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夹杂英语,中西结合后的不伦不类


汉语夹杂英语,中西结合后的不伦不类


马云外演讲,有一个女听众站起身要提问:

“你好,马云先生,我是一个海归的人,我想问一下你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的challenge是什么,你怎样overcome你的的challenge。

马云的回答很妙。

“海龟要淡水养殖……我是百分百的中国制造。”

汉语夹杂英语,中西结合后的不伦不类

这里只仅举一个例子,如果愿意,可以搜一下,网上铺天盖地多得很。

从他们身上,总能看出他们旺盛而又虚伪的表现欲。毕竟留洋归来,回国后不显山不露水,就好像衣锦夜行。哪怕在国外端盘子,擦桌子,做着低贱的活,受着外国人无理由的歧视,当着卑微的二三等公民,回国后也要表现的与我们凡夫俗子不同,要显得见过世面,和外国人打过交道,说过几句话(其实被外人嘲讽),那也是高人一等。但最能表现在国外有生活经历的,那就是语言。全说英语没那个本事,全说汉语倒是容易,但又显得没档次,那就汉语里掺杂点散装英语,中西结合,土洋合璧,那就洋气多了。

自卑已深入骨髓,虚伪占据了上风。盲目的以外国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是会出问题的。

一个中国人,说着中国话夹杂着蹩脚的英语,在外时间长了,一时语塞,思维没转换过来,说一两个单词情有可原,但不能故意为之,边说还自我感觉还很良好,很骄傲,与众不同。

这种人,就像吃饭时牙缝里夹了个菜叶,自己觉得包了个翡翠似的,舍不得拭掉,特意出来显摆。但总让人感觉不舒服。

一个人依靠着外物作为装点自己的门面,只能证明其内心的空虚与自卑。一个真正自信,内心强大的人,能够特别了解外国文化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民族意识,能够理性看待中外之间的差距和不同,而又不被外国美好的种种所迷惑而自乱阵脚。崇洋但并不媚外,虚心却不卑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