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或者拿来做素材本?

苟且人生的诗和远方


这几年,随着自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加入写作大军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写作者,也成了许多初入写作殿堂的人最关心的问题。

关于提高写作水平的书也是看了不少,今天,就选出我认为最有价值的5本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在写作路上不断精进。


1 《写出我心》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信心。

作者娜莉塔爱好写作,但后来因为要生存,她放弃喜爱的文字和几个朋友在地下室开了一家松饼店,专门烤制各种美味的松饼给客人吃。

那时,她以为,这一生都要和写作绝缘了,或许后半生都会在烤松饼中度过了。

一天晚上下班途中,娜莉塔在一家书店流连。她无意中看到一本薄薄的诗,是艾瑞卡琼的《水果和蔬菜》。娜莉塔翻开书页看到的第一首诗,发现书里讲的竟是煮茄子的事!她好惊讶:“你的意思是说,这种事也可以拿来作文章?这么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日常做的事?”娜莉塔茅塞顿开。

回家以后,她决心开始写自己知道的事,开始相信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去顾盼自己身外的事物。

从那时候开始,她开始写最熟悉的家人,写自己每天都在烤的松饼,写她在店里见到的形形色色的客人.....一直写到,出了好几本书。

在这本关于写作的书里,娜莉塔讲述了她自己的写作心法,写作技巧,以及写作这件事包含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其中,这三个观点,几乎完全改变了我对写作的认知:

第一、写你最熟悉的事和你自己的真实感受。

因为每个人经历,境遇都不同,对你而言司空见惯的事物,对别人可能就是奇闻或趣闻。所以,写你最熟悉,最司空见惯的事物,可能就是你写文章的最好开始。

第二、 具体地写下那些细节,而不是笼统地概述。

真正打动人心的文章,并不是一堆抽象的形容词的堆砌,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每个细节,才会令人觉得生动真实,印象深刻。

第三、不知道写什么时,不妨建立一个题材库。

这样,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弹药库,也很少会出现不知道写什么的境况。


2 《文心》

这本书是民国时期叶圣陶和夏丐尊合作写给中学生的,但于现代人,甚至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学写作的系统书籍。里面从词,句,语法,文章结构等,都有详尽讲述,读来令人收获良多。

全书由浅入深,活泼生动,用一群中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叙述,阅读起来就像一部语言清新洗练的小说,将所有有关语文的知识穿插其中。

书中涉及作文主题的选择,写日记的重要性,文章一般会出现哪些毛病,该如何着手修改和注意,读书应该如何读才更有益,文章风格的确立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初学写文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难怪这本书被评价是讲授“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的书籍。

这部书,虽然写于民国时期,但里面涉及到的所有写作的问题,几乎与今人遇到的问题无异,自从出版以来,这本书不仅广受广大青年人的追捧,更是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的案头必备。

朱自清先生评价这本书“不独是中学生的书,也是中学教师的书”。

书中发人深省的观点俯拾皆是:

如“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

“文章要写的好,就要尽量具体,形象,而不只是抽象语言或形容词的堆砌”,

“小说的本质是,不像叙事文那样记叙了实事便了事,还得含有其他的东西在里头,那东西就是作者从现实中体会出来的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这意义不能直白的说出来,而要像盐巴含在汤里那样,含在小说中;

写作中用词不当,就好像在生活中,把一件黑布单袍一年四季,不论时间,不分场合,无论去送殡,还是去道喜,都一样穿着那样不合时宜。

......

像这样发人深省的观点随处可见,而读这本书就像在挖宝,非读完整本书,不能穷尽其中宝藏。


3 《大师的作文课》

这本也是民国时期的作品,不同的是,这本是当时比较知名的文化名人的合集,每人几篇文章,文章主题都是谈写作,包括叶圣陶,梁启超,夏丐尊,朱光潜,沐绍良等12位前辈大家的谈写作方法的文章,都收录其中。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总论篇,运思篇,文体篇,练习篇。

总论篇讨论写文章的意义和功用;运思篇从文章题目择取,材料的积累以及取舍,结构的安排,以及修辞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文体篇分别对记述文,议论文,抒情文,小品文等的写作做了详细讲述;练习篇有十三个篇章之多,从各个角度谈了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收录在其中的12位大家的文章,各有侧重,对文章的文体,结构,构思,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等方面,都有精彩的阐述。

如朱光潜在写作练习这一章提出,初写文章应从两种材料入手:(一)知道清楚的;(二)易于着笔的;

还有提高写作水平的绝佳方法——写日记:字数不拘,所记事情也不用多,只须选每天最值得记的一件事,妥妥帖帖把它记下来,坚持下来,如此文笔必会日日精进。

全书看完,你会发现,这本书几乎把民国时期这几位大家谈论写作的文章囊括殆尽,并且几乎每一篇都是精品,每一篇都会给你新的角度,帮助你从不同的层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这本书的前身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讲座,专门培训那些为《华尔街日报》头版撰写特稿的记者。

书的作者威廉,本身就是《华尔街日报》头版的资深撰稿人,曾获得多项美国新闻大奖。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告诉新闻记者,如何用高质量的报道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

书的前半部分用三个章节讲述怎样让故事更吸引人这个问题,包括怎么找到好故事,好故事应该如何构思,让故事更吸引人的元素这三部分内容。

对于究竟应该怎样才能让故事更吸引人,书中告诉我们三个关键点:

(一)给故事起一个高度戏剧性的标题

比如像《我在FBI工作时如何与狗熊发生关系并找到了上帝》这种题目,就是作者认为的好标题典范。

(二)优秀作家一般都会使用三个论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作者看来,数字“三”总是有一种神秘的、正好合适的力量。四个元素看起来太多,会让读者觉得过犹不及,而两个则显得过于单薄,所以“三个正好”的规律非常值得写作者们牢记于心。

(三)太多记者都没有把自己看作是讲故事的人,而当成了其他人,比如律师或学者,前者会令文章充满说教意味并且口气强硬,后者会令文章乏味,缺乏重点和高潮。

书的后半部分,涉及范围较广,比如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让字和句更形象,更具体,而不是更抽象;如何写好万字以上的长篇故事 ,如何更有效地修改文章,总共有七个章节之多,可以说写作能遇到的问题基本都涵盖在内。

书的最后,还附有华尔街日报上特别受欢迎的文章样本。


5 《完全写作指南》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劳拉博士所写。

劳拉博士本人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拥有三十年写作辅导实践经验。

在这本书中,劳拉将写作流程设定为“确定写作目标、深度了解读者、展开头脑风暴,组织结构,打初稿,修改”这六个步骤,写作者按照这六个步骤,无论多棘手的写作难题,都能够顺利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这本书几乎给出了你能想到的所有文体的写法,模板以及范例,无论你想写什么,都可以翻开目录随时参阅,真的可以说是一本“各种文体写作大全”。

就像我刚开始写书评的时候,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就翻开这本书,参照目录找到书评这一章节,在这一章,作者给出了书评的写作要点,写作模板,具体范例,真是一目了然,非常有针对性,我很快就照着作者给的要点和结构写出了一篇像模像样的书评来。


白玉蟬


《全民通用口语文》。尽管它难以出版成书,但在网络上阅读已经不是问题,它是迄今多如牛毛的写作书里把写作讲得最透、最通俗、最全面的书,不仅涉及到写作能力的根本问题,也有大量素材可用。

就写作而言,《全民共同口语文》重新定义了写作,也重新介绍了写作从先秦到当代的所有样式,还有高考作文、公文、诗文创作等具体的分解和技巧。

口说无凭,点击本条号文章和《全民通用口语文》书稿,自己去辨别真假。


通用汉语研推


提高写作能力总的来说需要三点。长期坚持写作、大量优质阅读、人情世故的历练。

第三点要求看个人造化,前两点确是有法可依有前人的路可寻。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自然是还没找到自己的门进入文学大楼。因此推荐更适合入门级的书籍

叶圣陶先生与夏丏尊先生合著的语文指导课。宏观、系统、深入。两位本就是教育家,且这套书本就是为语文教学而编撰。教育作用明显。

共四本。《七十二堂写作课》《文心》《落花水面皆文章》《好读书而求甚解》

这四本书的目的是让读者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磨练写文章的技能。

初学者吃透这四本书,并且按照书中要求去做。基本功就算扎实了。


藏在文学里的人性


关于写作能力,我个人感觉这是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有的人以文字取胜,语言生动,辞藻华丽。有的人以故事取胜,情节曲折,结构宏达。纵观所有写的好的书,文字和故事都非常精彩。

简单说几本我看过的。夕阳西下,漫天晚霞映得海面一片金黄,微波摇荡,浩浩数千里尽是金光。晚风煦暖,吹过这万仞绝壁上的杨树林,卷起漫天白絮,洋洋洒洒四处飘荡,落在他的鼻上,脸上。摘自树下野狐《搜神记》第一章第一段。

暖风酥软,又是晚春。江畔的桃花已经透出衰意,怀着一川汉江水,徐徐流向南方。摘自凤歌《昆仑》第一章第一段。

四个人走到这里,前边一片密林,又没有路了。“悟空,我饿了,找些吃的来。”唐僧往石头上大模大样一坐,说道。

今何在《悟空传》第一回第一段。

这三本书都非好,都已经上了荧幕或即将翻拍。也许对每个作者而言,手稿变成印刷版,是第一阶段的目标,铅字变成画面是终极目标。

题主问什么书可以提高写作,我个人觉得,只要你想写作,什么书都有可取之道。前提就是多看,看各种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如果你读三千首呢?肯定就会写了。

你对哪个题材感兴趣,就看那个题材的书。看看别人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设计结构场面,怎么挖坑填坑。持之以恒,一定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唐诗宋词元曲都可以看,有时候回用得上,就像写作文一样。金庸就是一个诗词大家,或是引用,或是仿写,或是自创。一不留神,就成了经典语录。

我大概看了上百本书了吧,电脑上存的诗和词有上百首,目前有手稿30万字,主要是没那么多时间写,武侠也不太受欢迎。

我推荐几本,你可以看看,余华《活着》。陈忠实《白鹿原》。看这看着眼眶就湿了。

国外的话,就《百年孤独》吧,开篇第一段,影响了中国大半个文坛。

《夜航船》,一部历史百科全书,里面还有咒术法门秘诀。

《声律启蒙》对对子的,对于平仄押韵很有帮助。

喜欢武侠的话,金庸古龙的都可以看,古龙的《流星蝴蝶剑》为最佳。

魔幻题材我推荐《佣兵天下》。

玄幻我推荐《雪中悍刀行》。

言情的没看过,应该是张爱玲。不过金庸笔下的爱情也很生动。

以上纯手打,不喜勿喷哈。


真忘言


提高写作能力是慢活,不是哪“一本书”就能立竿见影的。

首先,写作具有综合性,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储备,特写是人文科学的知识,都需要慢慢地积累,不是那一本书能做到的。

其次,写作具有实践性,要多些多练,这样思路才能开阔,遣词造句才能不断熟练。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也可以“仿写”,像写字临帖一样,慢慢形成自己的东西。

最后还是要学点立意、结构、文采方面的写作指导书籍。知道议论文、散文、应用文的文体差异。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半支莲6


你需要考虑写作需要考虑的是什么?1、词汇量。2、讲故事的能力。3、逻辑能力。4、文章的结构性。

多看好书,少看语言不通顺、口语化严重的网络小说。或许可以考虑看看短篇的时论、散文。


秃笔写春秋


古代学作文,讲“杜诗韩文”,——杜甫的诗和韩愈的文章。不在乎能背默多少,在乎的是能揣摩明白多少,又有怎样的心得和体会。

为什么非得揣摩明白他俩?因为:

(假装此处有洋洋洒洒、气势恢宏的长篇大论)

古代作文有杜甫和韩愈,那么现代呢?请大家注意一下现代汉语的定义,它除了基本方言(北方话)和标准语音(北京音)的规范限定之外,还有第三大部分的内容,那就是对现代汉语的语法或说使用参考(标准答案)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经典的白话文作品!

如果真的需要,我们在这里借用修真或者玄幻小说的概念,请大家到现代汉语的起点位置去寻找——

本源和大道。

那就是——鲁迅!


屯不宁


写作要好,需要三步:一是输入,二是反思,三是输出。

输入,也即读各种各样的内容,让自己在遇到相关话题是有话可说,有例可举。而读的东西需要面广、优质,因此不是任意一本书就能实现的,没有任意一本书一读完,马上写作水平就提高的。

读书尽量多即可,但这一点明显很多人都做不到。

输入之后就是反思,把看到的东西在脑子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样才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忘记,也才能真正实现用书里的东西指导生活,促进写作,这样的写作也才拥有灵魂,才算得上好内容。

最后一步,当你对一件事由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之后,自然就由自己的观点想表,那么把他们写下来,说明你为何有这样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源可溯,读者自然也就被你说服。

总结一下,提高写作能力重在积累,重在思考。



Joonii


四书五经


水仙山人


茅盾文学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