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琅琊榜前面的故事,赤焰案發生的真相

一行四人,再加上滑族,他們有的是為了心中的清明理想,有的是為了手裡的權力,也有的是為了族人,形成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推選出一個最合適當皇帝的皇子,發動了政變。

是的,他們確實是勝利者。

可當那個所謂的最合適的皇子登上帝位後,威脅他皇位和可以動搖他皇權統治的,無疑就是曾經一起打天下的這幾個勢力。懸鏡司的夏江,林帥府的林燮,言家的言闕,滑族的玲瓏公主。

所以,首先被逐出局的就是滑族,玲瓏公主人死族滅。用愛情作為紐帶,可以看出是多麼不靠譜的一件事,而且還搭上了一族的命運。

滑族被滅後,林燮和言闕是志同道合,而皇帝和夏江則是共同進退,當然這樣的陣營並不是很明顯,夏江和言闕的關係,以前也是極好的,夏江的夫人和言闕的關係,也是相當不錯,由此也可以看出當年言家和夏家應該也是世交。

發生在琅琊榜前面的故事,赤焰案發生的真相

林燮在朝堂之上,差不多是權傾朝野,赤焰軍之中,更是七萬忠魂為他馬首是瞻,言闕不到四十歲便封侯,想必當年也是一位攪弄風雲的大人物。這是當年一起打天下所得到的。

可,位高權重,必然功高震主。

再加上,當時的祁王,和林燮的關係素來交好,這種交好不僅僅是血緣上,而且還有就是觀念上的一致,以及,林燮在他身上確實看到了期望。

本來,蕭選就因為林燮的權傾朝野,飛揚跋扈,以及和穆王府的那場聯姻,就已經芒刺在背了。再加上林燮和當時祁王越走越近,這勢必會動了皇帝的逆鱗。

想想也是,古往今來,沒有那個嫡長子,或者繼承人,趕在太子時期真的去結交軍方勢力,或者說插足軍隊。這一直都大忌諱。

一座賢明遠揚的祁王府,一座威名赫赫的百年帥府,他們在朝堂之上和軍方勢力,佔據了整個朝廷的半壁江山,甚至說,蕭選想在赤焰軍安插人手,都做不到。

這不僅會引起蕭選的忌憚,更是會惹很多人心中不快,比如那些和林燮或者說祁王關係不好的人,他們想要往上爬,他們野心勃勃,想要得到更多的話語權。可首當其衝的,就是祁王和林燮。

朝廷的資源一共就那麼多,林燮和祁王佔據一大半,那也勢必會擋了其他人的路。而這批人的代表,就是謝玉。按血緣關係,謝玉應該和林燮更為親近才是,畢竟兩人是連襟,可謝玉卻和夏江密謀。

所以,當時的謝玉,應該是野心勃勃卻自認為懷才不遇,像祁王,林燮,言闕這種人,大概也真的看不上這個靠公主上位的接盤俠。不僅是朝堂,後宮也是個母憑子貴的地方,景禹那般優秀,宸妃當時在後宮的權勢,應該會讓那個六宮之主黯然無色,當時的言後會怎麼想,她為了自己的地位穩固,還能和以前那般和顏悅色,親如姐妹嗎?不可能。

發生在琅琊榜前面的故事,赤焰案發生的真相

當然,如日中天之時,大家勢必不會表現出來,可這背後的暗流,一旦開始那勢必就是你死我活。

所以,在林殊十七歲時,這場預謀已久的驚天逆案,發生了。

在這樣驚天一案中,林燮林殊死於梅嶺,赤焰軍七萬人被屠殺在梅嶺,無論是赤焰軍的高階將領和普通士卒,幾乎全部屠戮殆盡。整個林帥府被誅三族,甚至連蕭選的親妹妹,晉陽長公主也難逃一死。皇長子蕭景禹自殺,宸妃林樂遙被勒死。

除此之外,黎崇老先生因為此事被貶出京,言闕的父親,言老太師因為此事被罷官,皇帝的叔叔,英王因為此事被削爵,還有無數的達官貴人,那些和林家交好的人,忍不住為林家發聲的,一一被剪除。

言闕因此此事,也不得不遠離朝堂,一心修道不問世事。靜妃因為此事,也不得不在宮中沉寂,靖王因為此事,更是被皇帝放逐十年。

發生在琅琊榜前面的故事,赤焰案發生的真相

沒有了權傾朝野的林帥府,沒有了賢名遠揚的祁王府,蕭選的權力再也沒有了掣肘,剩下的人都是臣服在他腳下的一條狗。

除了偶爾入夢的那些舊人,蕭選終於舒心了。也終於消滅了對曾經對自己幫助最大的功臣集團。

昔日,為了清明朝局不顧一切,而如今為了巍巍皇權甘願屠戮一切擋在他面前的人。

無論是不是自己最好的兄弟,更無論是不是這件事孰對孰錯。

這大概是他,這輩子唯一一次下了這麼狠的心。那些活下來的人,也終於看清他真正冷酷的模樣,到底有多狠,有多陰騭。

今天,我們來講講,赤焰案發生時大梁國的這些肉食者們的眾生相。

景禹二十四歲時,大渝派出最精銳的皇屬軍二十萬,侵犯大梁北境,林燮被認定為主帥,赤焰軍是十三位大將傾巢而出,林燮長子,赤羽營主將,年僅十七歲的林殊,隨父出征。

而在此之前,年僅十九歲的皇七子靖王蕭景琰,出兵東海。

靖王和林殊這對摯友,愚以為這是尋常離別不久便會有相見之日,不曾想竟成永別。

赤焰案的開端,就是偽造的聶峰書信,抵達京城。

於是謝玉親率十萬大軍前往北境,夏江監軍,不宣旨,在七萬赤焰軍和二十萬大渝皇屬軍鏖戰三日三夜終於慘勝力竭之際,大肆屠戮。事後捏造祁王和林燮之間的往來信件,回到京城,開始清洗祁王一脈和林家的殘餘勢力。

說起來很悲壯也很悽慘,可就連不動腦子的靖王都知道,只需將赤焰軍召回京中詢問即可。

說到底,還是在赤焰案之前,以祁王為首,包含林帥府的這一勢力,已經和梁王所代表的皇權勢力,已經產生了劇烈的摩擦。

發生在琅琊榜前面的故事,赤焰案發生的真相

甚至說,已經到了水火難容的地步,所以老梁頭才會處置的這麼決絕。那可是國內最為強大的一支軍隊,可是大梁國耗費無數錢帛才打造出來的一支無敵王師。但凡有一絲迴旋的餘地,他也不會自斷一臂。大概,赤焰軍和林家的關係實在太過緊密了,緊密到梁王連一個赤焰軍的小卒子都不敢留。

可話說回來,佔據半壁江山的祁王和林燮,在赤焰發生之前,就真的毫無所知嗎?

不可能。

先不說那半壁江山權傾朝野的勢力,也不說林帥府本身就有自己的情報系統,在後續的劇情中,十三叔是林殊母親留下來情報勢力。

就說說,林燮和琅琊閣閣主那莫逆的交情。

在後續的劇情中,琅琊閣可謂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就連擁有紅袖招的秦般若,都不知道謝玉已經暗自投靠了太子。矇騙了除了夏江之外,京城之內所有的政治勢力。

可遠在千里之外的琅琊閣,一清二楚。

包括京城裡的大臣都投靠了誰,都做了些什麼,人物生平,也是一清二楚。

甚至,連譽王都不知道的,蕭景睿的離奇身世,都能把二十多年前極其隱秘的事情,瞭如指掌。

梅長蘇能從琅琊閣裡得到的情報,林燮一點都不可能比他少。

那京城之中這麼大的變故,梁王這麼大的動作,琅琊閣會真的一點也不清楚嗎?

應該不可能。

所以,在我看來,其實赤焰一案發生前,或者祁王,或者林燮,必然已經察覺到了什麼。

這麼多年,林燮也好,梁王也罷,大家都不再是青春熱血的年紀,也不再是風華正茂的年紀,隨著歲月的流逝,大家都變了,只不過是林燮他們還是保持著對梁王有著一定程度的信任,以及到死都不會謀反的忠義。所以他們在察覺之後,或許是因為信任,或許是不相信梁王的真面目會這般狠毒冷酷,或許是因為那份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義,所以他們沒有選擇謀反,沒有選擇謀朝篡位。

發生在琅琊榜前面的故事,赤焰案發生的真相

所以祁王在獄中喝掉那杯毒酒時,才會說出,子不知父,父不知子。

這才是琅琊榜所表達的忠義風骨。

赤焰案後,林燮宸妃成了梁王的禁忌之詞,那座曾經威名赫赫的百年帥府就如同被人遺忘一般,再也沒有人敢踏進去半步,彷彿一時之間大家都忘記了這批人。夏江成為了梁王身邊最炙熱的紅人,謝府門前陛下親筆的帝國柱石熠熠發光,彷彿在嘲笑著當年那批相信情義的傻子。京城裡少了祁王的聲名,也少了天才小殊的絕代風華,只留下景宣和景桓這兩個平庸之輩的你爭我奪。

發生在琅琊榜前面的故事,赤焰案發生的真相

朝廷上再也沒有那個身影,敢和皇帝爭執的面紅耳赤,充分掌握權力的那個蕭選,再也不是當年為了清明理想就敢奮不顧身的英雄少年。

曾經的屠龍少年,終將變成惡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