜种植户都在做着姜种催芽的准备工作了。那么,在种植大姜时剩下的小芽,我们能否可以对其进行二次催发呢?

在我们这里姜农种植大姜,在栽种时都是按姜芽大小分级栽种的。我们姜农在割芽时就把姜芽以大芽、中芽、小芽居分, 种植时也都是以大芽先栽,在栽中芽和小芽。因为,在对种姜进行催芽时,种姜上的胚芽它不会出的都一般大,一般齐,因此,也就会有大小芽之分。对于小芽如果栽植时间充足的话,是完全可以在对其在进行几天的二次催芽工作后在进行栽培的。这样,在种植后可以保证幼芽快速出土,促进幼苗的生长速度,能让其及时的赶紧与大芽一起生长的进度,而便于同期管理。


农嫂以自己多年的种姜经验总结,认为对小芽进行二次催发在栽种,比不进行二次催发直接栽种小芽出苗要快很多。小芽不进行二次催发直接栽种到地里,不仅出芽慢,而且出土的幼苗植株比经过二次催发后在种植的要扦弱,生长也较缓慢。


农嫂话农事


每一年种植姜都是很繁琐,因为种植姜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小心仔细。从拿姜种到晒姜种再到种植,这姜拿到手里都得小心翼翼,不能磕了碰了,如果姜芽伤了会影响它的出芽率。

姜种在催芽时要间隔一段时间就要看看它的出芽情况,以便控制它的温度。在姜芽1公分左右 ,就要选姜芽了,因为姜芽出来有大有小,这就要分开大芽和小芽,为了种植后出芽整齐。还有那些坏了的姜芽拿出来不用。再就是那些没出芽的姜放在一边,二次催芽。如果是不想二次催芽,也可以直接种植,它就是出芽慢点,等它在地里出了芽后就一样长姜了。

种植姜需要细心打理,每步工序都要尽心尽力,因为姜这个作物它不需要懒人,如果你想在姜身上偷懒,它就会减产很多。


农村赵家妞


生姜一般播种的时间会选择在四月份的下半个月或者五月的上半个月,播种的姜种选择要精挑细选,要淘汰掉那些烂了的,瘪了的,还有变质了的不好品种,种姜里面至少50-100克里面有一二个壮芽的姜块最好,如果姜块太大了那么需要的量就会更多成本就会高些,那么咱们就可以把大块的姜掰成两块,但是露出肉的需要用石灰消消毒再去播种。生姜播种前需要用药剂浸泡催芽,就是把姜种铺开晾晒一二天用一比一比一百二的波尔多液浸泡十分钟左右,然后捞出来,用潮砂一层一层的码好再用薄膜覆盖住,厚度要把握在30-40厘米,温度控制在20-30度,8-10天就能出芽了,再根据出芽的大小,好坏分等级播种,每亩平均用种量在300-500千克。

生姜的生长环境需要温度比较暖和,控制在24度左右就可以让芽很快的发出,但是如果超过了30度的温度发芽就比较弱,茎叶白天的生长温度最好是达到25度,晚上控制在18度左右就好,保持好这样的一个温度差,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生姜的产量。生姜喜欢长在阴凉的环境,不太喜欢太阳直射暴晒,所以种植生姜都会搭设荫棚,好给生姜遮遮阴,防止强光直射。生姜的根比较浅不是很发达,不耐旱,所以生姜的种植地土壤水分就要适度,需要排灌方便。


中青视点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话已在人们的心里烂熟如泥,这也证明姜的应用之广,药用价值之高。那么,我们在种植生姜的时候,姜种小芽还要进行二次催发吗?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生姜种植时姜种芽小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催发吗?

生姜适宜播种的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的姜种要精挑细选,在种姜催发芽后,常选择种芽大的进行播种,种芽小的进行第二次催发,这样做对吗?乡村似歌认为,姜种小芽完全没有必要进行第二次催发,可以直接分别播种。姜种小芽虽然在第二次催芽工作后,可以使幼芽快速出土,促进幼苗的生长速度,并能让其及时的赶上大芽一起生长的进度,但使种姜的营养过早地进行消化,不利于后期的生长。

1、种芽按大小可分为3级:大芽(长2厘米以上、粗1厘米左右);中芽(长1-2厘米、粗1厘米以下);小芽(长不1厘米以下、粗0.6厘米左右)。

2、用3种种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芽越大,出苗越早,大芽可比小芽提早7天左右出苗。由于大芽早出苗,所以在幼苗期其株高、茎粗、分枝数以及时片数等均比中、小芽略占优势。但大芽生理年龄相对较老,进入旺盛生长期以后,植株表现早衰,生长缓慢,长势渐弱。

3、中小芽播种后虽出苗稍晚,但旺盛生长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无论是茎叶生长还是根茎生长,均很快超过大芽,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4、种芽大小不仅影响茎叶的生长,也同样影响到根系的扩展及吸收能力的强弱。生姜为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当根系受损时,发根困难、不易恢复。由于大芽已发生不定根,根尖柔嫩,播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损伤,使幼根生长受阻,影响根系正常发育。

据测定中小芽的根重分别比大芽重,而且中小芽植株根系的吸收面积,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大芽植株,收获时经测定,中小芽植株对氮的吸收量分别比大芽植株高60%左右,对磷的吸收分别高30%左右,对钾的吸收量分别高60%左右。试验结果表明,中小芽根系比较发达,其吸收能力强,而大芽根系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了对水分及无机盐的吸收。

5、由于芽的大小影响着地上茎叶及地下根系的生长,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制约着产量的高低。据连续多年测产表明,中小芽植株产量比大芽植株产量要高20%左右。

二、种姜进行适度催发是必要的,因用短壮芽播种比大芽播种又要增产20%以上

1、短壮芽标准:芽长1厘米左右、粗0.8厘米左右,色泽鲜黄光亮,顶部钝圆,芽基部仅见根的突起。

2、培育姜短壮芽的要点。①从贮藏窖内取出健康肥大丰满姜种,用清水洗去姜块上的泥土,平铺在草席或干净的地上适度晾晒1-2天,傍晚收进室内,以防夜间受冻。姜种晾晒1-2天后放室内堆放,姜堆上覆以草帘,过2天后便可开始催芽了,催芽温度在22-25℃适温条件下催芽,所生幼芽健壮。

②湖南等地挖阳畦进行催芽:宽1.5米,深0.6米,在畦底及四周铺一层10厘米左右厚的稻草,将晒好的姜种摆放其中,厚30-35厘米,姜块上面再盖15厘米左右厚的麦穰,保持黑暗,上部插上支架,盖好塑料薄膜即可。为防夜间受冻,太阳落山前即在薄膜上加盖草苫保温,有条件者还可在阳畦内铺地热线加温。通在24-25℃条件下,20天左右可达短壮芽标准。在催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的管理,如温度过低,出芽太慢,影响适时播种,温度过高,芽细而弱,尤其是阳畦催芽,晴天中午应特别注意温度变化,若温度太高,应及时通风降温。

  

生姜是姜科姜属的宿根草本,它不仅是我们日常用的调味品,它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培育短壮芽是获得生姜丰产的首要环节,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啊。你觉得呢?点击关注幸福年年!





乡村似歌


第一步;将花盆装土9分满,然后把生姜从发芽出切开,多切点生姜肉。

第二步;将发芽的生姜一个个种植在花盆里,用土盖住大半姜生,然后再从花盆里放土,整个花盆填满。

第三步;浇水,把花盆整个浇透,放在阳台上,等待3天,就会有小牙破土而出,后期看天气,天气炎热一天一杯水,天气温和3天一杯水。


俺村的小石头


一般情况下,生姜产量的60%是在收获前40~50天形成的。但播种时催芽大小对生姜生长及产量有很大影响。中、小芽播种的植株虽出苗稍晚,但中后期生长旺,叶面积适宜,光合作用强,光合时间长,能充分发挥生姜生长期长的优势,从而可提高产量。而大芽播种虽然前期生长强于中、小芽播种的植株,但后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大芽播种的植株比中、小芽播种的植株约提早30天衰老,不仅使大芽植株的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光合能力下降,而且高强度光合作用的时间缩短,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导致产量降低


山区自然生态


可以,优选种姜,从生长无病,高产的地里选种姜 姜丰收后,选择肥嘟嘟,无腐烂,无破皮,及未冻的姜种放在洞里。

首先,把催好的芽姜瓣成60克以上的小种块,

每个种块上保留一个肥芽 。结合瓣姜种,再进行一次选种芽。

再来 ,姜苗出来很慢,土地缺水 ,要浇足水。


农村誉哥


生姜在种植的时候,只要有一个芽点都可以栽培,在生长期,生姜是连体性的发芽生长,你说的是,将生长出的子姜做第二次催芽是吗?这个道理,可能好多人还没试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