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声烛影是真的吗?

李煜说史


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问赵光义有没有弑兄。

我们先从“斧声”说起。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

席间有人遥见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当夜,匡胤去逝。光义继位。

后人多把“斧”理解为兵器斧头,认为光义以斧头砍杀亲兄。这是很荒谬的。

但凡将帅要朝见皇帝,得在宫外就解下兵器,空手面圣。别说刀剑,斧头这样的兵器也是不允许带进宫的。何况光义当晚是以晋王的身份进宫,身上是不应该有兵器的。

皇宫内,尤其是皇帝的书房、寝殿内,会常备一把斧头?你说太祖匡胤是在御厨房召见光义的还差不多,那个地方为了整治食材,说不定有斧头。

既然都没有斧头,也不可能带斧头进宫,那么《宋史》记录的“烛影斧声”,“斧”从何来?

比较理智的解释之一可能是玉斧。玉斧是上古时代的一种兵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它逐渐由兵器演变为一种礼器,代表着皇权。

且不说匡胤和光义之间是否发生了争执,匡胤老人家动了手,就算动手,也就是朝对方扔玉斧。玉斧作为一种装饰品,短则几厘米,长则十几厘米,个头不大,拿来砸人都嫌累。

还有种解释是,“柱斧”乃是“柱拂子”(拂尘)的误称,拂尘是有一根长杆子的,病重的匡胤难以起身,杵着拂尘戳地,费劲力气嘱咐光义“好为之”,这就说得通了。

把“斧声烛影”认为是谋杀案的说法,最早出现在明朝末年,此时距离匡胤去世已经过去600多年了。

弑兄,而且弑的是皇兄,这种波澜起伏的情节符合文人编故事的需要。加上皇位向来传子不传弟,这不符常理的皇权传递,给了后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说一说,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光义是在那一群臣子中间的。也就是说,此前他们共同作为周世宗的臣子时是经常同上战场的,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后来宋朝皇权初建,光义辅助皇兄稳定政局,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金匮之盟”有一定的合理性,两兄弟的母亲杜太后担心继任皇帝的年纪太轻,被臣子夺权,让匡胤传位给光义,从一定程度上说得通,只是不太符合皇位传子不传弟的传统罢了。

结论:斧声有可能是假的,即使真是斧子,那也是个玉斧。如果不是玉斧,那就是柱拂子拂尘。光义弑兄的故事只能是传说。


居山书屋


斧声烛影又称作烛影斧声,是用来形容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当晚宫中发生的一些奇怪的现象,再结合当时由弟弟赵光义继皇帝位这种不合常规的现象,后世的史学家对此表示疑惑的一种修辞,其与“瓜田李下”意思差不多,因为从最终受益的情况来看,即使不是赵光义做的也与他逃不了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事件发生的背景,当时是宋开宝九年十一月,赵匡胤已经当了十六年皇帝,今年刚好五十岁,虽然对于皇帝这一平均寿命才四十岁的职业来说赵匡胤不算年轻,但是年青时习武打下底子的赵匡胤身体一直不错,首先赵匡胤一夜之间突然暴毙就让大臣们十分怀疑。

其次就是赵二继承皇位的合理性,历史上不是没有兄终弟及的规矩,但那种情况一般是国家不稳而没有成年子嗣继位,所谓“国无长君恐生忧患”,但是当时赵匡胤最大的儿子赵德昭已经成年,赵二兄终弟及的说法实在不能让人信服,虽然他与赵普合谋编织了“金匮之盟”的谎言,但是实在是经不起推敲,因为事实胜于雄辩,赵二并没有按照盟约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美,反而是将他全家赶到了房县。

最后则是赵光义登基之后的一系列作为,他先后逼死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然后又放逐了老三赵光美全家,而且他登基时已经是年底了,他楞是废掉了赵匡胤的开宝年号,改元太平兴国,一般历史上这种新君登基就改元的是非常少见的,由此也可以看到赵二渴望证明自己,虽然他不是赵匡胤选定的继承人,但是一样会做得出色,然后悍然发动了雍熙北伐,然后就被啪啪打脸,屁股上都中了一箭趴在驴车上才逃回来。

他的所作所为连儿子赵元佐都看不过去了,后来直接被他逼疯了,不得不改立赵恒为太子,结果太子受到民众爱戴的欢呼声赵二也吃醋,更不用说鸠杀李煜、钱俶等降臣了,反正从赵二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不是干不了“烛影斧声”这种事情的人。


飞凡看历史


公元976年的十月十九夜,宋太祖赵匡胤病重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当时赵家兄弟二人身边左右陪侍人员都被支开了,但在宫殿外边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看到赵光义离开座席避让的动作,片刻后便听到有斧子重重戳地的声音。

也有记载说,当时赵匡胤是召自己的儿子赵德芳进宫议事,赵光义未被召见。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去宣赵德芳。但是宋皇后这位亲信王继恩却被赵光义收买了,当夜王继恩并没有去宣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向赵光义透漏了消息。


赵光义得到消息后便径直去了皇宫,没等到通报赵光义就直接闯入了赵匡胤寝宫,之后便有了斧声烛影事件。宋皇后当时见了赵光义,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的称呼之一官家乞求道: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攥在官家手里了。赵光义回答,放心,我们共享富贵。

那天晚上赵匡胤便因病去世了,第二天赵光义登上了宋朝皇帝的大位,是为宋太宗,并改元太平兴国。这便是历史上的斧声烛影事件,根据这个事件,赵光义成了杀兄篡位之徒。不过这件事是存有争议的。这便有了与之相对的金匮之盟。


所谓金匮之盟就是赵匡胤病重时,临终前召赵普进宫记录遗言。赵普劝赵匡胤传位于其弟赵光义,因为这份遗书被藏在金匮中故而得名。

宋史对斧声烛影的记载讳莫如深,只淡淡的记了句“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不过《宋史纪事本末》就有了详细的记载。

斧声烛影藏在历史的深处,恐怕除了当事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知道真相了。隔着一千多年岁月,我们今天只能猜测了。


不过根据后世的记载和推断,赵光义篡位的可能性很大。毕竟这位亲王跟着赵匡胤征南闯北,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积累了不菲的财富,即使赵匡胤临终时已经有了成年的儿子,但那时候赵光义却尾大不掉成了赵匡胤传位给自己儿子的最大阻碍,最终北宋皇权旁落赵光义。


猫爷历史观


斧声烛影事件其实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解读,清代著名大学者纪晓岚就曾经对斧声烛影事件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纪晓岚认为斧声烛影事件纯粹是后人曲解了原文的意思,而冤枉了赵光义。

先来说一下斧声烛影事件不见于正史,在正史中没有任何关于斧声烛影事件的记录,而且在明朝中期之前没有任何官方记载或者学者认为赵光义有弑兄篡位的嫌疑。

在这我们要知道《宋史》是有蒙古人所撰写,由当时的蒙古宰相脱脱主持编撰,如果在元朝时期哪怕野史有传闻赵光义有弑兄嫌疑,那么我相信蒙古人都不会放过这个抹黑北宋皇室的机会。

这就说明在元朝时期包括民间根本就没有人质疑过赵光义即位的合法性和赵光义是否有弑兄篡位的问题。如果历史上真有这件事或者哪怕在当时有这些传闻,那么蒙古人没有必要为北宋皇室遮羞,他们甚至可以借机大肆抨击抹黑北宋皇室,稳固蒙元政权。

但是通过阅读蒙古人编撰的《宋史》,我们发现在史书中关于赵匡胤之死记载很简洁:

《宋史·太祖本纪》: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而最早记录斧声烛影事件的书籍其实是一部民间学者编撰的野史,是明中期学者陈邦瞻所编撰的《宋史纪事本末》,在这部书中陈邦瞻详细记录了赵匡胤临死前和死后的一些事迹。

《宋史纪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连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甲寅,晋王光义既皇帝位,改名炅。

斧声烛影事件由此而诞生,其实我们仔细阅读这段话可以发现,陈邦瞻也只是客观陈述了赵匡胤临死前和死后的一些事情,他并没有明确指出赵光义有弑兄篡位的问题。

所以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就这个问题曾经在《四库全书》中详细解读了后世如何误解了陈邦瞻的本意,而有了赵光义弑兄篡位的乌龙。

纪晓岚主要认为斧声烛影中的利器斧子完全是后世人的臆想,在明代以前书中所记述的柱斧并不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利器,它是一个寓意吉祥如意的小挂饰,是一种装饰品,也可以用来镇纸,它不具备任何杀伤力,赵匡胤不可能拿着这玩意去追砍赵光义。

所以斧声烛影之中的利器都不存在,何谈赵光义弑兄篡位。后人对赵光义有弑兄篡位嫌疑无非就是三点,一,赵匡胤长子赵德昭在赵匡胤死时已成年,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儿子;二,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对寡嫂宋皇后非常刻薄不好;三,既然是兄终弟及,为什么赵光义没有传位给弟弟赵廷美。

就这三点我们逐一来分析一下,就明白赵光义为什么不存在弑兄的可能。

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

赵匡胤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一生不好女色,后宫佳丽并不多,所以他的儿子也并不多。

赵匡胤有四个儿子,但是其中两个夭折,长大成人的只有长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在赵匡胤死的时候赵德昭已年满二十五周岁,赵德芳年满十七周岁,在那个时代都算是已经成人。这也是后人为什么都在质疑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

其实历史上都在流传赵光义即位合法性主要源于赵匡胤母亲杜太后的金匮之盟,这里面杜太后在临死时和赵匡胤约定,赵匡胤如果大行,不要让幼子继承皇位,要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而赵光义再把位置传给赵光美也就是赵廷美,最终赵廷美再传位给赵德昭,避免幼子继位,像后周柴荣传位幼子柴宗训被赵匡胤钻了空子篡了皇位,所以杜太后是吸取了后周柴荣的教训,怕赵氏江山丢在幼子手里。

关于金匮之盟的真伪不在咱们这个话题讨论范围内,但是从赵匡胤后来做法看,他确实认可母亲杜太后的说法,在这要先说明一点,杜太后死于北宋建国第二年,当时赵匡胤长子赵德昭不过七八岁,要知道赵匡胤所处的时代是五代十国末期,天下并未大定。

在五代十国时期,皇帝就跟不要钱似的一波换一波,五代十国的皇帝平均寿命不过三十六岁,在之前后周世宗柴荣在三十九岁的壮年就去世了,而赵匡胤本是柴荣的爱将,追随柴荣多年,年纪没比柴荣小太多,杜太后临死时赵匡胤已经三十五周岁,杜太后也怕儿子赵匡胤步柴荣后尘,如果赵匡胤早逝,那么幼子继位势必江山会沦落到别人手里,所以杜太后希望如果赵匡胤真要大行的话,把位置先让给弟弟,再由弟弟传回给他儿子,这样做也是为了孙子赵德昭好,毕竟当时处在乱世,当皇帝其实反是一个高危职业。

不管金匮之盟的真假,但是从史书记载来看,后来赵匡胤确实是按照兄终弟及的说法去做的,因为赵匡胤生前没有给他的两个儿子封王,也就是赵德昭和赵德芳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封王,连幼弟赵廷美都没有封王,宋朝皇室之中只有赵光义一人被封为晋王。

在这里要说一下五代十国由于处于乱世之中,所以很多的皇帝都没有明确立太子,五代十国时期的皇位继承人标配一般都是王爵+首都府尹,如果皇帝的哪个亲戚有了这两样官爵就说明这个人就是皇位继承人了。

赵匡胤之前的后周就是如此,后周太祖郭威没有子嗣,所以他把位置传给了外甥后周世宗柴荣,而柴荣接位前郭威就是先封柴荣为晋王+开封府尹的官爵,而北宋承袭自后周,所以基本制度都是沿袭了后周的做法。

在赵匡胤还是壮年之时,也就是杜太后刚死不久,赵匡胤就封赵光义为晋王+开封府尹,这就是说赵匡胤明确选择了弟弟赵光义为继承人,这是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明白的事情。

赵光义继位之初也是严格执行哥哥的兄终弟及的规则,赵光义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封幼弟赵廷美为齐王+开封府尹,封侄子赵德昭为武功郡王兼太尉,可以说赵德昭在叔叔即位后才正式有了郡王爵位,在赵光义时代,赵德昭是两位叔叔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比在父亲赵匡胤在位时挂虚职强多了。

赵德昭后来跟随赵光义北伐幽州,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北伐期间某夜赵光义的御营与大军分开了,不知所踪,群臣都很慌乱,认为赵光义遭遇不测,但是军中又不能无主,所以群臣建议赵德昭在军中继位,继续率军北伐。结果第二天天亮,赵光义有惊无险的平安归来,知道这件事以后非常生气。

后来北伐幽州失利,赵光义抑郁而归,赵光义心里不高兴就没有封赏之前太原大捷的将士,赵德昭为了这件事就进宫去与赵光义争论,赵光义在盛怒之下说出了“等将来你做皇帝再封赏他们不迟。”这一句话就把胆小的赵德昭吓到了,赵德昭从皇宫出来以后,回家就自尽了。

赵光义万没想到一句话送了侄子的姓名,懊恼万分,后来赵光义抱着赵德昭的尸身哭了一天一夜,后悔自己口不择言害死了侄子。

所以从这些史料记载来看,赵匡胤的儿子在赵匡胤活着时根本没有继承权,赵匡胤在世时指定继承人就是赵光义。至于赵德昭之死是不是赵光义故意为之,那就没人能说的准了。

刻薄对待寡嫂

赵光义在历史上是出了名对待寡嫂宋皇后非常不好的,所以很多人也根据这些猜测赵光义是否存在弑兄嫌疑,跟刻薄对待嫂子宋皇后有关系。

其实这个问题在史书上有明确解答,宋皇后是赵匡胤第三位妻子,之前赵匡胤的两位妻子都早已病逝,所以新纳了宋皇后为妻。

这位宋皇后没有和赵匡胤生下儿女,但是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却是自幼由送皇后抚养长大,宋皇后在得知赵匡胤去世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没有召赵光义进宫,也没有召长子赵德昭进宫,而是假传赵匡胤旨意派太监王继恩召幼子赵德芳进宫,这说明了宋皇后想跳过小叔子赵光义和与自己感情淡薄的长子赵德昭,想让自己抚养长大的幼子赵德芳继位。

幸亏王继恩忠于赵匡胤,及时召赵光义入宫稳定了局势,同时王继恩和太医程德玄力证赵匡胤遗旨就是召晋王赵光义入宫传承大位,所以赵光义才能顺利继位,否则宋皇后硬要从中插一脚,篡改赵匡胤的遗旨,那么赵光义继位会比较麻烦了。

因此《宋史纪事本末》中宋皇后才会在见到赵光义入宫后说出

“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在那个时代官家一般指皇帝,宋皇后当时的意思就是认栽了,希望赵光义不要追究她的问题,她和幼子赵德芳的性命全交在赵光义手里了。

宋皇后这种只顾私利置国家大业于不顾的行为让赵光义很生气,她不想小叔子继位可以理解,但是她居然还要跳过长子立幼子继位,这是让赵光义最不能谅解的地方,废长立幼的行为一旦做出来势必会引起政局动荡不安,置北宋基业于不顾,所以赵光义对嫂子宋皇后怨气很大,因此即位后对宋皇后很是不好,刻薄对待宋皇后。

再说一下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他就是民间戏曲中传说的八贤王,但是赵德芳生前没有封王,赵德芳是英年早逝,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这个在历史上是没有可质疑的,赵德芳之死纯粹是短命因病去世,赵德芳死在赵德昭之后,本来赵德昭去世赵光义就很伤心,他想把赵德芳培养成继承人,结果还没来及培养,赵德芳就因病去世了,赵光义为了侄子去世罢朝五日,为赵德芳举行了风光大葬,追封为秦王。

北宋历史上的皇帝都是赵光义一脉,但是到了南宋,由于宋高宗赵构没有子嗣,所以除了宋高宗赵构以外,南宋的历代皇帝都是赵匡胤幼子赵德芳的后代,至南宋时皇位才又传回了赵匡胤后人手中。

兄终弟及那么赵廷美为什么没当皇帝

既然赵匡胤传下了兄终弟及的说法,那么幼弟赵廷美为何没有当皇帝,赵光义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真宗赵德昌也就是赵恒。

其实赵廷美也死在了赵光义前面,所以即不成位了。历史上都传言赵廷美是被赵光义迫害致死,至于真相如何咱们就不去探讨了,关于赵廷美的事件,在史书上来看,他属于咎由自取。

赵廷美和哥哥赵光义闹翻的导火索在于南唐后主李煜,赵廷美与投降之后李煜结为知己好友,每天推杯换盏探讨诗词歌赋,但是赵光义却容不下这个投降之君李煜,可是有什么理由能让李煜快点死掉呢?

于是赵光义把主意打到了弟弟赵廷美身上,他知道赵廷美与李煜交情深厚,经常一起喝酒畅谈文学,所以他利用弟弟赵廷美和李煜深厚的友谊,骗赵廷美把牵机药带给李煜服食下去,之后赵廷美和李煜喝酒畅谈,牵机药在酒精作用下挥发,李煜当着赵廷美的面就这么被毒死了。

本来赵廷美虽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实际赵光义控制欲很强,其实赵廷美一直处在哥哥赵光义控制之下,所以赵廷美虽然是赵光义名义上的继承人,但是无时无刻不被哥哥赵光义控制着。

外加哥哥利用自己毒死了知己好友李煜,让赵廷美彻底爆发了,他想摆脱哥哥的控制,那就只有提前继位,真正当了皇帝才不被赵光义所控制,因此赵廷美阴谋勾结兵部尚书卢多逊准备篡位。

结果就是事情还没成形就已败露,赵廷美被废除王位,流放房州,从皇位继承人变成了流放偏远地区的庶人,可以想象赵廷美落差有多大,所以流放房州没多久赵廷美就抑郁而亡,根本没等哥哥派人整死他,他自己就先抑郁死了。

所以到最后赵德昭死了,赵德芳死了,赵廷美也死了,那赵光义不把皇位传给赵恒传给谁?

写在最后

因此纪晓岚在《四库全书》中就明确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赵光义的斧声烛影弑兄篡位之说纯属后人臆想,纪晓岚同时期的清代学者戴震等人也都非常赞同纪晓岚的说法,认为斧声烛影事件纯粹为后人误会所致。

纪晓岚评论斧声烛影事件:“《续录》中‘太宗即位’一条,李焘引入 《长编》,启千古之论端,程敏政《宋纪受终考》,诋之尤力。然观其始末,并无指斥逆节之事,特后人误会其词,致生疑窦,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为是书病也。”

斧声烛影确实是后人臆测,但是赵光义继位后的所作所为,确实不得不让大家猜测他是否有弑兄嫌疑,而他是不是故意想打乱兄终弟及的规则,那就不是谁能说的清楚得了。

但是可以肯定斧声烛影的弑兄篡位之说是子虚乌有,至于赵光义想不想继续执行兄终弟及的规则,那就不好说了,毕竟赵德昭的死和赵廷美失位太过于巧合,不过也能理解赵光义,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面对皇权的诱惑,谁都想让自己的子孙富贵绵长。


小岛知风


斧声烛影描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夜晚饮酒谈话毒害赵匡胤引出来的一段历史,我认为这段历史不能用真与假来判定,因为我们今天了解到的历史已经是第二视角或者是第三视角了,而历史的真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情本身发生时就具有隐秘性已经不可能完全真实了,根据史料描述,我认为斧声烛影这个历史事件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那晚只有赵匡胤和赵光义二人在房中饮酒叙话,而赵匡胤恰恰就死于那晚,而史料记载他唯一说的话是‘好为之’,为什么只有这句话被史料记载下来呢,说明这句话发出的声音是高于其他谈话声音的,与此同时,史料记载从窗户影能够看到赵光义有起身退却推让的举动,这段历史场景我大胆判断赵匡胤早知道赵光义意图,所以那一晚召见赵光义,表面看是饮酒叙话,实际就是要质问他一些事情,而赵光义也非常清楚,这一次对话是九死一生的,而谈话结果都如赵匡胤所料属实,所以百感交集的赵匡胤拿着柱斧,起身用力地敲着雪地愤怒的说出了‘好为之’,一个帝王和自己的弟弟饮酒谈话,如果不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绝不可能大声说好为之这句话,而赵匡胤没有防备的饮下了毒酒,赵光义善用毒薨人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南唐后主李煜,孟昶,钱椒都是赵光义采用这种方式加害的。另一方面赵匡胤死后,皇后马上派太监王继恩去通知赵德芳回来主持大局,而这个王继恩却直接去禀告了赵光义,这也恰恰说明事情早有计划,王继恩早已被收买,这个夺权的阴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赵光义用慢性毒药毒死赵匡胤可能性很大,斧声烛影这段历史基本是真实的。



伍年蝉寻南走北


首先,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斧声烛影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桩悬案。总的来说,就两种说法。一是赵光义害了他哥篡位。二是赵光义合法继承皇位。

我的答案呢,倾向赵光义没有篡位。

下面我可以根据史实分析一下。

(1)金匮之盟

关于金匮之盟,历史上是这么描写的,杜太后临死之前,当着赵匡胤、赵光义、赵普的面,对赵匡胤说:“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其中德昭才是赵匡胤的儿子,光义、光美都是兄弟。

电视剧,赵匡胤形象

有的人,会说,这是赵光义和赵普后来为继位做皇帝,篡改的历史。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宋立国之前,五代十国皇位更迭快速的背景,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赵匡胤死后,由赵光义接班是最稳妥的。

宋立国,不正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么”?

万一赵匡胤的儿子,上位了,被架空了。他老赵家的辛苦不就白费了?

(2)斧声烛影之谜

在野史中,赵光义和赵匡胤是在宫中发生了冲突。有人远远地看见,他二人在殿内烛光的衬托下,一人躲避,一人拿着斧子砍。

在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下,不存在赵光义篡位的事实。我们

都知道司马光这个人比较严谨。

可能有人会说,司马光吃老宋家的,不敢写。

其实,封建王朝都有一个制度,那就是皇宫内,除了皇帝和未长大的皇子,任何其他人不可留宿。

根据此,我们可以推测野史编的是不是有点假?难不成,真如他们所说,赵匡胤心里郁闷,叫开宫门的人,出去把弟弟喊来,二人聊聊天。聊着聊着,翻脸了,接着赵光义杀了他哥,然后跟个没事人似的回家了。

电视剧,赵光义形象

(3)收买王继恩一说

在阴谋论中,有人说宋皇后的亲信王继恩,被赵光义收买了。

理由是这样的,宋皇后眼见赵匡胤病重,叫王继恩去喊赵德芳来议事。没想到却把赵光义给叫来了。

这确实是个疑点。不过我们可以从史书上,留下的蛛丝马迹去分析。

当时,王继恩去赵光义府上时,赵光义听到消息是大惊失措的,同时他也不敢轻信。

毕竟,大晚上,闲的没事出入禁宫,是杀头的大罪的。万一赵光义以为有人要阴他呢?

至于宋皇后,见

赵光义来了,直接喊官家,那就太扯了。一个皇后,怎么地也得有点气势,你可以说她见风使舵,可有谁敢说赵光义来了就能坐上皇位?

另外北宋灭亡后,南宋高宗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选了宋太祖赵匡胤的血脉。有人说,是赵构梦见赵匡胤托梦骂了他一顿,说只有皇位归于他家血脉,宋朝才有救。

这件事,也刺激了,说赵光义篡位的说法。

电视剧,赵构形象

总结

宋立国之初,赵匡胤的暴毙,确实让很多人措手不及。由于赵家害怕大权旁落,赵光义上了位。毕竟有五代十国血淋淋的历史在眼前。

我们都知道,历史都不全是真的。但如果赵光义真的篡位了。有些记载的蛛丝马迹,是怎么掩盖都掩盖不了的。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赵光义是没有篡位的。斧声烛影不是真的。


郭思秦


斧声烛影 千古之谜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宋史·太祖本纪》上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一句是“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杜太后是他的母亲,光义是他的同母兄弟。兄死弟“及”(继位),倒也不是没有先例,然而私家著作却绘声绘色,议论纷纷。

司马光《涑水纪闻》里这样说:太祖去世的时候,已经四鼓。宋皇后叫内侍都知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思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就直接去找光义,光义大惊,犹豫不决,王继恩说:“再犹豫,皇位就是别人的了!”

于是两人一道踏着积雪步行到宫门,宋后问:

“是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说:“晋王来了。”

宋后看见晋王,说不出的惊诧,后来突然醒悟过来,泪流满面地对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官家,是宋朝宫廷内对皇帝的称呼。

晋王也流着眼泪说:“我们共保富贵,你不要担心。”

真实性到底如何我们只能从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去细细品味了


靝埊0


宋太祖赵匡胤,这个肤色可以跟包公PK一下的男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几个皇帝之一——按毛主席的排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宋太祖可以被列入中国古代最出名的四个皇帝之一。

关于他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有一定的了解。宋太祖的功业相比于另外的三位,实在是差了一些。但宋太祖毕竟也是结束了五代十国时代的人,生前灭了南平、南唐、荆南、后蜀、南汉等诸多割据政权。按军事才能和武功的话,宋太祖相比其他几位并不逊色。如果宋太祖也可以活到另外三位皇帝的岁数(或者说当那么多年皇帝,比如汉武帝就干了将近五十年),大宋王朝的武功究竟要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很难说。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如果没有离奇的死亡的话。

我们这篇文章,不讨论宋太祖赵匡胤的人生,只讨论这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悬案,“烛影斧声”之谜。

一:事件

关于宋太祖这样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死,《宋史》上的记录只有一句:“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仅此一句。对于死亡原因,交代后事,政权交割,什么都没说。历史在此之前一直很正常,宋太祖还在大展宏图,准备下一步的军事行动,然后突然驾崩。仿佛一首歌正唱到了高潮就被人切歌了。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于976年,享年

五十岁。

太诡异了。

关于赵匡胤这个人,总体而言,他是个相当不错的人,人品尚佳,而且在皇帝里面尤其是开国皇帝里,赵匡胤算是相当善良的,他对于杀戮十分克制。由于脸黑,整个人是一种萌萌哒的形象。说来讽刺,相比于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和乡镇干部出身的刘邦,出身行伍的职业军官赵匡胤反倒是杀人最少的。

而对于他的死,也是最令人费解的。

赵匡胤享年五十岁,您可能觉得,古代人嘛,人均寿命短,刘备遗书里说“人到五十不称夭寿”,五十岁也不算啥。但其实对赵匡胤来说,这句话是绝对不靠谱的。因为赵匡胤的身份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别的身份——武术家,养生家。

在柴周政权里,赵匡胤是一等一的猛将,是柴荣的股肱大将,赵匡胤出生于军官世家,跟随柴荣南征北讨,身先士卒勇猛无比,因此得到柴荣的垂青,也就获得了那个著名的官职——殿前都点检。和赵匡胤同时代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描述,但都指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赵匡胤体格健壮,武功高强(行为粗鲁,动辄动手打人)。

除了武功高强之外,当了皇帝的赵匡胤也并没有放松身体锻炼。历史记载,赵匡胤一直注重养生,尤其是锻炼身体。他发明了一套马路武功“太祖长拳”,类似于华佗的五戏,推广到民间帮助大家锻炼身体,类似于广播体操,人人会打。而赵匡胤本人多年来也是无病无灾,声若洪钟,相比中国历史上很多药罐子皇帝,赵匡胤的身体好的不要不要的(脸黑的男孩运气不会太差)。

而且在突然驾崩之前,赵匡胤也丝毫没有生病的迹象,他上朝时依然谈笑自若,依然在规划着帝国的未来,,他甚至连太子都没立,完全没有要交代后事的样子。

二:第一种解释

关于宋太祖之死,正史死活就一部《宋史》,就仅仅只有一句话的记录,无论如何没有其他的说法了。不过好在对于这场离奇的驾崩,当时的人众说纷纭,说法众多,其中最值得采信的,有三种。

这三种说法,都将矛盾指向了一个人——晋王赵光义。
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虽然与赵匡胤是同父同母的亲哥俩,但明显脸要白了许多,这也许跟他不是武将有关。关于他的评论我们先不讲,只要知道,晋王赵光义,是当时大宋权力最大的几个人之一,是皇帝的亲弟弟,开封府尹(首都的第一军政长官)就得了。

第一种说法的记录者并非史学家,而是一个和尚:文莹和尚。

文莹和尚并不是太祖时期的人,而是宋仁宗时期的人,是荆州某寺的住持。不过这个文莹和尚虽然是个和尚,却一点不想出家,他像那些气功大师一样,交际极广,黑白两道什么人都认识,三教九流什么消息都在他这里汇总,因此这个和尚懂的非常多。

懂的很多的文莹和尚,记载了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这天发生的事。

话说赵匡胤在当皇帝以前,与一个道士关系很好。这个道士有点水平,在赵匡胤当将军的时候,对他说你将来是要当皇帝的人,等你当了皇帝以后不要忘了我。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的臣子,吓得赶紧和这个道士断交了。

结果后来赵匡胤果然当了皇帝,碰巧又碰到了这个半仙,赵匡胤大喜过望,说你算的太准了,这个道士也很谦虚。赵匡胤把他请进宫里,问了他一个关键的问题——我还能活多久?

这就说明赵匡胤同志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同志,他没有追求长生不老药之类的玩意,而是知道自己的寿命有终。

半仙听了这个话,掐指一算,说到:“陛下,贫道刚才算了一下,如果今年(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夜里天气晴朗,您的寿命就还有一纪(十二年或者三十年),反之,如果天阴的看不到星星了,你就抓紧交代后事吧”。

这个回答让赵匡胤不置可否,也没法说是开心还是难过,他只能等到十月二十日见分晓了。等到十月二十日夜,赵匡胤登高望远,他看到——

他看到万里无云,繁星点点。赵匡胤心里十分高兴,准备回宫。结果就在赵匡胤正准备返程的时候,瞬间阴风大作,暴雪骤起。

赵匡胤的内心是崩溃的,立刻传旨,急召晋王赵光义入宫。他要和赵光义好好喝一顿酒,至于喝酒的目的是为了道别还是为了禅让,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赵匡胤驱赶了所有的侍卫宫女,太监们只能从远处遥望,不得靠近。

后来,根据宫人的描述,人们看到宋太祖和赵光义推推搡搡,似乎让弟弟接受什么东西,但赵光义一直不干,一直在避让。

再后来,哥俩喝酒一直喝到了午夜,等到他们到殿外醒酒的时候,殿外的积雪已经好几尺了。此时,赵匡胤对着这些积雪,用柱斧(这个是什么东西我们后面说)戳着雪,回头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然后哥俩就回屋睡觉了。

当晚赵匡胤命令晋王留宿宫中,蜡烛灭后,宫人们听到赵匡胤鼾声如雷,第二天凌晨,宋太祖驾崩。早上,赵光义登上朝堂,宣读太祖遗诏,登基称帝。

后来近臣收敛太祖遗体,发现太祖尸体晶莹剔透,就像刚洗完澡一样(玉色晶莹如出汤沐)。

这就是“烛影斧声”的最初版本,记载于文莹和尚的笔记《湘山野录续录》里。在这本书中,文莹和尚记载了一大堆的宫闱秘史,将相家事。但由于这个和尚交际广泛,跟很多高官关系都很铁,所以这本书虽是野史,却也可信,这段记载,就成为了之后太祖之死的原始版本。

在这个版本里,没有冲突,没有流血,貌似完全是太祖阳寿已尽,自然死亡。


燃先生


历史之所以称之为历史,那是因为他已成为历史。考究历史向来就跟答辩一样,始终都有正方和反方,你永远成不了见证人,不必过细在意是否存在。不管他是否存在,终究改变不了大宋朝经济繁荣的事实,也改变不了“大宋”的重文轻武、军事薄弱的真相。只能这样说,如果你坚持认为有斧声烛影,那你可能计谋情节,不是坏事。如果你坚信那是子虚乌有,那我也相信你淳朴善良。


叁斤贰两


我相信这是真的,在赵匡胤死前一晚赵光义被召进皇宫陪赵匡胤喝酒,第二天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成为第一个进入皇宫的人,传令的王继恩并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径直去了赵光义的府上。赵光义即位。

后来赵德昭为将士请功时被怀疑,自杀,赵德芳因为吃肥肉而死,赵匡胤的皇后死后没有按礼致下葬,赵匡胤死于开宝九年,赵光义即位后就在开宝九年改掉了年号,即位多年后更是出来了金匮之盟,阐述赵光义即位的合法性。种种迹象不得不让人有所猜疑,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个人浅见纯属做贼心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