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真武大帝,究竟降伏了什么妖魔?为何会被封为天帝?

叶之秋


在古代历史上,神话传说故事大多是为统治者的统治正统性所服务的,真武大帝也曾经被明成祖朱棣用过一次。

《降笔实录》(又称《玄帝实录》、《董真君实录》)有:“玄武为凡人时,身长九尺,面如满月,龙眉凤目,紺发美髯,顏如冰清,头顶九气玉冠,身披松萝之服”。

真武大帝来源于中国古代宗教中东南西北四宫中的北宫玄武,最初只是二十八星宿中北方七位星宿的合称,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披发跣足、脚踏龟蛇的神仙。北宫玄武的地位也是在进入宋朝之后才越来越高的,而宋太祖和宋太宗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是天降神赐,创造了很多的神话传说。知道宋真宗封真武为灵应真君之后,真武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了官方和民间极为尊崇的道教大神。但是鼎盛时期却是在明朝。

真武大帝肩负着的主要神职是北方之神、战神、水神等。《玄帝实录》记载:“上天龙汉二年之时,殷紂主世,淫心失道,……遂感六天魔王引诸鬼眾,……恶气衝突,弥塞天光,元始天尊命玉帝降詔北极紫微大帝,以玄武收魔,间分人鬼。”

这里可以看出,真武大帝降服的妖魔是六天魔王,他“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时收断,人鬼分离,冤离解脱,黎民安泰,国土清平”,效率之高,不成为神都难。

在后来,人们又给真武大帝找来了亲生父母,被冠上圣父、圣母之名。可见在官方和民间对真武大帝的信仰已经发展的更为笃定了。而在各朝代里出来的神秘组织也常常与真武大帝扯上了关系,比如义和团、大刀会、神拳、红枪会等等,真武大帝甚至成为了描金业、命相家、屠宰业的行业保护神,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另外还有对真武大帝倍加青睐的明成祖朱棣,为了麻醉人民,打着“君权神授”的旗帜,从出生的时候开始了宗教包装,母亲梦见了某某某天神钻进肚子了,算命的师父一看小孩子吓一跳急忙说:“天机不可泄露也”等等。

在“靖难之战”的时候,朱棣采纳了姚广孝的计谋,说是北方真武“显灵”,神佑燕军,鼓励兵士向前冲锋,洒血疆场。朱棣成功夺得皇位后,就大肆吹扬真武大帝的神迹,又来圆之前撒下的弥天大谎,反正分封的神也损失不了什么,还能从精神上加强统治 ,真是双管齐下的妙计。

朱棣尊奉真武大帝为“北极真武玄天上帝”,钦定每年春天三月三,秋天九月九是祭祀真武的日子,通过对道教诸神的尊崇倍至,以此来为自己的合法性服务,声明自己并不是篡逆者。


历史中简堂西域鹰眼


真武大帝又叫九天荡魔天尊,他降伏的最厉害的妖魔就是北海海神禺强。

孙悟空干不过黄眉老怪,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找人帮忙,去武当山找到真武大帝,真武大帝说,我奉玉帝圣旨,又奉元始天尊符旨,降伏了北俱卢州妖魔,现在坐镇武当山,海内清平。想西牛贺州能有什么厉害妖魔,值得我出手?让龟蛇二将去收拾了。结果龟蛇二将也被黄眉老怪装在了口袋里。



真武大帝意思,西牛贺州的妖魔得如来收拾,各人自扫门前雪,不能让别人给你收拾。你如来收拾不了,是你无能。

北俱卢州紧靠北海,北海水神禺强在水里是一条大鲸鱼,飞上天是一只大鹏雕,长着九颗头,在北海兴风作浪,真武大帝奉命前去降伏,禺强打到激烈处现了原形,伸出头咬真武大帝,没想到真武大帝变出七个分身,摆出真武七截阵,手提七星剑,脚踏北斗七星步法,将其团团围住,首尾不能相顾,禺强无计可施,只好俯首投降。



三千年后,唐僧前往西天取经,孙悟空遇到了硬茬子,这家伙长着九颗头,非常厉害,江湖绰号九头虫,幸亏二郎神前来帮忙,放出哮天犬,才把九头虫咬了一颗头,九头虫直奔北海而去。

二郎神和孙悟空知道九头虫的底细,没有追,猪八戒要追,被孙悟空拦住了。兄弟,穷寇莫追。因为北海是真武大帝的地盘,九头虫就是北海水神禺强,是真武大帝的人,孙悟空和二郎神要是敢追过去,真武大帝就在哪儿等着他们,还不是白跑一趟。



猪八戒为啥敢追?因为猪八戒干过天蓬元帅,天上有四大天尊,天蓬元帅是老大,九天荡魔天尊是老二,真武大帝曾经是猪八戒的小弟。所以猪八戒不怕他。孙悟空降伏猪八戒时,猪八戒跟变成高小姐的孙悟空说,就是九天荡魔天尊来,我也不怕他。



但是猪八戒忘了,你早就不是天蓬元帅了。九天荡魔天尊之所以给你面子,只因为你是天蓬元帅,现在你早就不是了,人家怕你个屁啊。


唐风宋月


  真武大帝,又名玄天上帝、北极玄天真武上帝、荡魔天尊、披发祖师、北帝、妙见菩萨等等。其塑像、画像最常见的形象是披发跣足,脚踏龟蛇,外袍内铠,威武庄严。

  真武大帝的崇拜从何而来呢?

  自古以来的仙神崇拜,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的崇拜。一种是对古之修道,修佛者中大宗师的崇拜。

  真武大帝最初本是上天星辰北宫玄武,最初只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位星宿的合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北宫玄武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进入北宋后,在宋太祖、宋太宗为证明自己得到皇位乃是上天所赐,创造了许多仙神传说。比如祖先赵玄朗降世,比如真武将军、黑煞将军临凡等等。真武将军就是后来的真武大帝。

  在宋仁宗年间,真武将军便被封为玄天上帝,成为帝君级别的高级仙官。

  在南宋、元朝时期,对于玄天上帝的种种神迹越来越完善。据说,玄天上帝乃是先天始气中五灵玄老太阴天所化,在三皇时期便下界修道。在黄帝时期已经脱胎到净乐国为太子。十五岁时,玄天上帝便已经明悟大道,辞去王位入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岁时,玄天上帝便得道飞升。

  因玄天上帝勇武非凡,玉皇大帝久闻其名,特拜其为太玄元帅,统领诸神,坐镇北方,后来更统摄玄武之为,降妖伏魔,威震天下。

  那么,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又降伏了哪些妖魔呢?

  据《玄帝实录》记载,商纣王末年,荒淫享乐,昏庸无道,得罪上天,涂炭生灵。因其罪孽深重,民怨纷腾,于是引来了六天魔王下界。六天魔王伤害众生,魔气直冲太空,天门振动,诸神惊骇。

  因此,元始天尊命令玉皇大帝降下法旨,派遣北极紫薇大帝下界降魔。紫薇大帝又命令真武大帝统率诸神降伏妖魔。

  真武大帝于是披发跣足,身穿金甲,外罩黑袍,统率六丁六甲、五方神龙以及数十万天兵下界。

  真武大帝与六天魔王在洞阴之野大战。六天魔王化为黑色巨龟想要吞噬真武。真武大展神威,将巨龟镇压在脚下,最终将巨龟关押在酆都大洞中。

  铲除六天魔王之后,真武大帝又统率天兵,将下界作乱的诸多鬼怪悉数擒拿,将其驱逐到蛮荒西域。从此之后人与鬼不再混杂。

  ——其实,在更早的道教神话中,降伏六天魔王的不是真武大帝,而是张天师。所谓六天魔王其实是张天师入蜀时当地流行的传统巫教魁首。

  因有降伏六天魔王大功,真武大帝被敕封为镇天玄武大将军。元始天尊又敕封真武大帝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此前都是叫玄武,到此刻方才受封玄天上帝。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借荡魔天尊本人介绍了这段往事,不过将有争议的六天魔王隐藏,只是提真武剪伐北方,扫荡妖魔。


叶之秋


大名鼎鼎的真武大帝,究竟降服了什么妖魔,被称为九天荡魔祖师?

真武大帝,又名玄天上帝、北极玄天真武上帝、荡魔天尊、披发祖师、北帝、妙见菩萨等等。其塑像、画像最常见的形象是披发跣足,脚踏龟蛇,外袍内铠,威武庄严。

真武大帝最初本是上天星辰北宫玄武,最初只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位星宿的合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北宫玄武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进入北宋后,在宋太祖、宋太宗为证明自己得到皇位乃是上天所赐,创造了许多仙神传说。比如祖先赵玄朗降世,比如真武将军、黑煞将军临凡等等。真武将军就是后来的真武大帝。

在宋仁宗年间,真武将军便被封为玄天上帝,成为帝君级别的高级仙官。

因玄天上帝勇武非凡,玉皇大帝久闻其名,特拜其为太玄元帅,统领诸神,坐镇北方,后来更统摄玄武之为,降妖伏魔,威震天下。

那么,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又降伏了哪些妖魔呢?

据《玄帝实录》记载,商纣王末年,荒淫享乐,昏庸无道,得罪上天,涂炭生灵。因其罪孽深重,民怨纷腾,于是引来了六天魔王下界。六天魔王伤害众生,魔气直冲太空,天门振动,诸神惊骇。

因此,元始天尊命令玉皇大帝降下法旨,派遣北极紫薇大帝下界降魔。紫薇大帝又命令真武大帝统率诸神降伏妖魔。

真武大帝于是披发跣足,身穿金甲,外罩黑袍,统率六丁六甲、五方神龙以及数十万天兵下界。

真武大帝与六天魔王在洞阴之野大战。六天魔王化为黑色巨龟想要吞噬真武。真武大展神威,将巨龟镇压在脚下,最终将巨龟关押在酆都大洞中。

铲除六天魔王之后,真武大帝又统率天兵,将下界作乱的诸多鬼怪悉数擒拿,将其驱逐到蛮荒西域。从此之后人与鬼不再混杂。

因有降伏六天魔王大功,真武大帝被敕封为镇天玄武大将军。元始天尊又敕封真武大帝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此前都是叫玄武,到此刻方才受封玄天上帝。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借荡魔天尊本人介绍了这段往事,不过将有争议的六天魔王隐藏,只是提真武剪伐北方,扫荡妖魔。


小马谈古今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降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本为颛顼的辅佐之神玄武,后来真武大帝接替北方天帝颛顼成为镇守北方的天帝,颛顼则成为统治阴间的酆都大帝。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中国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



在古代历史上,神话传说故事大多是为统治者的统治正统性所服务的,真武大帝也曾经被明成祖朱棣用过一次。真武大帝来源于中国古代宗教中东南西北四宫中的北宫玄武,最初只是二十八星宿中北方七位星宿的合称,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披发跣足、脚踏龟蛇的神仙。北宫玄武的地位也是在进入宋朝之后才越来越高的,而宋太祖和宋太宗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是天降神赐,创造了很多的神话传说。知道宋真宗封真武为灵应真君之后,真武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了官方和民间极为尊崇的道教大神。但是鼎盛时期却是在明朝。


明朝初年,建文帝由于削藩失败,引发著名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的结局,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小小的燕藩,居然推翻了庞大的建文朝廷,甚至燕王朱棣在和建文朝廷较量的过程中,几次死里逃生、绝处逢生。这让朱棣感觉自己能取胜,一定程度和运气有关。而运气的好坏,取决于神灵是否愿意襄助。 朱棣夺取皇位后,认为自己其实就是真武神在人间的化身,自己能取得皇位,完全是真武神帮助的结果,于是,将真武神册封为“真武大帝”,成为道教神系中一系列“天帝”中的一员。随后,朱棣下诏在整个明朝境内——包括关外很多地区,广泛修建真武大帝的道观,来表明对真武大帝的信仰。在皇帝的带动下,整个明朝境内,掀起了信仰真武大帝的高潮。

相传,真武大帝是净乐国的王子,出生的时候,祥瑞覆盖了整个国家,就连泥土都变成了金子。而且真武大帝自幼就是十分聪慧的,遍览群书,不学自通。后来等到十五岁的时候,便是辞别了父母想要去修炼元气。仙人特意看他十分诚心,就告诉他在大海的东边有一座太和山,在那里修炼就可以化作十方大圣,与天地日月同寿。 真武大帝按照仙人的指示,潜心修炼,终有所成。后来功德圆满,被玉帝封为太玄元帅,又赐名太和山为武当山。并且派遣他前去镇守北方。后来商朝的时候,商纣王与水王,火王,旱王,蝗王,瘟王以及妖王一起祸害人间,玉帝就派遣真武大帝前去帮助周武王讨伐纣王。真武大帝就与这六个魔王相战于洞阴之野。最后四个魔王败逃,剩下的两个魔王被变成大龟和巨蛇被真武大帝所降服。玉帝对其大加赞赏,拜其为玄天上帝。 而对于脚下的龟蛇,因为它们改邪归正,也是被封为赤灵尊神和黑灵尊神,共享神位。所以也就成了我们民间常常见到的真武大帝脚踏龟蛇,金甲玉带,仗剑怒目的威严形象了。而在元朝的大德年间皇帝追封真武大帝为“光圣仁威玄天上帝”成为了北方众神之首。


大老二爷


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原是古麇国国君的儿子,叫太玄。

道家有句俗语,叫做人间有“麇国”,仙界有“净乐国”,其实二者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只是仙界和人间的称呼不同。传说的净乐国,其实就是麇子国,也就是古麇国,在今湖北境内。

3100年前,太一天神曾在古麇国隐居十余年年,与他相识,后来太一天神拥有了古麇国的统治权,太玄成为带头将领。周武王修建沣都城时,对吕尚有提防之心,不希望他过多参与,太一天神便推荐太玄带领全国军队迁到沣都,负责沣都的守城之职,并让自己的贴身侍卫斗姆元君教其剑术,后征战各处,战功卓著,终受太一天神器重。太玄去世后,斗姆元君安排他在自己的名下任职。

以后,斗姆元君掌管北斗众星,被誉为北斗众星之母。在北斗众星中,有二十八心宿,其中有北方七宿,由太玄掌管,又因北方七宿形如古代神兽玄武(样子如同龟和蛇),人们便将北方七宿也称为玄武,因此,掌管北方星宿的神灵,便称为玄武大帝。




古麇国离武当山不远,武当山便成了玄武大帝的道场,开始在民间地位不是很高。

明朝时,朱元璋出身寒微,众人难以信服其为天子,九天玄女的弟子刘伯温想出一计,让朱元璋请画师为其画像,无论美丑与否,都一概责罚。

不久又来了一位画师,朱元璋故作睡意正浓,醒来后对画师言讲,昨夜曾梦到玄武大帝,那画师心领神会,将民间所传的玄武大帝肖像与朱元璋相貌融合,完成画作。

次日上朝,该画作在百官之间传看,有大臣惊叹低语,朱元璋让其大声说出,恕其无罪,大臣方说:此画作与玄武大帝有几分神似!文武百官皆频频点头称是。传至刘伯温手中,刘伯温言道: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经过朱元璋应许后,刘伯温才说,朱元璋实为玄武大帝转世,今已得了帝位,又被众人认出,他也不必再隐瞒了。

为什么玄武大帝会被刘伯温选中呢?原因在于玄武大帝在仙界身份地位极低,又没有什么门人弟子,不会有人反对去揭开这个谎言。还有一个原因,虽然身份地位低,但他曾追随太一天神多年,又受斗姆元君器重,资历极老,没有谁敢不给他面子,就算捧得高一点,众神仙也没啥意见。而且,玄武大帝本人是刘伯温在仙界的顶头上司,抬高自身顶头上司的身份地位,对自己也大有好处。

因此,朱元璋开始大兴土木,扩建武当山,并有意派人宣传,将玄武大帝身份推高,流传至今。


道易心成


真武信仰的起源

一般认为,人类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源自对自然乃至日常万物的崇拜——比如有的民族信仰山川树木,有的民族崇拜日月星辰,还有的民族则崇拜一些动物神。

这些信仰被宗教学归纳为原始宗教。

在古代华夏,有史可考的原始宗教信仰,一般认为是夏朝对太阳神的信仰。这种信仰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东周,逐渐演化成了对日月星辰的信仰。


其中,著名的二十八宿,就是这种信仰的体现。东汉时期,随着佛教和佛学传入华夏,中国本土也衍生出了道教。原始宗教对日月星辰的信仰,被道教所吸纳。

而二十八宿中,有一部分被视为玄武的,便是华夏先民对玄武神崇拜的由来。随着道家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玄武神也由此晋升为玄武大帝,成为一尊较为显赫的神灵。到宋朝,玄武被更名为真武神。

明朝初年,建文帝由于削藩失败,引发著名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的结局,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小小的燕藩,居然推翻了庞大的建文朝廷,甚至燕王朱棣在和建文朝廷较量的过程中,几次死里逃生、绝处逢生。这让朱棣感觉自己能取胜,一定程度和运气有关。而运气的好坏,取决于神灵是否愿意襄助。

朱棣夺取皇位后,认为自己其实就是真武神在人间的化身,自己能取得皇位,完全是真武神帮助的结果,于是,将真武神册封为“真武大帝”,成为道教神系中一系列“天帝”中的一员。随后,朱棣下诏在整个明朝境内——包括关外很多地区,广泛修建真武大帝的道观,来表明对真武大帝的信仰。


在皇帝的带动下,整个明朝境内,掀起了信仰真武大帝的高潮。

真武大帝又有个别名,叫做“荡魔天尊”,那么,真武大帝究竟消灭过哪些妖魔?

神话与历史

从历史学角度来说,很多神话,往往隐含着历史真相。比如后羿射日的神话,有历史学者就认为,这是影射历史上的后羿废黜夏朝的国王太康(著名的太康失国事件)。

在道教神话中,传说殷商末年,六天魔王肆虐人间,导致生灵涂炭。于是天庭委派真武大帝率领天兵天将,在人间和六天魔王决战,最终,在真武大帝的讨伐下,六天魔王相继被收复,人间有了祥和。


一般认为,这个神话背后反映了道教产生后,道教信仰和民间一些原始信仰产生了难以兼容的冲突,于是,导致了信徒冲突,并演变出了此类神话。


藤树先生


真武大帝,是道教中比较有名的北方尊神,其称号非常多,在民间通常被称为真武荡魔大帝。真武大帝原本是北方天帝颛顼座下的玄武辅佐神,后来接替天帝颛顼而成为镇守北方的尊神,颛顼则在阴间的担任酆都大帝之职。

真武大帝的道场是武当山的应化道场,真武大帝形象威武,金锁甲胄,披散着头发,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等。道德经中说,真武大帝原是净乐国太子,生而神灵,长大后发誓要除尽天下妖魔。

后来紫虚元君传给真武无上秘道,又遇天神授其宝剑,而后太和山修炼。在修炼二十四年后,真武大帝功成圆满,被玉皇大帝敕封为镇守北方之神,统摄玄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更名为武当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能当(挡)此”。

还有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化身,托生于净乐国王皇后之子。真武大帝被宋真宗加封为翌圣保德真君,后为避圣祖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元代时,真武大帝被加封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以后各朝相互效仿。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非常崇奉真武大帝,在各衙门中都建有真武庙,庙中供奉着真武大帝像。明代是真武大帝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时期,相传明成祖在靖难过程中,曾得到真武大帝显灵相助,才成功的取得了帝位。

据《元洞玉历记》记载,元始天尊在昆仑山玉虚宫讲道,突然发现下届妖魔作乱,便命真武大帝降魔以治理阴间。真武大帝遂统领天兵,下凡与六天魔王大战于洞阴,最终将魔王化成龟蛇摄于足下,将其余鬼怪锁于酆都大洞。

真武大帝的神化过程是漫长的,直到北宋初期才最终完成。据说真武大帝能在武当修炼到工程圆满,主要是受到了一位老妇人将铁杵磨成针的启发,而这位老妇人便是紫气元君的化身,就是为了点化真武大帝。

到了南宋时期,真武大帝的地位和神格逐步提升,历代皇帝都崇奉至极。这主要是源于真武大帝升天后的故事,当时的天界,也就是道教所说的彼岸世界,魔妖迭起,打斗不断。元始天尊在传道时,黑毒秽杂之气已冲进南天门。

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真武大帝镇魔除妖。真武大帝极为勇猛,亲率三十万天兵一夜之间降伏了所有妖魔。“始判六天”就是对真武大帝讨伐妖魔时战绩的最高评价。从此以后,元始天尊就命真武大帝镇守北方,并要他普福生灵与操扶社稷。

据文献记载,明成祖朱棣靖难誓师时,就曾扮成了真武大帝“披发仗剑”的形象。武当山能有如此规模的宫观庙宇,完全是明成祖为感恩真武大帝相助而建,也使得民间对真武大帝的信奉达到了顶峰。

关于真武大帝的神仙职责,民间和文献中有很多种说法。在众多的文献中记载的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但北方之神并不是真武大帝一个,还有颛顼何辰星,而民间将其进行了简化,认为真武大帝就代表北方之神。

真武大帝还有水神之职,从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因此真武大帝也被称为水神。这在许多的文献中也有记载,他坐镇北方,主管风雨。也有一种是说真武大帝是学武之人的护法神,因他脚踩神龟,也被当做长寿的象征。

真武大帝的战神本色以及他拥有的众多神职,使得他不但赢得了民间各阶层人士的普遍崇信和尊敬,而且也成为历朝历代推崇的神仙典范。正是因为真武大帝拥有勇扫妖魔的本领,最后才被玉帝和原始敕封为北方大帝。


野史也是史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降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本为颛顼的辅佐之神玄武,后来真武大帝接替北方天帝颛顼成为镇守北方的天帝,颛顼则成为统治阴间的酆都大帝。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中国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

真武大帝在天庭的地位也仅次于四御而已。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玉皇”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他们的全称是: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祇。

真武大帝是明朝的护国神祇。真武大帝信仰在明朝达致顶峰,因为真武乃是北方大神,明太祖攻克元朝,明成祖起兵于北方,都与北有关。明代皇家屡次重修真武大帝得道之武当山,甚至模仿紫禁城,为大帝修建了紫金城。同时,明朝官方在全国各地也兴建了许多玄天上帝庙,并由官方祭祀。

明朝时期,应明成祖朱棣政治需要而加封号,在全国影响极大,所以民间传说,他是盘古之子,生有炎黄二帝,为龙身,天龙有八部,中华之祖龙,并接替三界第二任天帝玉帝成为天庭的第三任天帝玄帝。

真武大帝的 [2] 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尺,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

道经如是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的八十二次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国净乐宫,乃国王之子。净乐国善胜王后梦见自己吞日而孕,怀胎十四个月之后,生 下一王子,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十岁时,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想修行,且一心向道,并发誓要扫尽妖魔。

据《玄帝实录》记载,商纣王末年,荒淫享乐,昏庸无道,得罪上天,涂炭生灵。因其罪孽深重,民怨纷腾,于是引来了六天魔王下界。六天魔王伤害众生,魔气直冲太空,天门振动,诸神惊骇。

因此,元始天尊命令玉皇大帝降下法旨,派遣北极紫薇大帝下界降魔。紫薇大帝又命令真武大帝统率诸神降伏妖魔。

真武大帝于是披发跣足,身穿金甲,外罩黑袍,统率六丁六甲、五方神龙以及数十万天兵下界。

真武大帝与六天魔王在洞阴之野大战。六天魔王化为黑色巨龟想要吞噬真武。真武大展神威,将巨龟镇压在脚下,最终将巨龟关押在酆都大洞中。

铲除六天魔王之后,真武大帝又统率天兵,将下界作乱的诸多鬼怪悉数擒拿,将其驱逐到蛮荒西域。从此之后人与鬼不再混杂。

因有降伏六天魔王大功,真武大帝被敕封为镇天玄武大将军。元始天尊又敕封真武大帝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此前都是叫玄武,到此刻方才受封玄天上帝。


跪射俑


诚邀,如题。首先小编得纠正楼主一个问题,那就是真武大帝不是天帝。


天帝,顾名思义是天国的皇帝,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中是没有天帝的,直到人间除建立了国王,天上就有了天帝。正史中控制诸天万界的帝王最早是大禹的神化,而后秦襄公祭白帝,秦宣公祀青帝,灵公祭祀炎黄二帝,秦统一后祭祀以上四帝,西汉在四帝的基础上加入黑帝,称为五方上帝,自东汉起则以太一为至高神,凌驾于五方之上。 自儒学深入人心后,儒道结合,又出现了昊天上帝,直到宋真宗泰山封禅,高天上圣玉皇大帝又成为了天上的最高神王。

所以真武大帝虽为大帝,但是和天帝还是有所差距的,简单的来说,真武大帝是天帝的下属。

回答下一个问题,真武大帝之所以位列神班一等,其功劳自然是不小的。

据《玄帝实录》记载,商纣王末年,荒淫享乐,昏庸无道,得罪上天,涂炭生灵。因其罪孽深重,民怨纷腾,所以引来了六天魔王下界。六天魔王伤害众生,魔气直冲太空,天门振荡,诸神惊骇。


因此,元始天尊命令玉皇大帝降下法旨,差遣北极紫薇大帝下界降魔。紫薇大帝又命令真武大帝统率诸神降伏妖魔。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