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中的“纸老虎”,二战中令美国上下提心吊胆的气球炸弹

1945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美国俄勒冈州的一对夫妇正带着5个中学生参加一场露天宿营活动,此时的他们正在周围散步,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这时一个学生发现了一个挂在树上的巨大气球,气球的下面还挂着一块块小东西。

包括女主人在内的5个人都围拢过来,准备一探究竟。正当学生用手拉动这个气球时,突然的一声巨响,周围的6人应声倒地,不幸身亡,场景可惨不忍睹。那么这个“气球”到底是什么东西,夺走了这6条无辜的生命呢?

一、气象学家的“小发明”


1944年,此时已经处在节节败退中的日本军国主义仍想做困兽犹斗。日军的高层依然希望采用一些“非常规”和“不对等”的手段,来扭转日本不利的内外部环境,时任首相小矶国昭于是寻找一种能够在付出微小代价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更大战果的方法。

武器中的“纸老虎”,二战中令美国上下提心吊胆的气球炸弹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日本国内的一位著名气象学家荒川秀俊此时提出了一个好建议:经过他对国内气象条件的研究,发现日本和美国均处于太平洋西风带范围内,于是他决定采用气象气球挂载炸弹的方法,利用大气环流将“炸弹气球”吹往美国本土,并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引爆,给美国带来生态灾难。荒川将设想告知小矶国昭后,后者认为该计划正好符合大本营的要求,遂决定采取这种办法。并为这种炸弹取了一个日式的名字——“风船爆弹”。

虽然这种方法在理论上认为可行,但在实际操作和制造上仍有一些难度。首先是对气象条件的严格要求,当投放这种炸弹时,必须准确预测和监控高空气流的动态,利用西风带将气球送往美国本土;此外还需要一种能够成功控制气球高度的设备,而且气球降落的时间也必须准确掌控,否则将会失败。

武器中的“纸老虎”,二战中令美国上下提心吊胆的气球炸弹

经过多次测试,日本正式决定实施这项计划,自1944年夏天开始,日本前后共计投放了9300只挂载炸弹的气球,这些气球通过太平洋上的西风带向美国本土飘去,日军也将这项计划起名为“飞象行动”。

二、简易的气象武器


在设计上,“风船爆弹”其实就是最早的氢气球炸弹。首先使用桑葚树的木浆制造一种韧性且质量轻的纸张,将纸张包裹在气球的外壳上。以保证气球的稳定性。为了携带更多的炸弹,气球被设计成长15米、直径10米的大小,气球内部充满了高浓度的氢气。底下悬挂一枚15公斤的炸弹或者换成4枚5公斤的燃烧弹,作为气球的压载物。

武器中的“纸老虎”,二战中令美国上下提心吊胆的气球炸弹

当气球准备完毕后将会被放飞,当气球来到地面9000米的对流层时,强劲的西风带产生的高速气流,将气球轻松地“输送”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强劲的气流可以让气球产生每小时193公里的速度,基本上只需要3天的时间,“风船爆弹”就可以成功地抵达目标上空。

武器中的“纸老虎”,二战中令美国上下提心吊胆的气球炸弹

为了保证这些“风船爆弹”能够高效率、准确地完成任务,日军可谓下足了功夫:每一个”风船爆弹“上都安装了一个海拔气压针,当气球开始下降,低于规定的气压时,气球下方的沙包会被自动抛下减轻重量;如果气球飞行高度超过气流总高度时,气球上的放气阀门将会被启动,将气球重新送回对流层当中。而且所有的气球上均放置了计时器

,只要计时器显示的时间达到三天,气球上的沙袋全部会落下,气球便会自动落到目标地点。

武器中的“纸老虎”,二战中令美国上下提心吊胆的气球炸弹

为了生产这些“风船爆弹”,日本军方在国内寻找可以大规模生产的该种武器的企业。最终在福冈县等邻近几个县的军工厂承担起了制造这些“气球炸弹”的工作,负责制造的工人也是清一色的青年女学生,这些年轻女学生昼夜不间断地12个小时制造这些所谓“能够扭转战局的超级武器”。

一位制造过该炸弹的女工人战后回忆道:“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武器,只是被告知就这样进行工作。那时我们都被灌输了战争的狂热,为了打败美国,劳动再残酷也没有人偷懒。”

武器中的“纸老虎”,二战中令美国上下提心吊胆的气球炸弹

在战后的报告中,人们惊奇的发现日军不仅使用炸弹对美国的重要目标进行攻击,甚至还曾考虑与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合作,将部队研制细菌成品安放在炸弹内部,制成细菌炸弹投放到美国本土;此外还有搭载全副武装的军人或间谍到美国本土的计划,但这些疯狂的计划由于技术难度过大等诸多原因而作罢。

三、惨淡的实际战果


9300只气球从日本本土放飞之后,经过高空气流的“帮忙”,最终有1000多只气球安全抵达美国本土,其他的气球大部分由于无法抵御过强的风速而中途爆炸坠落到海洋之中,还有的遇到气流偏转被吹到了加拿大、墨西哥等地,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危害。

武器中的“纸老虎”,二战中令美国上下提心吊胆的气球炸弹

1944年冬天,美国西海岸陆续有居民发现部分“风船爆弹”的残骸,而且太平洋沿岸爆发了几次小型的森林火灾。美方经过调查,发现火灾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些“风船爆弹”所引发的,根据现场遗留物和海中遗骸上的检测,美方确认这些炸弹是从日本本土飘散过来。于是开始进行情报搜集工作,最终确定位于东京附近的一处海滩处有一座大型的氢气加工工厂,美军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出动战斗机将这座“罪恶的源头”彻底从地图上抹去。

为了安稳本国民众,防止日本通过新闻媒体来对炸弹进行改进,美国政府决定对境内媒体下达“封口令”,禁止他们随意传播“风船爆弹”的消息。而媒体此时也是罕见地服从了政府的要求,所有关于“风船爆弹”的消息全都被捂得严严实实,这让日方没有任何可以察觉的机会。

直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出现后,美国政府才开放关于“风船爆弹”的消息,并大造舆论宣扬对日本的复仇计划,一时间美国民间对日本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大肆批判,政府也开始对日本这种“反人类罪行”进行追讨。

而同时日本国内害怕美军因为该事件对日本本土实施更严重的打击,加之情报机构无法及时得知“风船爆弹”的实际毁伤结果。日军大本营最终于1945年宣布“飞象计划”以失败告终,未完工的或计划中的气球炸弹被宣布废弃停止建造。

武器中的“纸老虎”,二战中令美国上下提心吊胆的气球炸弹

战后美国在审判二战战犯时,将这次计划的始作俑者荒川秀俊也逮捕归案。在盟军的法庭上,当公诉员公布他的罪行时,荒川显然还不以为意,甚至还无不挑衅地认为没有将“风船爆弹”大规模地进行下去是一大遗憾。

最终根据法律,荒川秀俊以战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这个将理论知识用错了地方的气象学家终于为自己的自负和罪恶行径付出了代价。

结语


回顾“风船爆弹”这款中看不中用的武器,既包括了荒川秀俊的一丝情愿和法西斯军国主义已衰败的一丝不甘,还包括了日军妄想通过这款“超级武器”扭转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的战局的奇思妙想。但作为正义的一方,日本军国主义这样毫无作用的“回光返照”也改变不了作为战败者的结局,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手终究会有被斩断的那一天。

1. 《二战日本的“飞象计划”》

2. 《不靠谱的日军气球炸弹》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日本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