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故事会⑤】望奎之名和一个叫王奎的人有关系?


【老刘故事会⑤】望奎之名和一个叫王奎的人有关系?

内容导引

望奎县驻地,原称“双龙城”。放荒之初,“因山地居高,遥望西北,卜奎(省城齐齐哈尔)隐约可现”,遂称望奎。在民间,这一说法又被添“枝”加“叶”,得到极大丰富,很有故事性,老刘今天说给你听。


▲ 点击收听


望奎之名和一个叫王奎的人有关系?


望奎,土肥水美,人才辈出。

相传在清朝年间,有一个姓王的大户人家,生了个大胖小子,起名叫王奎。

这孩子出生时,霞光满天,百鸟盘旋,天生异象,人们纷纷传言这是天上的星宿下了凡,此子日后必成大器。正如人们所言,王奎从小就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长大后更是文武双全。

话说在离王家不远的地方,住着另一兰姓大户,家里有一位姑娘,名叫兰华,和王奎同岁。兰华姑娘不但人长得好看,而且知书达理,才智过人,那真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有一次,兰老员外到王家喝酒,看中了王奎这小伙子,两家又是门当户对,就结成了亲家,婚后小两口相敬如宾,恩恩爱爱,不久生下两个儿子,老大起名大龙,老二起名小龙。

这一年北方“毛子”来犯,清政府征兵召勇,抗击入侵之敌。王奎适逢壮年,为了保家卫国应征入伍。由于王奎智勇双全,渐渐受到了重用和提拨,从小兵一路升迁,直至守备,带兵驻守卜奎一带,局势渐渐地稳定下来了。(卜奎:清代东北重镇之一,如今的齐齐哈尔市)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王家的大龙和小龙也已经长大了,这时“毛子”又犯边境,王奎就派人回来招兵。兰华虽千般不舍,但为了保家卫国,毅然送二子当了兵,从此父子三人并肩作战。

开始,王奎领兵打了不少胜仗,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军饷、军需、补给供应不足,加之敌军众多,武器又先进,王奎父子接连受挫,在一次与敌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父子三人不幸战死疆场。

噩耗传来,兰华哭得死去活来。为解思夫念子之情,日日登高远望卜奎。

这一年,旱情严重,庄稼缺水打蔫儿,眼瞅要绝产,农民心焦如焚。兰华登高远望卜奎,一面思念亲人、一面祷告降雨,以救乡民。

一天,也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上苍,突然间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刹那间雷雨交加,倾盆大雨和兰华的泪水汇到一起,从东边蜿蜒向西流去,形成了两条河流,犹如两条长龙,解除了旱情。

兰华登高远望卜奎,思亲求雨的消息很快传开,越传越神,人们都说王家父子忠烈,儿子死后成了龙,下界降雨,解救了众生。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

后来,兰华年高无病而终。

清光绪三十二年,也就是1906年,邑绅出放街基,形成集镇。人们根据街基的南北有两条乌龙沟流过,也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王家大小二龙,集镇就取名叫双龙城。

清光绪三十四年,经海伦府奏准,改双龙城为望奎镇。望奎既是遥望卜奎的意思,还是王奎的谐音,以此来纪念王奎父子为国捐躯。


【老刘故事会⑤】望奎之名和一个叫王奎的人有关系?

故事讲述 刘三白

文字整理 候林卜

音频制作 艾文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