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不想踩中育儿雷区,那就一碗水端平

琪琪妈妈打来电话,言语中藏不住她的焦急和不满。琪琪上学前班了,后半年就该上一年级了。

可是,琪琪的表现让妈妈很着急。用妈妈的话说,不自觉、磨蹭、记性不好、不专心、普通话不标准......

琪琪妈妈还历数了姐姐的好多优点,诸如自觉、有条理、第三名、三好生、两科的课代表、老师的好帮手......

总而言之吧,琪琪是“不如她姐姐优秀”。

二胎家庭,不想踩中育儿雷区,那就一碗水端平

最主要是琪琪妈妈还对琪琪说:“你看看你姐姐,多像她学学啊!你俩咋就这么大的差距呢?”

听到这句话,陌陌赶紧说:“琪琪妈妈,咋能这么说话呢?这样最容易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她那么小,还有自尊心?!她还不懂吧?”

“别看她小,也有自己的自尊心......”

这就是一位二胎妈妈的育儿观念,明摆着的一个雷区——对比产生伤害。陌陌针对琪琪妈妈这些“不满”,一一给予解惑,琪琪妈妈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啊!”

二胎家庭,不想踩中育儿雷区,那就一碗水端平

细数二胎家庭的育儿雷区以及危害,陌陌归结为以下几种:

一、对比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朋友家里两枚男宝,兄弟俩都极其懂事。比如吃完饭,兄弟俩帮妈妈收拾碗筷,妈妈洗碗的时间,兄弟俩就把地擦干净。只要爸爸妈妈坐在沙发上,兄弟俩就回卧室写作业去了。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兄弟俩想玩一会电脑,就打电话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才会打开电脑。可偏偏老二属于天资聪颖的那种,所以在学习上,老大就显得逊色些。

前几天,老大上网课的间隙用手机打游戏被妈妈发现了,这还了得!本来学习不咋地,还玩游戏!妈妈一气之下,把手机摔成了变形金刚,还外加一通“我咋就养你这么个儿子?!看看你弟弟,哪哪儿都好,就你这样,以后给你弟打扫卫生间都不配......”

二胎家庭,不想踩中育儿雷区,那就一碗水端平

对比的危害

对比,在二孩家庭出现的频率最多。

就像前面提到的琪琪妈妈,无意中把俩孩子进行对比,当然,通过对比能够激发孩子改变现状是最好的结果,但往往对比的结果很大比例地是给另一个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最直接的伤害就是:反正你也看不到我的好,我就笨给你看!时间久了,孩子容易自卑、懦弱、心里充满怨恨、敌对等等。这很不利于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长。

二胎家庭,不想踩中育儿雷区,那就一碗水端平

二、过度维护小的

在一个家庭里,一旦出现二胎,爸爸妈妈的注意力都会不由自主地朝向老二,如果单单是很小的时候照顾吃喝拉撒上侧重小老二一些还在罢了,就怕老二日渐长大,爸爸妈妈的这种照顾与日俱增:

“这个大的给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爱吃这个,你吃别的。”

“她(他)还小,你去做。”

......

这就是作为爸爸妈妈的过度维护。

过度维护的危害

如果爸爸妈妈经常过度维护一个孩子,会让另一个孩子产生不被重视感,久而久之变得孤独、不合群,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胆小、不敢表现自己,从而伤失孩子的积极进取心、责任心和自信心。

二胎家庭,不想踩中育儿雷区,那就一碗水端平

三、不平等看待

二胎家庭的第三个育儿雷区就是不平等看待。

同为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按理,爸爸妈妈在每个孩子身上付出的爱应该是平等的。然而生活中,也不乏“不平等”的父母之爱。

明明和亮亮是一对双胞胎,但明明生来爱哭,动不动就哭鼻子。为此,爸爸妈妈为了不让明明哭,凡事总是把明明考虑到前头,无意间忽略了亮亮。久而久之,凡事偏向明明已经成了不成文的约定。直到有一次,亮亮“发声”,爸爸妈妈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妥,看着亮亮委屈的小表情,爸爸妈妈是又好笑又自责。

二胎家庭,不想踩中育儿雷区,那就一碗水端平

不平等看待的危害

在二胎家庭里,作为爸爸妈妈,在平时的一日三餐、吃穿用度上,要尽量考虑到每个孩子的需求,避免不平等的做法。

爸爸妈妈的不平等看待,会导致孩子偏激、报复心重,如果不加以改变,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的人生路是很不利的。

二胎家庭,在育儿过程中,有了更多需要思索和注意的地,有些做法就是雷区,万万不要踩中,否则,对孩子的伤害我们做父母的将无法挽回和弥补。


我是【陌陌育儿堂】,欢迎留言关注,孩子成长的点滴,我们一起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