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在那么多物资情况下,是不是无论谁指挥都能打赢日本?

冬天我最帅1


这也倒不是,只不过稍微有些才能的将领都可以取胜。

如果换作意大利人来……

估计你得告诉他们,现在只有日本人那里有意大利面,你必须打败他们,不然,他们还是会被日本人包围俘虏的。


博可yoke


也可以这么说,但是苏方政府的军队总归要派出一个有本事的将领,也就是说,苏军根本不用派出像“朱可夫”这样的二战名将,就可以轻易的在“诺门坎”战役时打胜日本。

也不是说,在“苏军”武器装备完全盖过日本军队的情况下,随便派出一个人就能取胜的。比如让“意大利”人来指挥,在各种武器装备拥有绝对优势的局面,“意大利”人也可能会选择“投降”。至于“意大利人”的投降理由嘛,也可能说打仗太累、也可能说日本人会请客吃“意大利面”,也可能说“诺门坎”地区的蚊子太多等等。

那么,真实的二战“诺门坎”战役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苏军相比于日军而言,最大优势在哪?


在武器装备上,二战的日本军队虽然在亚洲的中国战场“装**无限
”,但是一遇到欧美国家的时候,比如日本所装备的坦克装甲车,在欧美军队装甲集团面前,简直就是军工级别的“成人玩具”。

无论在吨位体积,还是坦克所装备的火力,或者装甲厚度,日本在二战时期装备的所谓坦克还真连欧美国家的零头都达不到。

1939年发生的“诺门坎”战役,总共是持续了三四个月左右,而这场战役的结果是日本关东军以全线战败、丢灰卸甲而告终。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无论是在武器装备,还是在进攻或防守等战术上,都只能被朱可夫按在“诺门坎”草丛中蹂躏,且毫无招架之功,更没有还手之力。


并且,二战日本军队的第一坦克师,也是当时日军全国仅有的一个整编坦克装甲师,这支部队在当时日本军队高层眼里那是珍贵无比。不过它却在诺门坎地区对上了,擅于坦克作战、大规模兵团进攻作战的苏军“朱可夫”元帅。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次被日本国内誉为国宝的唯一一只整编坦克装甲师,直接被朱可夫元帅指挥的苏军钢铁洪流打残。


在整个“诺门坎”战役期间,“苏军”总共投入了近千辆坦克装甲车,虽然大多都以BT3、BT7、BT5等,这样的快速反应坦克为主,但也并不缺乏T34这些稍微具有重量级别的作战力量。

而日本所装备的89式战车与95式战车、甚至更多更小的“玩具坦克”,让日本装备的这些不中看又不中用的所谓装甲力量,与“苏军”的真正钢铁洪流作战,还真的是有点太委屈它了。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军器战位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