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养老服务”应该怎么做?

积极推行以“互联网+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有效手段,建设具有养老信息化、服务精准化、数据动态化、过程痕迹化的“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实现政府监管、企业减负、老人受益的目标,旨在实现让老年人成为这场养老互联网“风暴”的最大受益者。


“互联网+养老服务”应该怎么做?

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

(一)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养老工作信息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构以“互联网+养老服务”为支撑的信息化平台,将老人及家属、服务机构及员工、政府单位及部门三方进行无缝衔接,建设需求供给及监管服务的信息化闭环,推进养老服务新业态的发展;

(二)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实现养老数据动态化:利用云计算、云储存、物联网等技术,建设老年人、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项目、资金结算、过程监督等为老服务大数据库,通过服务过程结合信息采集的手段,实现养老数据动态化管理;

(三)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化:一方面以养老市场为导向,建立老年人反馈机制,以服务评价驱动服务质量提升,促进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对需求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确认,自动推送或主动申请老年人所需服务,从而拓宽养老服务获取渠道,提升主动呼叫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 “菜单”,持续推动养老服务精准化发展;

(四)提高政府监督管理水平,实现服务过程痕迹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事前、事中、事后等为养老服务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管,以人脸识别、GPS、录音、照片、视频、服务时长、服务评价为监管要素,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作弊问题,达到服务过程痕迹化管理。

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