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说贾母没见过世面,这话对吗?

润杨阆苑


薛宝钗如果是说贾母没见过世面,这当然不对。贾母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嫁给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又年纪大,经历多,地位高,是《红楼梦》中最见多识广的人,如果说贾母没见过世面,那简直是笑话。



但薛宝钗最是豁达大度,谨守分寸,是个"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同时也是精明不过的,别说贾母见多识广,就算真的没见过世面,宝钗也断没有去讽刺贾母这个贾府大家长没见过世面的道理。她说"珍藏密敛"人参是没见过世面,但这句话,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并不是针对贾母。



七十七回, 王熙凤久病不愈,王夫人听说要人参入药,连忙亲自去找,却只发现一些人参须末,问王熙凤,也只有须末,再问邢夫人,则连人参末也没有。最后,王夫人只好求助贾母,贾母拿出一大包,皆是手指头粗的好人参,鸳鸯称了二两,拿给了王夫人,大夫却告诉人参因存储时间过长,已没了药性,恰好薛宝钗在坐,帮着弄了些,并且说:

这些东西虽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宝钗说这个话,本是讽刺那些"珍藏密敛"之人的,那么,贾母"珍藏密敛”了吗?王夫人找不到好人参,向贾母求助,贾母并没有推诿,而是让鸳鸯拿出来一大包,还都是手指头粗的好人参,至于贾母的人参因时间长而失了药性,那也不意味着贾母没见过世面,毕竟贾母的好东西太多了,若不是王夫人提起,她忘记了也有可能。



而贾母从来就不是“珍藏密敛”之人。如她见林黛玉得窗纱旧了,就让王熙凤找出她说珍藏的软烟罗做窗纱,而软烟罗是王熙凤等人都不曾见过的好东西。如冬天白雪红梅,贾母赐给薛宝琴的凫靥裘则是薛宝钗等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好东西。所以,薛宝钗所讽刺的“珍藏秘敛"没有见过世面之人根本不是指贾母。



何况,贾母好东西之多,许多东西都是她拥有,却想不到了的,如贾琏就曾向鸳鸯借过两箱子贾母长久不用的金银器皿去典当。而替她管理私房的是鸳鸯,因为无人提起,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贾母的人参因为年代久远失了药性,那也是贾母的药材多,跟"珍藏秘敛”没见过世面联系不上的。



既然薛宝钗不是风刺贾母珍藏密敛人参,没见过世面,那么薛宝钗又是讽刺谁的呢?我想可能指的是邢夫人。因为王夫人去问邢夫人时,邢夫人回答连人参须末都没有。不过,就算是邢夫人如此回答,薛宝钗也不应该去讽刺,毕竟出生高贵的王熙凤也仅仅有一点人参须末,出身寒微的邢夫人又怎该会有值得“珍藏密敛”的人参呢?看来宝钗做为谨言慎行的代表,其实也会常常出现失误啊。


萍风竹雨123


王夫人给凤姐配药,因为找不到好人参,不得已“只得亲身过来请问贾母”。却不料贾母存放多年的人参因年代太陈早已失去了药性变成朽糟烂木了。

幸亏当时宝钗在场,托人让她哥哥薛蟠从自家的商行里找了好人参,这才解决了王夫人的燃眉之急。王夫人感慨不已。

宝钗说:

“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如果从这句话里面简单的推出贾母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这当然是不对的。

宝钗的意思是,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得到了人参会珍藏密敛;见过世面的人是不应该珍藏密敛人参的。因为人参不是古董,是救人性命的药!并且,人参存放的年代久了会失效,从而就会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珍藏密敛人参这件事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是恶,是大恶。

那些想保全自己性命的穷人,如果好不容易得到一点人参,珍藏起来放着自己慢慢用,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反倒是贾母,这位一生享受着至高无上的荣华富贵的、见过大世面的、大福大贵的老太太能做出秘藏人参这种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令人不齿啊!

曹翁写贾母秘藏人参这件事是有着很深的意义的。因为人参是给人补气、救人性命的名贵药材;她自己不用,只一味地存放着,意味着贾母就是一个见死不救的人,说明贾母不是一个有慈悲心肠的老太太。

贾母生长在金陵第一富贵人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从做女孩起就过着奢华而精致的生活,自小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格。她不喜欢读书识字,她的爱好与当时的腐败男人一致:喜欢享受戏班子。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贾母是一位资深的追星族。


贾母喜欢听戏到什么程度呢?在贾府的一个元宵节上,贾母指着湘云说:

“我像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

人家听普通的戏已经听俗了,就连音乐版的《西厢记》与《续琵琶》都已能耳熟能详了!

贾母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主要还在于她常常去大场面上混。

她为什么能把元春送进皇宫?就是因为她从小与皇宫里的人有密切的来往,皇宫里有她的人脉。书中明写她与南安太妃的交往。南安太妃那次来贾家时,和史湘云开的玩笑就透露出她与史家有着很深的渊源。

《红楼梦》第58回写一位老太妃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贾母就是一位诰命夫人。每日率邢夫人、王夫人等入朝随祭。可以说贾母见的都是顶尖级别的大场面,她交往的全是皇帝身边的人。


所以,贾母对刘姥姥这样的穷人是不屑理会的,她对刘姥姥说:

“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

在刘姥姥跟前,贾母竟然一句实话也没说!全是假话!!!

贾母不想会的老亲戚,除了刘姥姥就是她的那些贫穷的老妯娌们。江南甄家、南安太妃及各种诰命夫人在贾母看来竟然不是老亲戚!!!真是奇哉怪哉!

曹翁的笔有毒!

贾母是一个见惯大世面的人。宝钗在这里说话的重点不是贾母见没见过世面,而是说凡是见过世面的人就不应该珍藏密敛人参。人参就是用来治病救人的,被珍藏起来就等于监禁了善良。

宝钗的意思是,如果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秘藏人参情有可原,而像贾母这样一个见大世面的、身价上亿的人能做出秘藏人参这种事情,可不是一般的不知羞耻呀!

就好比一位身家数十亿的明星,她偷税漏税几个亿。你难道不觉得她无聊吗?你难道不觉得她恶心人吗?

请参考十点书妆2月24日问答:《贾母的人参,为何会被放置太久,乃至失去了药性,尚不自知?》


十点书妆


第七十七回 薛宝钗说贾母没见过世面 珍藏人参

首先人参在贾府是日常出现比较频繁的东西。贾母在第一次见林黛玉就提过她每天吃人参养荣丸。林黛玉的药每天也需要用到人参。而且贾母还特地说林黛玉的那份从她那边配。因此贾母的人参是日常需要而且还是用量不算少的。

为什么会造成好好的人参放到失去药性 里面会有人为管理不到位。可以看出贾府的管理后期已经到了非常混乱的地步。也只能说明贾府在王夫人管理中衰败的非常快 一面是没有人参可用 一面是人参放到过期。而且还很有可能贾母和林黛玉的每日用药的人参还是已经失去药性。

再回到薛宝钗说贾母没见过世面 明显就是打击报复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毫不留情地批评薛宝钗的审美 以及第五十四回贾母听戏说的扳谎(看到年轻公子就贴上明显是指薛宝钗 大家闺秀到哪里身边都跟着奶妈子小丫鬟不可能和年轻公子独处指的才是林黛玉) 因此薛宝钗怀恨在心 在王夫人面前借机发泄不满。暗示没市面的恰恰是贾母。


上海张雯


贾母肯定是见过世面的人。

第77回,宝钗是这样说的 : “这东西(人参)虽然值钱,总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秘敛的。”这话的意思无外乎就是说,没见过世面的人,当得到人参后会珍藏秘敛的。

而用宝钗这个话,衡量贾母是不可以的,可以肯定的是,贾母是见过世面的人,而且见过的世面,要比薛宝钗大的多,也比王夫人大的多。

处在封建等级社会制度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等级,就连怡红院不也是有等级吗,大丫头的等级决不允许小红这样的小丫头僭越的。

我们知道贾母的丈夫是荣国公,这个职位仅次于皇室的,那么贾母所处的等级也就仅次于皇室了,而这岂能是她王夫人和薛宝钗能比的?

若推断说,薛宝钗说贾母没有见过世面,只能说她缺乏自知之明。

可事实上薛宝钗是这样的人吗,王熙凤曾评价她 : “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就是说薛宝钗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显然她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们再看宝钗说这话的前提,就是王夫人所说的话 : “ ‘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自来家里有的给人多少,这会子轮到自己用,反倒各处寻去。”显然是说家里的人参,已帮助其他人所用了。

宝钗的所说,就是针对王夫人所说而言的,应该讲,前一句话是从正面肯定了王夫人,说她″济众散人″,而后一句话,是从反面来肯定王夫人,说她不″珍藏密敛″。她始终是在肯定王夫人的。

宝钗根本没有必要去说贾母,如果非要说她这话是说贾母的,那么她只有给自己减分了,王夫人也不会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