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对中国股市中长期发展仍保有信心

本报记者 侯捷宁

近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引发的国际资本市场大幅下跌调整,A股市场虽表现了自己的韧性,但也面临巨大压力。那么,国外市场对A股市场有怎样的影响呢?3月23日,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全球市场震荡调整,在低通胀,流动性充裕,经济复工,政策持续发力,股市相对低位的多重利好因素下,对中国股市的中长期发展仍保有信心。

刘锋表示,近期A股走势明显强于美股,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所致,因为中国疫情有效控制有序复工,而海外疫情不容乐观,正处于爆发期,未来不确定性强,预计A股相对美股的强势行情仍将延续。

另一方面,刘锋认为,在这次疫情当中,中国资本市场相对全球市场来讲,有我们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我们的市场基础相对比较健康。例如,从去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去杠杆的幅度、我们对股票质押风险采取了降存量、控增量等系列措施以及不断提升市场的治理水平等,这些措施让市场的机体相对比较健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其次,从资金供给方面来看,资本市场的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都正常推进,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滞,市场的融资功能有效发挥。特别是当前我们的估值水平也在低位,从资源配置来看,相对于全球市场来说有非常大的优势,中国可以成为全世界相对安全资产投资的洼地。

此外,刘锋强调,中国市场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正在恢复生产,98%的上市公司已经都复工。中国相对世界而言,从投资回报率以及资产的安全程度等多方面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这些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都是非常正面的信息。

他同时也提出一个提升投资者信心的方面就是,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他认为,无论在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要把诚信建设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重点工作抓好抓实,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他还指出,与次贷危机的需求冲击不同,此次疫情对经济影响为供给冲击,疫情会减少当地经济需求,但对生产供给的影响可能更大,海外疫情扩散而中国有序复工情况下,部分中国产品的出口可能增加,中国1-2月进出口数据表现的进口增加而出口下降的现象可能反转。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