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思維——定位產生的必要因素

六度思維——定位產生的必要因素

科特勒大師說:定位雖然是要去發現顯而易見的東西,但在發現前,他們從來不是顯而易見的。

大師還說:定位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需要實踐者的知識、智慧和經驗。

看似兩句不高不低的平常之言,但揭示的是定位的複雜和艱難。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發現,當策劃人為項目找到一個準確的定位時,很多人會說,:搞了幾個月原來就搞了這麼個定位啊,這大家誰不知道啊。說者兩片嘴皮,做者苦熬數月。確實,有些定位初看非常平常,並沒有什麼高屋建瓴、激揚恢宏,但是......

這裡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項目定位的目的。我們尋找項目定位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創造某個全新的概念,不是為了要多麼的出人意料之外,不是單純的標新立異,而是要發現項目最合適的——就是地塊價值、市場需求、競爭態勢的最佳平衡點。無論這個平衡點是平常也好,出人意外也罷,都無關緊要,關鍵是否是最佳平衡點。

而要找出這個最佳平衡點卻並非想象的那麼容易,除了我們前面談到的需要做市場調研、數據分析、地塊研究、客戶研究、競爭態勢研究等等不可或缺的因素為,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這就是人的因素。

我在很早前寫過一篇文章:《策劃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我從來認為做策劃需要天賦。現在有一種現象,似乎策劃人人都能做,只要是在這一行呆過一年半載,甚至一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參與了一兩個項目的策劃,也敢自稱是房地產策劃人,也敢扛著大旗就去接項目,這策劃也忒不值錢了吧!

策劃是什麼?策:就是策略。劃:就是計劃、謀劃。策略、謀劃豈是人人都能做的?那是定方向、定戰略的大事。沒有體驗豐富的人生經歷,沒有敏銳的思維,沒有一會天上、一會地下、一會左、一會右全方位看問題的能力,沒有打碎一個泥娃娃又能把它捏出來、攪成一團亂麻又能抽成一根絲的功夫,是根本不能談策劃的。

策劃人必須把幾種角色集於一身:

戰略家:大到戰略佈局、戰爭態勢分析、敵我力量比較,小到戰術制定、戰場指揮。

醫生:望聞切問、疑難雜症。縱使有治不了的病,但至少要知道是什麼病,是什麼原因引發的病?

導演:舞臺、燈光、道具、音響、演員,都必須瞭然於胸並在掌控之中。

演員:把你經過痛苦創造出來的成果賣給我們的企業家。

護士:時刻關心市場,關注我們所面對的項目,及時調整,掌握力度,幫助我們的定位平穩有效的落地。

策劃人還必須有超出一般人的膽量。

六度思維——定位產生的必要因素


策劃人還必須要建立自己的思想。現在有些人瞎貓碰死老鼠的做了一兩個成功樓盤,就到處胡吹自己如何如何,就敢堂而皇之地稱是無敵天下,就敢今天批王志綱、明天罵易憲中。策劃不是吹出來的,也不是罵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一個真正的策劃人至少要做20個項目,還必須是不同類型的才敢說入道了。因為,項目與項目不同,市場與市場不同,其策劃思路也不同。地產就分為: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文化地產、旅遊地產等等。僅房地產就有住宅、寫字樓、商業地產、專業市場等,而僅僅住宅又分單體樓、小區盤、大盤、還分洋房、公寓、別墅、高層、多層等等,如果你這些類別沒做過,你能稱自己是真正的策劃人嗎?

策劃人還必須有縱向橫向的專業知識,如:

前期的市場調研:(那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踩盤)你知道有幾種調研方法?哪些項目應該用哪種或哪幾種方法?哪些數據是你需要的?哪些數據背後隱藏的是什麼?而市場調研是一門學科,雖然大多數的市場調查只是證明了驢子有兩隻耳朵。但真正的市調是項目定位的基礎

前期的規劃設計建議:你對建築的類別、建築的佈局、外立面、戶型、房屋結構、(綠化)園林、配套等等都不懂怎麼給別人建議?

商業地產的定位、業態、功能、招商、經營比住宅策劃更復雜。

所以我說策劃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因為決定一個策劃人的是“思維”,而思維能力雖然可後天學習,但更主要的是先天生成。那麼,策劃人需要什麼樣的思維?根據相關知識我總結出六度思維操作模式,當然這裡我說的六度和佛家的六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我這裡指的是:

戰略高度——俯視才能看清全局。

辨證維度——辨證才不會迷失方向。

知識寬度——旁徵博引打開思路。

務實深度——細節決定成敗。

挑戰氣度——無畏才能無敵。

執行力度——落地才能紮根

我這裡大談策劃人的思維是因為定位是策劃的根本,而策劃人的思維又決定策劃的深度。這裡僅舉公司操作過的萬佳廣場為例,說明策劃人的思維對項目定位的作用。

萬佳廣場地處青島商業中心,臺東的近中心位置,由威海路,臺東八路,長春路幾條大路圍合。地處繁華鬧市,距離臺東三路國際步行街僅300米,絕對稱得上是臺東保底中僅存的如此大面積的未作商業開發的閒置廠房。當時看到項目的第一眼,我的老師就提出來雙首層的建築改造理念。經過對整個商圈的細緻調研後,提出來要做一個餐飲娛樂文化園區的產業定位理念。我們不做大排檔,我們也不做高檔酒店,我們只做精品,美食當中的精品。通過對建築的改造,業態的精準定位,及三定(定位置、定品牌、定方向)的招商方法,使得整個項目的操作一氣呵成,經過半年的運營管理,萬佳廣場,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吃貨的天堂。

再就是我想談到一個現象,我們不可能的項目都是從開發商拿地就進入項目,雖然我們堅持,但是沒有百分百。那麼當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半成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就這原有定位,不加思考,不做專業的市場調研,不進行SWOT分析,不做定位論證就閉著眼睛去繼續項目的操作嗎?在我們公司,我要堅決的的告訴大家-----NO!那麼對目標客戶的重新定位、對銷售招商策略的重新調整、對廣告主題的重新設計等,都是我們必須要要做的事情,所有這一切絕對沒有模式可套。依靠的就只有策劃人戰略維度、辯證維度、知識寬度、務實深度、挑戰氣度和執行力度了。 這六者,缺一不可成事。給大家列舉一個之前的項目,青島市山東路《悠優谷兒童主題項目》。我說這個項目我們是失敗的,失敗的原因在哪裡?項目的介入是在項目已有作為奧特萊斯外貿尾貨市場的定位策劃過程中,接到項目後,我們站在戰略的高度對項目做了重新定位,站在務實的深度上對招商策略做了調整,也以很快的速度以定位為基礎,給項目重新做了LOGO的設計,做了一系列的廣告設計。在整個過程中,開發商給予我們很高的期望,但是到項目進行到招商中期時,開發商卻又回到了尾貨市場上去,雖然我們有了挑戰的氣度,戰略的高度,務實的深度,知識的寬度,但是在此過程當中我們忽視了辯證的維度以及執行力度的把控,所以整個項目向我們能夠看到的失敗方向走去,我們卻已無力迴天。

所以,策劃人,請記住我們做定位的目的不是顯擺我的思想有多超前,我的理論有多專業,我們要做的是真真正正的讓我們策劃的對象落地生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