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43项具体措施 推动"四抓两整治"落地见效


平川区以推进"四抓两整治"工作在各领域落地为目标,研究制定《平川区从严落实"四抓两整治"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40项具体措施,在全区各领域全面推进"四抓两整治"任务落实,为实现平川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1.深入研究实施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头雁工程",加大对联审不通过、政治不合格、业务不熟练、组织不满意、群众不认可的党组织书记的调整力度。

2.农村重点从乡镇机关干部、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中择优选拔。

3.社区重点从35岁以下、文化程度较高、素质能力较强、熟悉城市基层管理的优秀人才中选拔。

4.机关事业单位重点从本单位事业心较强、熟悉党务工作、组织能力较强的负责人中选拔。

5.区属企业重点从本部门本单位管理层负责人选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上级党组织也可以通过选派专职党组织书记。

6.中小学校重点从有政治素质较硬、专业素质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科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中选拔。

7.公立医院重点从党性观念强、素质能力强的"双强型"内设机构负责人中选拔。

8.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重点从熟悉党建业务工作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选拔或由上级党组织选派专职党组织书记。

9.做好9名专职党组织书记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实行专职化管理。

10.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考评结果与个人的报酬待遇、选拔任用和奖惩挂钩,激励61名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发挥作用。

11.持续加大力度推进村(社区)"一肩挑"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按6月中旬前推进村(社区)"一肩挑"比例达到100%。

12.以党(工)委为单位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人员进行一次优化提升,6月底前按照1:1比例完成优化提升党组织书记后备库。

13.按照全员培训的要求,每年度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和后备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并及时组织参加基层党建工作专项培训和全区集中轮训。

14.聚焦村文书不胜任、履职不到位的村,继续开展公开招聘大学生村文书,开展大学生村文书专职化建设。

(二)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

15.在村、社区,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提升村、社区场所阵地服务承载能力,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统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XXX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16.摸排完成需要改扩建(维修)的活动场建设并建立台账和设立改扩建(维修)项目,按4月底前组织实施动工。

17.对全区活动场所不达标的村社区阵地全部进行改造升级,确保10月底前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18.在机关事业单位、区属企业和"两新"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资源共享、一室多用或专门建立等方式完成党员活动室或党员之家建设。

19.建立党员咨询服务站、流动党员服务站、村(居)民事务代办站,积极探索构建一站式服务中心。

20.进一步完善7个乡镇小食堂、小澡堂、小图书馆、小活动室、小厕所等"五小工程"功能,做好日常维护,不断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21.结合"甘肃党建"平台推广应用和实际工作需求,建立"平川平台",不断拓展完善平台的服务功能。

22.及时督促指导党支部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规范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每月"甘肃党建"使用率达到100%。

(三)抓基层组织党内政治生活

23.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24.在农村、社区深化"三议五会"工作法,完善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清单,落实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制度,引导党组织书记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

25.充分利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督促基层党组织规范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1+11+X"党内组织生活制度。

26.指导基层党组织持续加强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发展、引领社会治理、宣传教育群众的能力。

(四)抓基础保障工作

27.2020年村干部基本报酬、组干部误工补贴分别提高到人均3万元和0.9万元。

28.各街道党委探索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完善专职社区工作者薪酬制度。

29.持续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不低于5.5万元,城市社区办公经费不低于12万元。

30.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工作经费列入行政预算。

31.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应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列入企业年度预算。

32.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应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5‰列入企业财务计划。

33."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经费有困难的,通过上级党组织支持、党费返还等办法予以解决。

34.深化党群创业互助活动,持续扩大互助资金规模,聚焦提高集体经济收入中经营性收入占比,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实现农民致富集体增收。

35.严格管理和使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项目资金,积极推进峤山村特色杂粮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和响泉村现代园艺农业及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对资金使用情况加强监管、适时审计,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五)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36. 按照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的原则,逐支部排查确定整顿对象,紧盯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整顿工作。

37.明确验收标准,按照党支部自查自验、上级党委初查核实、区委组织部进行综合评估的步骤,认真组织开展评估验收。

38.根据评估验收的群众测评结果,集体研究确定验收结果,对群众知情度和满意度达不到80%的,重新进行补课,确保整顿一个提升一个。

39.探索开展以"推进党组织到网格,创新组织引领方式;推进党员下沉网格,创新服务引领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双推双创"网格化党建工作,健全完善乡镇(街道)为一级网格、村(社区)为二级网格、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为三级网格、居住片区(楼栋)为四级网格的工作体系。同步优化设置党组织,配好网格长、网格员,明确各级网格职责任务,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服务统筹、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六)大力整治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问题

40.持续深化各领域党员信教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切实靠实工作责任,同时对纳入重点整治的对象建立帮教关系,促其转化。

41.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注重从企业工人、青年农民、返乡毕业生、复退军人、技术骨干和高知群体中培养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年龄、知识、性别等结构。

42. 继续大力整治涉黑涉恶问题,建立防范和整治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黑恶势力、宗教势力对基层党组织的侵蚀。

43.继续对现任村(社区)干部开展任职资格联审,对存在问题的村(社区)干部由各乡镇(街道)综合分析研判,对有违背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或严重政治问题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坚决清理,并做好补齐配强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