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伊拉克民眾對於薩達姆被推翻悔恨不已,這是真的嗎?

木葉晴空


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人口主要由阿拉伯和庫爾德兩個民族、伊斯蘭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教派組成。阿拉伯人佔85%,庫爾德只有15%。什葉派人口達到50%,遜尼派僅有30%。由於薩達姆是遜尼派,所以遜尼派在薩達姆時代占主導地位。

在薩達姆上臺前夕,伊拉克經濟相對發達。但是隨著持續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在中東操縱國際油價,使得伊拉克走了下坡路。孤注一擲的薩達姆企圖通過吞併科威特,結果遭到了國際社會一致的憤怒。在海灣戰爭的打擊下,昔日金戈鐵馬、鐵騎成群的伊拉克便從此一蹶不振。後來又經過90年代北約的封鎖,綜合國力遭受重創的伊拉克再度雪上加霜。國內除了少數佔統治地位的遜尼派相對穩定外,其他早已人心惶惶,攝於薩達姆政權的暴力統治,這才沒有大的動亂。

2003年伊拉克戰爭炮聲一響,號稱擁有五六十萬的伊拉克政府軍在20萬美英盟軍的打擊下一潰千里,薩達姆在逃亡半年後於當年年底被美軍俘虜,四年後被判處絞刑。

薩達姆政權垮臺後,標誌著遜尼派統治在伊拉克的終結,占人數大多數的什葉派上臺。經過幾年的戰後重建,經濟有所恢復。不過伊拉克國內動亂並沒有結束,不少薩達姆時代的共和國衛隊官兵加入了恐怖組織,比如ISIS,不斷在國內和國境線製造破壞。ISIS曾一度攻佔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庫爾德人要求獨立的呼聲也時刻響起。時下執政的什葉派自從美軍撤走後主動與中東最大的什葉派國家、自己的鄰國伊朗修好。總而言之,時下伊拉克的庫爾德人、什葉派各有各的事幹,乾的都是薩達姆時代令行禁止的事情,因此不會因為薩達姆的倒臺而悔恨。只有喪失國內權力、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下降的遜尼派還會懷念過去的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