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界,對田楷爭論激烈,我就是臨的田楷,我已臨五六年了,能繼續臨下去嗎?

李令林1


確實,對於二田楷書爭議非常大,從頭條上粉絲們的反響看同樣如此。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可以就像王羲之那樣被後人平為盡善盡美的書法的幾乎沒有。眾口難調,難免會有各執一詞的情況。田蘊章和田英章自然不可能逃離這種是非紛爭。

難道田楷一無是處嗎?顯然也不符合實際。實際上仍然是優缺點互見。

那麼,田楷的優點在什麼地方呢,在於法度嚴謹,甚至嚴謹到如印刷體一般。書法至此,難免會走向一個極端,似乎有些向新館閣體方向發展的趨勢。

缺點在於對傳統的以二王一路書法繼承不夠,對歷代書法所凝聚的經典技法和書法的造型與理論基礎不夠,所以缺乏站在書法歷史角度的高度與深度,廣度不夠。主要問題在於取法狹窄,反覆重複同樣是僅有的幾個模式,所以田楷的點畫與結構缺少生動活潑的變化,相同的點畫,相同的字,無論出現在什麼地方都如同一個模子力翻出來的一般。這種情況在古代經典書法理論和審美理想中往往是嗤之以鼻的,反而被田楷發揚光大了。

田楷的點畫在細節上多有不到之處。以露鋒為主,使得字形感覺缺少含蓄蘊藉敦厚之氣。線條質量不高,感覺中鋒技法所表現的如屋漏痕錐畫沙那種感覺太弱。在點畫方面,比如撇畫的收筆不夠自然,切收筆出一下尖細,粗細變化過度不自然。


翰墨書道


我是中學老師,原來剛開始工作時,為了黑板字寫得好看些,學習寫楷書。學習的歐陽詢的。我也沒刻意去想當什麼書法家。學了兩年,忙於其他事就不寫了。但是我的黑板字和備課筆記一直讓學生老師點贊。退休了又想起寫毛筆字了。才知道田英章老師的書法。我覺得很好,就學著寫。當時寫行書草書人都反對。我仍然堅持。兩年後原來的大學同學也說寫得好。現在繪畫要落款,就略微改變一下字體,有點連筆。也就行了。所以啟功老師說過,楷書寫快了就有行書意思。所以建議你繼續堅持。百年後我覺得田英章的字會有留存,但其他反對人會不會有留存,自己有數。(丁祥紅楷書也很好)


江楓140151042


這是我的字,寫田楷一年了,感覺收穫很大,對控筆能力和字的結構方面都進步很大。田楷有獨到的地方,筆畫的精緻,結構的嚴謹,都是初學書法的好選擇。如果初學就選擇古人的字帖,恐怕入門比較難,導致學習的動力不足。對於沒有準備長期從事書法專業的業餘愛好者和初學書法的孩子來說,學上一兩年田楷會很有成就感的。當然了,準備長期從事書法,並以書法為長期追求目標的專業人士,可以在學習田楷八分象後換貼,汲取更多的書法風格,形成自己的風格,達到自己書法的成就。另外,有人說,臨帖不要一直臨一個人的,當一個貼臨到八分像時,必修要換貼了。




秋雨書生


請問書友,你為何選田楷?你會說"好看",這就對了。選帖如選對象,對自己的眼光。我公正地說,田英章的楷書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現在無人比肩。並且引導大批學子走上了書法之路。這是我們時代的光榮和驕傲。不然也不會選拔到國家機關寫任命書,之所以爭論激烈,我生活的地方狹小不敢妄加猜測。很多學書法的人都是因為愛好,情有獨鍾才與書法結下了濃厚的緣原。俗話說的好,字是人的臉面。寫好漢字,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學書法如做人是終生的修練過程,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守住心田,保持貞操,持之以恆,臨池不輟,終會有所收穫。走自己的路,誰愛說什麼就讓他去說吧!








書香中華643


爭論與我有何干,自覺自願觀田楷。

喜誰愛誰自作主,他人何須來亂拽?

書法承記千年事,經風見雨傳下來。

優勝劣汰存精典,歷史定會辨善壞。


baba152504637


田英章老師之所以影響力巨大,被眾多的書法愛好者推崇,關鍵在於他尋找到了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使不具備任何書法基礎的人很容易地走上所謂的“正統書法之路”。他把楷書的技法作為了書法藝術的全部內涵境界,使所有喜歡他書法的人不自覺地入了這個局,亦即把點畫的飽滿豐俊與間架結構的勻稱精緻作為書法藝術的最高“追求”。



這些技法層面的東西不可謂不重要,但也只是書法藝術的冰山一角、滄海一粟,是相當低級的層次。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否認,田英章把楷書技法以數學公式化的展現出來,是非常成功的。這種“掃盲班”式的書法教學,促進了大眾學習書法的熱情,是一件好事。從這個角度去分析,田英章肯定教不出一流的書法家,但可以培養出大量的會寫規範字的人。所以對田英章的楷書,大家不必對其作出專業的書法鑑評,它只是一種書法現象,而他本人更像是一位資深的書法培訓大Boss。



如果學歐,最好是溯本求源直取歐陽詢。田楷的最大弊端是規範有餘、靈動不足。學田楷的,大多具有趁同性,而書法藝術的本義是個性化。如果今日書法圈,不是醜書當道,沒有吼射盲書盛行,田英章的楷書也不可能如此成功。時局使然,主要還是主流書法圈妖魔鬼怪、流氓混子太多,濫竽充數、恬不知恥的大師氾濫。這也難怪眾多的書法愛好者,寧願去選擇田英章。



抱庸淺談。


抱庸詩書


田楷由歐楷演變,法則卻簡化了,變成規整,多數人喜歡,是因為審美受印刷體的影響,先入為主了。書法重法,因歐楷法則多變,在初學時難以臨準。建議入門時,可以先臨田楷,因為它相對簡單,有一定基礎後,建議歐楷的學習。



拙筆風


我是一人。為什麼感覺提問者的問題怪怪的。

臨了五年,還問繼不繼續臨,是因為田楷爭議多?這個不合邏輯,五年前田英章難道爭議少嗎?不喜歡田英章直接說,這樣的方式不好。

我個人非常不喜歡“田楷”這個詞,我本人並不討厭和喜歡田英章田蘊章。如果本來就不喜歡二田的人,聽到“田楷”肯定更加不舒服。

我敢說提問者就是不喜歡田英章的,只是拐著彎說。但是這個問題可以轉換一下,變成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田英章的楷書臨了五年,該如何繼續增進楷書水平。

如果換成這樣的問題,再配上自己的臨了五年字的圖,如果這樣,這個問題是非常值得回答的。

先看看五年臨字的成果,先看看基礎筆畫水平到哪了。

如果練了5年田英章楷書,基礎筆畫和上圖差距很大,那麼你繼續練,不要思考其他。

楷書基礎筆畫能夠寫得怎樣,是檢驗一個人控筆能力的高低的標準之一。

如果練了5年,基礎筆畫和上圖差不不大,那麼看看字的結構。如果真的很認真5年練田英章楷書,還是能夠可以很像田英章的字的。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你選擇繼續精進還是在田英章的取法之中,還是想要寫出自己的風格風貌。上圖田蘊章的字,田蘊章的楷書經常改變取法,有時候甚至和田英章的取法差不多。

如果你練了五年田英章楷書,你覺得其他人也覺得你的字已經非常像田英章的字了。這個時候你要選擇,走自己的路,還是繼續提高準確度。

一人有感

書法很有趣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方面面,但是總有人想著爭鬥。

如果你主要練楷書,那麼比起在這邊含沙射影,不如想著提高自己的楷書水平。

不是誰都能“超越自我”當書法家的,好好練字不要想那麼多。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12月15日滬。


一人筆記


田楷的功過要五五看,一方面對於有志於書法提高的人來說,確實格調不高,形同傳銷,書入歧途;一方面對於只想淺學書法的初學者來,能學成田楷也夠用了,見效快,至少寫個對聯可以的。當然,寫對聯還是顏體好看。

真正學書法的,需要字字變化、包容百家、自破自立,達到了大師級的意境,才能寫出大師級的字來。十藝九顛,不癲狂不成活,一般人作為愛好學學便算了,大師皆癲狂。何謂癲狂,境界提高到常人無法理解的境地,謂之癲狂。懷素如此,米芾如此,弘一亦如此。書法大師往往出於亂世,生死度外,性命常憂,極為利於境界提高。當今無大師,因為我們的生活太平安了,要大師還是要幸福,各位自己選。

田的境遇有點像龐中華,稱個書法教育者是可以的,稱家稱第一就算了吧。然而中小學生字帖裡面不是田就是司馬彥,每年那麼多人拿國家書法獎,為什麼只讓這倆人拼命掙學生的錢,必有貓膩,諸君不可不察。

大師未必良於教人,教人者未必是大師,古今皆然,太把自己當回事並不閤中庸之理。當然,罵的人越多他越出名,出了名才能掙錢。

頭條上討論田楷的都是為田作宣傳,此貼也不例外。

然而,當代書界你想稱讚誰?百年之後,大浪淘沙,能留下來的才是金子,今人不足觀就是此理。你願意去學2000年來書家都稱讚的經典碑帖,還是學一個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的人的字帖。不要誤導初學者,也不必覺得太爛不值一看,鑑人鑑事,心中清明便是。

分享一下歐體的鉤法,和田楷的跪筆彈鋒完全是兩回事。歐陽詢拎著耳朵告訴你,我就是愛把鉤寫成兩筆,就是不跪筆彈鋒,也不是傳統的蹲筆挫鋒,你能奈我何?



無玄客


可以,如果想更好,去到古帖找,以宋四家為限,前面的好好學,後面的為借鑑,(想學隸書要謹慎,古碑失真嚴重,今人大多玩的是爛石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