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南京,就是读懂了中国历史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从公元229年孙权定都建业,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期间经历了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可以说,读懂了南京,就读懂了中国历史。

本期新书《南京传》,由南京籍作家叶兆言所写,对于爱好历史的人来说,这本书将带来哪些全新的体验?

读书君先带你窥探一二。

读懂了南京,就是读懂了中国历史

为何“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京传》里的历史人物小知识

叶兆言《南京传》中写道“要描述南京历史,要展现南京文化,要给这个悠久的城市树碑立传,最合适的方法,最恰当的形容,就是应该从三国开始。”

因为三国中著名的历史人物孙权,是定都南京的第一人。

公元229年孙权定都建业(今南京),为南京六朝历史奠定了基础。

读懂了南京,就是读懂了中国历史

电影《赤壁》里的孙权

关于孙权,有一句流传千年的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

“生子当如孙仲谋”出自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史传,这句话是曹操评价孙权的。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魏(曹操)、蜀汉(刘备)、东吴(孙权),照理来说,孙权应该是曹操势均力敌的对手,为何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话,把孙权比作儿子辈呢?

原来在三国的诸侯中,孙权比曹操小整整27岁。孙权在曹操、刘备这些大佬面前属于非常小的小辈。

读懂了南京,就是读懂了中国历史

电影《赤壁》里的曹操

当时,在很多人眼中刘备、曹操才是男主角,而孙权只是打酱油的小配角。谁也没想到他后来会称霸一方,和曹操、刘备三分天下。

孙权15岁而立,19岁接替兄长孙策成为江东的扛把子,平定内乱,广招贤才,稳定江东局势。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企图直取江东,一统天下。面对大军压境,敌强我弱的局面,26岁的孙权果断决定,与刘备合兵,和曹操决战,最终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就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读懂了南京,就是读懂了中国历史

电影《赤壁》截图

原来,孙权对于你来说,可能只是教科书上一个冷冰冰的名字,亦或是“三国游戏”里一个好用的角色。但通过《南京传》你将看到一个鲜活生动的孙权,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见证他的雄图霸业。

而像“孙权比曹操小27岁”这样的历史人物小知识,《南京传》里还有许多。

孙权、萧衍、李白、颜真卿、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朱元璋、朱棣、利玛窦、张之洞、孙中山,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样不朽的传奇?《南京传》将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你。

读懂了南京,就是读懂了中国历史

南京不只有秦淮风情

它的历史里凝结着“创业家”精神

我们现在提到南京,许多人都会想到秦淮风情、秦淮八艳、金陵名妓。

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倪妮饰演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曼妙身姿,艳丽不俗,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读懂了南京,就是读懂了中国历史

电影《金陵十三钗》里的秦淮风尘女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泊秦淮》也给人留下“秦淮之地只知歌曲靡靡,不知家恨国仇”的印象。


秦淮和金陵都是南京的别称。


“秦淮”的由来是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


“金陵”的由来是“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威王在金陵这座山建立了诸侯国。楚威王就是热播剧《芈月传》里芈月的生父。

读懂了南京,就是读懂了中国历史

电视剧《芈月传》里的楚威王和芈月

秦淮风情、金陵名妓,让南京这座城市充满诗情画意和浪漫风情。

但实际上,许多霸主终于打败一干对手,选择在南京建立自己的雄图霸业时,都把自己的“创业家”精神凝结在了为城市重新命名里。

历史上,南京的称呼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

这些称呼里,有的包含了当权者的创业心。比如,孙权把南京叫做“建业”,意在建国立业;朱元璋把南京叫做“应天”,意在他取得天下是顺应天意。

有的则表达了当权者的忌讳。比如秦始皇把南京叫做“秣陵”,是因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5次出巡回归,到当时叫做金陵的南京,几个陪同他的“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

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

读懂了南京,就是读懂了中国历史

南京的历史,光是研究它的称呼,就可以挖掘出很多有趣的故事。

《南京传》的作者叶兆言说:“我写过很多与南京有关的文字,觉得自己不会再写,不可能再写。直到找到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南京这扇窗户把中国历史说一遍……没想到创作状态会那么好,有段时间,每天工作将近十个小时,结束时天旋地转,仿佛云里雾里。真是疯狂,作为一个写作者,一个上岁数的老同志,能够这样,实在太美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