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明清之此地無銀三百兩

我國不但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也有厚重豐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我們現在所說的每個成語、詞語、歇後語背後都有著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構築了宏偉的歷史,也孕育了我們豐厚的文化。

“此地無銀三百兩”這句歇後語,可以說是人盡皆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比喻想要把事情隱瞞掩飾,結果反而暴露。這句話是還有下句的,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歇後語。“隔壁王二不曾偷”就是下半句,這句通俗的話,可能大家即使聽過,也不會放在心上吧。我今天就說下這句歇後語誕生背後有趣的故事。

大話明清之此地無銀三百兩

話說在明清時期,有一窮人叫張三,偶然發了一筆橫財,得到了三百兩銀子,那叫一個高興啊!著實興奮了好幾天。但煩惱也接踵而至,這麼多錢,用吧,捨不得;放家裡吧,不安全啊!萬一進來個賊,那不一夜回到解放前!自己隨身帶吧,這麼多又不方便。那時候可沒銀行,怎麼辦呢?怎麼辦?張三茶飯不思,寢食難安,糾結呀!可謂是費盡了腦筋,覺得怎麼的都不合適。後來終於靈機一動,埋地下安全啊。於是在一個月明星稀、夜深人靜的夜晚,在他家屋後挖了個坑,把三百兩銀子仔細包裹,忙活了大半天,把銀子埋了。並用樹葉雜草進行了偽裝,在覺得完美后才離開,但剛回家,還是不安心。又拿上個木牌,在上面寫上“此地無銀三百兩”幾個大字插在埋錢的地方,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大話明清之此地無銀三百兩

張三這樣大費周章、鬼鬼祟祟的舉動,被他鄰居王二看到了,雖然不明白張三在幹嘛,但在好奇心作用下,溜進了張三家的後院,看見地上插了個牌子寫著“此地無銀三百兩”。王二再笨,也明白了什麼狀況。王二挖開張三的坑,拿出了錢,準備走又覺得心虛,這鄰里鄰居的,萬一張三發現錢不見了,難免懷疑,王二賊眼一轉計上心來,就在張三立的牌子背面寫上“隔壁王二不曾偷”。還插在原來的位置上,就腳底抹油溜了。

大話明清之此地無銀三百兩

張三第二天早上起來,到屋後去看銀子,銀子不見了,只看見這一行字,就全明白了。張三把王二告到了官府,追回了銀子。

不得不說這兩人也是奇人,蠢得可愛。“王二”“張三”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張三的“欲蓋彌彰”讓王二心生疑竇,王二的“自以為是”與不法行為,最終也只能迎來法律的制裁。這故事不論真假,都是祖先傳下。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故事有時比這更狗血,甚至更離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