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如此強大,為何不到100年就覆滅?

蒙古族向來以強悍聞名中外,那時的蒙古鐵騎所向披靡,基本上找不到對手,先後滅掉西遼、西夏、東夏、金等國。1279年,蒙古軍徹底消滅了南宋,結束了長期以來中原的混戰局面。但是,實力如此強悍的元朝,在攻下江山以後,也並未能長久地守住江山。所謂得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蒙古帝國如此強大,為何不到100年就覆滅?

蒙古帝國在不到一百年之間就土崩瓦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蒙古帝國的統治者自身存在許多問題,頻繁的戰亂與不斷地更換君主的現狀,使得表面統一後的蒙古帝國開始從內部分裂,朝臣們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不斷的互相勾結,使得朝廷混亂不堪。蒙古帝國自統一中原以後,並未從此就好好控制現在的局面,和平穩定發展,而是根據當朝者們的想法我行我素。

一、仍然不斷地對外擴張,並大肆封賞有功之臣,使得當時蒙古帝國的財政吃緊。國庫難以應付這個難堪的局面,因此加大對老百姓的剝削程度、不斷進行壓榨,沉重的賦稅讓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難生活下去。

蒙古帝國如此強大,為何不到100年就覆滅?

二、頻繁地更換君主(蒙古帝國在不到一百年的統治時間裡,換了十多位皇帝),必然會使得局面更加動亂。當每個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或者說對下屬的“寬帶”,都會大力扶持自己的親信,不斷打壓其他勢力和貴族。在這樣的支持下朝臣們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互相勾結,把打擊朝廷內部對手作為重要目標,而不是盡心盡力的去為百姓謀福祉,為人民謀幸福。

三、不同於北魏和清朝時期的“親漢政策”,蒙古帝國入主中原以後,不僅沒有實行漢化或者是實行蒙漢一家政策,反而是排斥異己,把當時的百姓分為三六九等,實行苛捐暴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所謂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這樣不公正的政策,人民怎麼能不反抗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二、越來越多的受壓迫的人民,不甘於被朝廷壓迫,越來越強烈的反抗鬥爭使得他們最終成功地推翻了壓在自己身上的大山。

蒙古帝國如此強大,為何不到100年就覆滅?

面對蒙古帝國統治者的區別待遇,老百姓的態度自然是從默默忍受,不敢作聲。第一個敢於出頭的人總是被眾人視為英雄豪傑,然而正是因為有了越來越多反抗的無名英雄,百姓們才會不斷地加入到這些起義大潮之中(據記載,江南地區的農民起義有二百多起,短短過去六年的時間裡,起義就翻了一倍,達到了四百多起)。

隨著時間不斷的向前推移,百姓起義的力度越演越烈,取得的效果也越來越好。到公元1368年時候,

朱元璋手下的悍將徐達率領部隊佔據了元大都。從此,蒙古帝國開始宣告破滅。

蒙古帝國的建立,以及他的覆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建立一個朝代,需要的是強兵壯馬,但是要鞏固一個朝代的統治,那就必須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擁有了民心天下才會長久,這是更古不變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