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散地化零为整变果园,56户村民携地入股

一桩桩水泥柱布满在绿油油的麦田里,一颗颗果树苗耸立其间,在莘县古城镇辛庄村南,一片占地15亩的奇异果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而这片果园10个月前还是片杂木林和坑塘。

荒散地化零为整变果园,56户村民携地入股

“河堤望村一片黑,村北看村不见村”,这是省派第一书记申健首次到辛庄村的第一感觉。在辛庄村南,有一片三十多年形成的杂木林和废弃坑塘,其中杂木林里杂木乱枝、荒草丛生,且由全村56户村民共同拥有,少的一户一分地,多的两三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这片地在村民眼里是块废地,经济效益少得可怜,然而在申健看来,这块地却是一处发展集体经济的“宝地”。“这块零散地看似荒凉,在群众手中是‘鸡肋’,如果能把零散的地统一使用,那就能带动大伙致富。”申健说。

荒地变宝地,具体如何开发利用呢?申健和村“两委”班子反复商量,最后制定出“清杂林、平坑塘—成立合作社—种经济作物”的工作思路。随后,申健带领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去烟台海阳市参观奇异果和苹果种植基地。现代化种植设施、“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等,让村民们认识到本村与胶东地区发展的巨大差距,也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出去看了一圈,感觉我们和先进地区差太多了,再不改变就不可能致富。”村民韩继华说。

荒散地化零为整变果园,56户村民携地入股

眼看村民的观念有了变化,申健便着手整合杂木林和坑塘。杂木林共为56户群众所有,其中党员7户,群众49户。申健先从党员入手,一户一户做工作,一遍一便磨嘴皮。“你这一亩地,像现在这样种杂木树,一年基本没多少收入,如果你拿这一亩地入股,也不用你管理,一年收入最低一千元,地还是你的,你说合算不。”申健和村民韩继东算起经济账。只要让进门,申健就和村民算经济账。有抵触的村民,他就趁周末拎着一只烧鸡、两瓶酒和村民唠唠家常。一来二去,村民们发现申健是真想为村里做点事,最后都点头了,全部56户村民全签了字。

荒散地化零为整变果园,56户村民携地入股

随后的一个月,就是卖树、挖根、平整土地,一块85亩的新土地被开发出来。与此同时,申健还聘请专家到村里对土壤进行分析,发现村里的土质完全适合果木种植。申健立即和海阳果木基地联系,引进了奇异果种植技术和品种, 并成立辛庄村股份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让村民以土地入股,实现了“村民”到“股东”的转变。

“我们引进的‘碧玉’品种是新上市的,全省只有3个基地在种,我们也取得了育苗权,以后我们不仅能卖果,还可以卖苗。”申健说。经过连续九天奋战,2019年12月29日,第一批2500余株奇异果苗已经移植到一期15亩基地中,2年后这批苗就能结果。种上了果树苗,申健还不放心,他又提前联系好买家,做起订单销售。

荒散地化零为整变果园,56户村民携地入股

2020年春节,申健应村民要求,留在村里过年。回村过年的年轻人看到村里的变化感慨万分,在除夕夜开了一个“发展产业、展望未来”的茶话会,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种植奇异果,4年后亩产值就能到8万元,2年间种经济作物,又是一笔收入,入股的村民按照比例享受定期分红。”申健在茶话会上说。当天,又有许多村民申请加入合作社。目前,辛庄村股份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土地140亩,最终规划种植面积将达400亩。

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杨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