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

自從新型肺炎肆虐以來,

廣醫一院收到了很多寄給鍾南山院士的信件。

其中,在如山的信件中,

有一筆亮眼的色彩,

正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學生、

中學生寄給鍾南山爺爺的信,

和繪出他們心中鍾爺爺形象的畫。


鍾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


有娟秀的字跡,工工整整,

有稚嫩的筆跡,用拼音代替不懂寫的字;

有來自幼兒園孩子的畫,

也有來自備戰高考的高三學生的信。

在此以前,

或許很多小朋友並不知道“鍾南山”為何人,

然而,這個鼠年的春節,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

小朋友們追上了這顆最耀眼的星,

也對“醫生”“護士”的這些職業名稱,

有了新的認識,

甚至激發了長大後從醫的理想。


鍾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


鍾院士認真閱讀了每封來信,並親自回信,寫下了對青少年的寄語:用知識縫製鎧甲,不遠的將來,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希望你們不懼艱辛、勇敢前行!


鍾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


鍾南山院士給同學們的回信全文

鍾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

鍾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

“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

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看了鍾南山爺爺的回信和寄語,

很多網友表示:

“太暖心了!”

“為國為民,國士無雙。”

“這才是值得孩子們追的偶像!”

“希望孩子長大後像鍾老一樣

為國家作貢獻!”

疫情期間在家待悶了,很多孩子喊著“讓我回學校上學!”家長們也苦不堪言,期盼著早早開學。開學時間搜索頻頻登上熱搜。

鍾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


關於合適的開學時間,鍾南山院士早就說過:

學校想要正常開學

一定要滿足這3個條件

01如今疫情還沒有出現特效藥物,全國每天還會有疑似甚至確診病人出現,這時候開學的話,風險極大,甚至會引起極大的反彈。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可以在出現特效藥物並且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礎上考慮是否開學

02其次,做好還要保證疑似病例為0,確診病例更要控制在連續14天為0時,再去考慮開學的問題

如果學校貿然開學,引發交叉感染的話,那麼前線醫務人員這麼久做出的努力,很可能會功虧一簣。

03最後,還有與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也要接受14天的醫學隔離,等這一切都沒有問題時,再安排學校復課才是最合理的

畢竟生命重於一切,對待學習也是如此,一定要明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鍾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


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太著急,只有我們所有人團結一致,徹底消滅疫情,才能保護好這些祖國的花朵和國家的未來。

鍾南山的成長經歷:

價值觀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資產

出自優秀的醫學世家,小時候的鐘南山卻是個頑劣孩子。

模仿武俠電視裡飛簷走壁,打著雨傘從樓上往下跳,摔傷了腰不敢告訴家人,小學三年級就留了級。


鍾爺爺給孩子們回信了: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


鍾南山出生於一個醫學家庭,父親鍾世藩,是鍾南山的人生燈塔。父親留下過一句話,對鍾南山影響至深,

“一個人如果活在世界上,能夠給這個世界留點什麼東西,那就算沒白活。”

If a person lives in the world and can leave something for the world, it will not be in vain.

這句話對鍾南山的影響最為深刻。在鍾南山年少時,父親教育他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不負一生。

母親廖月琴是典型的淑女,總是面帶微笑,工作極其負責。

鍾南山回憶母親時說:“她喜歡聽我講話,我講的時候,她認真聽我講的內容,她要表達對我的批評或者建議的時候,通常不會直接地說,而是很委婉地跟我講。”

在鍾南山的成長中,有幾個故事特別打動人。

其中一個故事,關乎“承諾”。

鍾南山11歲時,媽媽許諾,如果他能考上嶺南大學附屬中學,就獎勵他一輛自行車。

要知道,這對於頑皮、逃學甚至還留級過的鐘南山,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後來鍾南山真的實現了這一目標,但因時局原因,家裡生活一下子困難起來。

不過,母親還是說到做到,真的買了輛自行車給他。這件事對鍾南山的觸動很大,他記住了,只要是答應過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鍾南山終於如夢初醒,開始奮起直追,成績提升的速度像火箭昇天,1951年,他以高分考取了私立嶺南大學附中。

通過這件事情讓他意識到:

“認真、勤奮的做一件事情,取得好成績就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

To do a thing conscientiously and diligently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 can win others' respect.

鍾南山的家庭教育屬於嚴父慈母型,同時父親母親都工作勤勉優秀,時下非常流行“雞娃”,而對於孩子最好的“雞”其實是父母努力的身影。

你在前面走,孩子在後面看,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先讓自己成為怎樣的人。

鍾南山曾對兒子、女兒和孫子孫女們說過這樣一段話:

“你們要記住鍾家的優良傳統。

第一個是永遠有執著的追求,第二個辦事要嚴謹要實在。

只要有這兩條,你們就會不斷地取得進步,而且會比我們取得更多的成績。”


從父親母親那裡繼承到的品格、精神、氣節,已經成為這個家裡最寶貴的品質,在漫長的歲月裡又在影響著後輩的兒女。

一個人身上,總是帶著家庭的烙印;家風,就是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好的教育,會影響三代人,真正的“貴族”,不是擁有多少金錢財富,而是家風凝練出的精神風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