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看待王阳明和王阳明心学的?

心理之路之社交恐痛


现在移动网络发达,我不知不觉养成了吃饭看视频的习惯,我也看到过很多同龄人也有这个习惯。吃饭的时候,手机一掏,往支架上一摆,看着视频下饭,简直是忙碌生活的中最惬意的间歇。前段时间,我在这个吃饭间歇时间看完了百家讲坛郦波教授讲的《五百年来王阳明》系列视频,对这位被称为“真三不朽”的新建伯的生平又有了更全面些的了解。

最初知道中国文化史上的这位圣人是在高中时期的历史课本里,那个时候,王阳明以及他的心学是文综类的必考知识点,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印象。在政治科目哲学内容版块方面,考试中王圣人的花论(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经常是被当作唯心主义错误的选项进行批判的。虽然当时只是觉得王圣人的花论有些意思,其思维有些与众不同罢了,也未觉得有什么高明之处,但随着自身也历练尘世,终是对这位五百年前的大儒有些理解了。

王圣人被称为“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的人物,能得到传统话语体系这样高的评价和认可,自是有真本事立身的。王圣人的具体生平已被诸多文章说透,我在此文中不再赘述,我先简略提一下这三不朽的具指,“立德”所指,阳明先生年轻初入官场时便能坚持原则,以身犯险,营救同仁,不惜得罪大权阉刘瑾,落得被贬龙场驿这样的处理。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为国为民,未有背德之事。“立言”所指,继承了自程颢、陆九渊一脉的以心解理的哲学思想,融汇开悟,创立了“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的思想理论,同时提出了“心上学,事上炼”、“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法论。其文章被清人吴调侯、吴楚材编纂的《古文观止》选摘3篇,为明朝文人摘录之最。其书法,被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徐文长,也就是白石老人愿为青藤门下走狗的那位才子,对阳明先生的书法也是赞赏非常。“立功”所指,平赣南几十年的窠贼匪患,用38天平定“宁王之乱”,活捉宁王朱宸濠,终明一朝,除了杨一清外,他是另一个因军功封爵的文官。

宋人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阳明先生是切实做到了的。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往往都有着积极入世的政治抱负,敢于担当,天下大事舍我其谁的气魄与风骨都是有的,但是真正有能力实现了自身抱负,真正在人世间历练中坚守住自身的道德操守,处世原则的人却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时间久远一些的孔子没有做到,一生辗转列国,讲学,推销自己的治国思想,但最终也只是退而著述,占了一项立言,后世若不是董仲舒对其理论加以改造迎合了汉武帝统一思想的需要,孔子老人家的后世地位可能也不会那么高。中期的诸多宋儒大贤,为文却也具有帝王气象,像张载、欧阳修、苏东坡这样的大儒文豪,在“三立”标准面前,都有着相当的距离。近代出了个曾国藩,其资质平常,努力精进自身,形成了一套修身齐家的规训,平灭了太平天国,看似能与阳明先生比肩,实则相去甚远。所谓立德,曾国藩也并不是那么干净,年轻时毛病也很多,浮躁色欲可见其日记自述,中期领兵,败绩颇多,对待敌占区的平民,并没有耐性教化仁心,而是为全事功,大开杀戒,纵兵抢掠,“曾剃头”的名号不是白给的。平灭太平天国一时人杰颇多,并非其全功,另一名臣左宗棠就很看不上他的军事能力,再者就是,太平军那伙人底子太潮,历史课本上一句农民阶级局限性遮掩过去了其领导集团的腐败堕落,争权夺利,鼠目寸光,智谋短浅。曾国藩这叫运气好,对手烂得太快,刚开始前期靖港兵败,投水自戕,不是李次青救助陪护,也就是个普通庸官而已。史书上可没有阳明先生兵败自杀的记载。同是科举,阳明先生以落榜动心为耻,曾氏以考的名次不好为耻,境界高低,高下立判。

“三立”的标准实在是太高,有一人能切实做到自是要被大家膜拜的,不只中国人膜拜,外国人也服气,最有名的便是日本维新时期的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他的主要事迹就是在日俄战争期间,全歼了俄国两大舰队,一是干掉了俄国的远东太平洋舰队,后来又在对马海战中以逸待劳干掉了前来增援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赢得了海战的彻底胜利。他的格言便是“一生俯首拜阳明”。阳明心学的思想经过过了四百年左右的传承,其影响范围仍然辐射东亚儒家文化圈。

道德操守上,阳明先生的生平便是很好的表率。一生无愧人之事,可鉴日月。坚持原则,舍生取义,助人达人,这都是他个人的修持。他的功业,灭寇平乱也已随世事变迁而成为历史的记忆,但是他的思想却仍然有可供今人思考和汲取营养的地方。

对于阳明先生的认识,高中时我只是当做一个知识考点,那时于我而言,他更像一个文化符号,而非一个人。大学时期,我读过几遍《明朝那些事儿》,才开始对阳明先生的生平有些了解。知道往圣是那般厉害英雄人物,后来开始留心一些关于阳明先生的资料,这个时候像远远望见一个人。最近在读关于他的《传习录》,其中先生的一些具言具行,细心体会便又觉得先生活泛起来了。关于他的思想,我想在以后的文章中,慢慢分享一些我的学习体会,今天写这篇文章,算是开篇做个引子吧。


侃叨菌


王阳明是继二程、朱熹、陆九渊之后的又一位大儒。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他和孔子一起被人们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另外半个就是晚清名臣曾国藩了。

王阳明自小立志成为圣人,而他的一生都在努力追寻圣贤之路,可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他的心学是从“百死千难中来”。

王阳明的好朋友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提到王守仁在龙场悟道前经历了“五溺”后才找到圣贤之路:“初溺于任侠之气,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于圣贤之学。”

王阳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既能文治又能武功的全才了。

少年王阳明随父进京,正值明中后期内忧外患,前有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有地方民变不断。少年王阳明忧国忧民,十五岁就独自到居庸关外考查敌情,还在在回家途中打伤了两个鞑靼士兵。在那谈“胡”色变的时代,更显示出了少年王阳明过人的胆气。一个月的塞外之行,使王阳明更坚定了建功疆场,经略四方的志向。

此后王阳明熟读兵法,《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司马法》、《三韬》、《六略》等细细研习,遇到家里有宾客来时,就用果核跟客人摆兵布阵。他认为“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备。”他认为一些儒生只会寻章摘句,粉饰太平,遇到大事则束手无策,这是儒生的羞耻,应该像孔子那样文武兼备。

王阳明的求圣之路异常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相反,越是身处逆境,要做圣人的愿望就越是强烈。

当时朱熹的学说很受推崇,朱熹认为要“格物致知”。“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等格到一定程度,就能把这个理找出来。”不同的事物,包含了不同的“理”。他深信通过“格物”可以明白天理,达到圣人的境界。于是王阳明选择了格竹子。只是王阳明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没有格出天理,却把自己累病了。虽然“格竹”失败了,王阳明只能认为自己没有真正了解朱熹的学说,找到正确的方法,但如何才能成为圣贤这个疑问却始终留在王阳明的心里。

王阳明18岁时与夫人诸氏新婚后从南昌返回余姚,拜谒了当时的大儒娄谅。娄谅告诉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之”,向他讲授了朱熹的“格物致知”。娄谅提倡“身心学“反对“举子学”,对王阳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娄亮是王阳明的启蒙老师。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驾崩,明武宗朱厚照继位,年仅十五岁,这个少年天子,行事荒诞不经,宠信宦官刘瑾,引起文官不满,大批文官纷纷因为上谏获罪。

王阳明上了道奏折——《乞侑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弹劾以宦官刘瑾为首的“八虎”。王阳明因此受到刘瑾集团的迫害,被廷杖四十,下到昭狱之后不久,被贬到贵州龙场当驿丞。

王阳明到贵州赴任,路上可谓九死一生,他躲过锦衣卫的追杀,经历了虎穴逃生,避开野兽毒蛇,终于来到贵州龙场驿。在阳明洞中,他得悟心学。

原来朱熹的理学所说的“格物致知”并不能悟得天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天理”就在人们的心中,不需外求。所谓天理,也就是人的良知。人人都有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这一点“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不管常人还是圣人心中都有良知。如何才能“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要通过“历事练心”,使知和行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致良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在行先,知引导行,知又从行的实践中来。王阳明指出,圣人之学是身心之学,既要体悟,也要实践。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知行合一”。

嘉靖六年,朝廷命前往广西平叛,五十六岁的王阳明抱病前往,临行前学生向他请教为学之道,王阳明留下了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和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王阳明的心学,继承发展了儒学,并且吸收了墨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开创了一个儒学的新体系,对中国后世以及东南亚地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称为日本海军战神,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海军的东乡平八郎对王阳明推崇备至。1905年在天皇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上,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默不作声地拿出一块腰牌,只见上面刻着一行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王阳明打仗,可谓是用兵如神,战无不胜。

他用三十五天平定了宁王处心积虑准备了十几年的战争,这既是因为王阳明早年研习兵法,善用兵,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是阳明心学在战争中的成功实践。“此心不动,随机而行。”既是心法,也是兵法。只有“我心不动”,才能不被纷乱的表象所干扰和迷惑,从而洞明事情,决胜千里。

此外,王阳明还善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王阳明赴广西平叛时,得知头目岑猛已死,引起动乱的卢苏、王受只是被迫起事,并没有真心对抗朝廷,于是以抚代剿,说服卢苏、王受主动认罪,解散军队。历时三年之久,动用四省兵力未能平定的叛乱,王阳明不动一兵一卒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其实就是不管百姓也好,贼匪也好,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着想,消除其心中顾虑——“心中贼”,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破山中贼”。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平叛返回途中病逝。临终时学生问他有什么话要说,他只淡然一笑:“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一生都在追求“成圣”之道,历尽千辛万苦,廷杖四十,下到昭狱,险些丧命;流放贵州龙场,九死一生;平定宁王之乱,立下大功,被封“新建伯”却招来朝中杨廷和等人的嫉恨和毁谤,甚至诬谄王阳明早已和宁王私通……生活越是磨难,王阳明的做圣人的志向就越坚定,强大的心学支撑着王阳明走完他圣人的一生,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阳明心学亦如一盏不灭的明灯,照亮“我心”,亦照亮万古长夜。


文史清谈


王阳明是我最喜欢的古人之一。立身于天地间,茫然四顾,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阳明心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佛、道,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

王守仁反对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


御前带刀侍卫


首先我认为王阳明是一个经过千难万险的传奇人物,为什么说千难万险呢?王阳明一生中的苦难那真是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身体可以,心里也受不了吖,这可能就是他心学的累积吧。

小时候不读书,把他老爸气个半死!喜欢诗文也是三分钟热度,自己安慰自己说:“即便学如韩愈、柳宗元不过为文人,如李白、杜甫不过为诗人,都不是第一等德业。”考试前两次也都失利。即便是走上仕途建功立业也没有好的结果,反而被贬。最后死在了回乡的路上。知道死后56年,世人才承认其价值!

而心学感觉就是一面镜子,就像王阳明的学生王艮有一次出游回来,王阳明问他看到了什么,王艮说看到了满大街都是圣人,其实这句话王阳明知道是在嘲讽自己,一直说了一句:“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当你对这个世界微笑,这个我世界就会对你微笑!



小胡子说历史


首先说王阳明,王阳明是个可以说各方面都全能的古人,心学的发展上丰富了儒学的发展,提倡其内心的重要,保持善良的天性。王阳明之所以称为圣人,与其心学及其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有重要关系。其次,王阳明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可以说他已经达到了完美人设的标准。性格和生活也没有太多的缺陷,因此,王阳明成了明朝的第一牛人。

再说一下其心学,其实,心学来现代意义上说就是唯心理论。为什么王阳明的心学一直备受推崇,是与中国几千年的儒学相关联的,心学其实也是儒学的一个发展,王阳明提倡“以心照物”的观点。以心照物的本质就是:有什么心,就有什么物。有什么样的志向,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其实就是教导后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内心,用善良的内心去看世界,世界自然是善良的。



细品历史007


王阳明在少时遇到了格竹事件的失败,导致他对朱子理学有点灰心丧气,在他的心里憋着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理?在朱子理学中,这几乎不容置疑,理就是世界万物,之所以成为世界万物的依据,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依据,理就存在于一草一木、万事万物当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朱子理学有两个预设:

第一:人心之灵,莫不由之。

第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但是王阳明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究竟问题出在哪呢?

1508年,王阳明37岁,他历经艰险,终于抵达了被贬之地龙场。这个地方当时是非常偏僻和荒凉的,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事可以做,就整天端坐澄心,将一切身外之物,得失荣辱等抛诸脑后。

根据记载,忽然有一天半夜,王阳明大彻大悟了“格物致知”的问题。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光正环保洒水车雾森


王阳明心学师承宋代陆九渊心学一脉并在陆氏心学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格物致知等理念,正如王阳明晚年总结心学的真谛,提出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概括他了一生的心学传习经验,他少年时候立下要做圣贤先知的壮志,但是因大明王朝政治黑暗而困难重重,一生充满了曲折和传奇,龙场悟道以后他大彻大悟,在危难中养就浩然正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三不朽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堪称圣贤。他的心学也因此成为大明王朝仁人志士的心灵鸡汤和脱苦良药,与宋代理学并称新儒学的双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半亩先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王阳明,曾国潘,毛主席。他们三人的文章诗词都非常非常好,多看比看其他东西强很多


芭蕉树芭蕉叶


人类的智慧经典,包括儒释道等等,一切都是心学,只是说的方式方法和程度不一样而己。王阳明的心学更强调在事上磨,待得此心光明,更复何求。


用户6382739676219


一代圣贤,永不过时的心学!史上内心最强大的人没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