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收官,農民如何念好精神脫貧“三字經”?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

疫情防控仍在繼續,但今年也是脫貧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疫情當下,在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脫貧攻堅攻堅戰仍不容懈怠!

小康不小康,關鍵靠老鄉!

如何從根本上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除了國家各項政策的扶持之外,關鍵還要發揮貧困人員自身潛在的能量,這點尤為重要!

脫貧收官,農民如何念好精神脫貧“三字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黨中央認為,完成上述兩大目標任務,脫貧攻堅最後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必須補上。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攻堅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

全黨務必深刻認識做好2020年“三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鬆懈,持續加力,堅決奪取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全面勝利。

連續16年一號文件聚焦“三農”,可見國家對於農村、農民、農業問題的重視!

新冠狀病毒帶來的影響不可迴避,但並不能阻擋我們前行的腳步!

多少年來,農民生活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問題尤為突出,城鄉經濟發展失衡現象不可迴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也是脫貧收官之年,這需要我們上下一心、共同努力!

脫貧收官,農民如何念好精神脫貧“三字經”?


1 脫貧收官,農民如何念好精神脫貧“三字經”?

在貧窮的“深坑”中,既要有人拉把手,也需要自己用力向上爬!

實現“物質脫貧”之前要率先實現“精神脫貧”!如何念好精神脫貧的“三字經”是為脫貧攻堅最後決戰凝聚強大力量的重要因素!

脫貧收官,農民如何念好精神脫貧“三字經”?

精神脫貧“三字經”

  • 智(激發其“智”)
  • 志(培養其“志”)
  • 治(引導其“治”)

1、自古以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著一畝三分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固有思想在農民心裡生根!

糧食價格一度低彌,種地難以維持生計!

面對這些黃土地從來沒有動過腦筋,撇下土地外出務工成為農民的另一種謀生手段!

如何在農民的勤勞上激發出智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智”,農村閒散土地如何利用,小產業如何成規模,需要我們改變傳統思想!

種上種子等著收割的傳統思想是否可以轉換為:入股、合夥、土地流轉等方式集中土地利用,帶動產業發展!

農產品低價被收購可以轉換為加工高價售賣等等!

總之,要把農民的勤勞用在“刀刃上”,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讓農村閒置土地盤活,最大程度的發揮其應有的價值,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從而帶動農民增收!

脫貧收官,農民如何念好精神脫貧“三字經”?


2、從根本上斷其窮根!一些窮了大半輩子的貧困人員在思想上比較消極,人窮志不能窮!

要有一種“勇闖天下”的志氣和信心,改變以往的消極、懶惰思想,化為勤勞致富的積極性!

一些人認為:窮人永遠都是窮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擺脫貧困實現富裕貌似跟自己沒多大關係,長期以往在心裡就形成一種自我頹廢的消極思想,失去拼搏的“鬥志”,就是我們常說的“破罐子破摔”!

從一些農村爭搶貧困戶的現象可以看出,佔小便宜的人都有人在,一些地方精準扶貧工作做得不到位,導致一些並不貧困的人員成為貧困戶,從而引起他人不滿!

幫扶工作中要大力做好思想教育宣傳工作,要讓真正貧困人員樹立起堅決戰勝貧困的信心和決心,調動他們靠自己雙手創造財富的積極性!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培養其“志”!

脫貧收官,農民如何念好精神脫貧“三字經”?


3、環境的治理是鄉村振興戰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要讓一些貧困人員增強內心環境整治的自覺性!

現如今廣大農村的環境相比以往乾淨了不少,但仍有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一些破壞公共環境衛生的習慣,善治者必先治其心。

改善農民居住環境也是脫貧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整體的環境需要靠我們大家的共同維護,自覺遵守村裡的規定!

引導其文明衛生意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引導其“治”!

脫貧收官,農民如何念好精神脫貧“三字經”?


脫貧攻堅工作到了最吃緊的時刻,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們的工作難度會加大,但只要我們全力以赴、共渡難關,一定能夠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