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拿到“长处方”就万事大吉?出现这四个情况一定要就医

67岁的陈叔患糖尿病已有五年了,除了视力模糊外,没有其他不适。陈叔自认为是一位健康的老人,平时对血糖的管理也不太重视,每个月去医院开一次药是陈叔对于糖尿病唯一的管理工作。近期因疫情之故医保出台了“长处方”政策,陈叔如愿以偿地开到了三个月的药,这让他非常开心,接下来的三个月可以不用到医院报到了。而事与愿违的是,一个月过后,陈叔就因呕吐、腹泻入院,入院时血糖高达20多。

医生表示,长处方的出台是为了方便患者,减少因开药去医院的次数,降低被感染几率,但必要的血糖自我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糖友拿到“长处方”就万事大吉?出现这四个情况一定要就医


每月看一次医生不仅仅是为开药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叶健华指出,长处方让患者减少了去医院的次数,确实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几率,但并非所有慢性病患者都适用长处方。

糖尿病需要长期综合管理,一旦出现一次严重低血糖或急性并发症发作,之前管理的效果可能付之一炬。“我们要求患者每个月来开一次药,其实也就是复诊一次,医生在开药的同时也会问诊,问诊内容包含患者的衣食住行,可以发现很多患者忽略的隐患。所以对于需要长期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而言,三个月不见人是有一定风险的。”叶健华表示。

叶健华表示,如果给糖尿病患者开具长处方,那么这位糖友必须符合一定要求,如血糖稳定、病情控制良好、没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没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衰、肾衰等,以及可以遵循医嘱做好自我管理,如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如不符合以上要求,最好还是能够最少一月看一次医生。

糖友拿到“长处方”就万事大吉?出现这四个情况一定要就医


出现四种情况赶紧就医

那么,对于已经开具了三个月药物,但又不符合上述要求、有较高风险出现问题的糖友,他们应该怎么办呢?叶健华表示,在居家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比较较为危险,糖友应该提高警惕。

1. 血糖超过15mmol/L。

当血糖超过15mmol/L时就有相当高的几率发生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抵抗力差感染等,所以此时应该尽早就医。如果没有测血糖,但出现明显的口干烦渴、多尿、胃纳改变、明显乏力、意识状态改变、呼吸有烂苹果味,也提示血糖过高甚至会有急性并发症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2. 频繁超过14mmol/L。

如果血糖没有超过15mmol/L,但又偏高,是否就不需要就医呢?叶健华表示,当出现异常的高血糖,但又没有超过15mmol/L,可在接下来几天的同一时间监测血糖,如果超过三天血糖偏高,即使没有超过15mmol/L,也应立即就医。


糖友拿到“长处方”就万事大吉?出现这四个情况一定要就医


3. 血糖低于4mmol/L。

低血糖的范围是低于3.9mmol/L,所以当血糖低于4mmol/L时或出现心慌、手抖、出汗、乏力、意识模糊等低血糖症状,应该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喝糖水、吃糖块等。随后要分析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如果找到明确原因,如运动量增加、进食减少,误将药物的剂量增加等等,去除影响因素即可,如果反复低血糖,如一天之内多次低血糖或连续几天反复低血糖,则应该立即就医,查找原因或是调整用药。

4. 出现并发症或伴发症不适。

糖尿病患者本身较容易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当出现发烧、咳嗽、咳痰时要立即就医。其次,糖尿病患者有很多伴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当出现胸闷、心悸等也建议尽早就医。最后,相当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并发症及伴发其他慢性疾病,当出现相关的症状是,也应该尽快就医。



通讯员/余子媛

图/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