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自秦漢以來,中國的選官制度雖是千變萬化,有著諸如“任子”

(西漢時期,官秩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只要任職滿三年,就可推薦子孫一人為官)、“貲選”(西漢時期,只要滿足相應的財產條件,然後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量的錢財,就能有做官的資格)等選官方式,但真正成制度,並廣施於全國的,卻只有察舉制、徵辟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這四種。

察舉制、徵辟制源於西漢,主要被東漢所沿用。九品中正制源於三國曹魏,主要被魏晉南北朝所沿用。而科舉制則源於隋唐,主要被宋元明清沿用。

在這四種選官方式中,察舉制、徵辟制和九品中正制選官的方法是大相徑庭的,主要是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或由地方官在轄地內隨時進行考察,若遇到在鄉間頗有賢名的人才,即可推薦給中央,而後被舉薦者就可參加定期在京中舉行的考試,最後朝廷根據其考試情況量才錄用。

或由公卿、州郡闢除,試用通過後,由公卿、州郡長官以其政績向朝廷舉薦,通過後即可為官;或由中央朝廷派遣中央官員前往各地考察,根據其個人品行、家世來確定品級,然後以品級的方式上報中央朝廷,之後朝廷就會根據其派遣官員所定的品級來進行官員的選用。


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察舉制與九品中正制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而科舉制,則完全有別於察舉制、徵辟制和九品中正制,它無需公卿、州郡長官等任何人的推薦,也不看品行、家世,無論貧窮與否,還是地位低賤與否,只要考生自己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學識能夠通過這場考試,他就能自行報名參加選官考試,考核通過後,即可為官。

也就是說,在隋唐之前,要想實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目標,他必須就得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有一個顯赫的家世。察舉制、徵辟制、九品中正制無一例外都需要經過公卿大臣的舉薦,若沒有他們的舉薦,除非你有通天的賢名,否則即使你再有能力,你也入不了那高居廟堂之上的九五至尊的法眼。

遙想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盛行之時,因舉薦權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所掌控,最終不就造成了“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樣讓人“忍俊不禁”的局面嗎。

因此,隋唐之前,做官始終不是貧窮子弟所能奢望的事情,雖然自秦漢到南北朝這八百餘年間出現了諸如匡衡、蔡義等以“少家貧”的家世坐上了公卿位置的貧窮子弟,但更多的卻是諸如公孫賀、莊青翟、田蚡等這樣有背景的權貴子弟。可以說,隋唐之前,做官始終都是權貴子弟的特權,他們把控著朝堂上各個重要的位置,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延續著。

但是,隨著科舉制的橫空出世,做官就不再是權貴子弟的特權,它成為了天下學子都能觸摸到的權力,自此寒門也能出貴子。藉助著科舉制公平競爭、分科考試和擇優錄取的特性,只要他努力,再加上學識過人,無論他有多貧窮,只要身家清白,不是朝廷明令禁止不得參加科考的人群,他就能直接報名參加科舉考試,而只要能通過科舉,他也就擁有了做官的機會。


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自科舉制誕生以來,它就備受歷代統治者的青睞,成為了朝廷選拔官員最為主要的方式。而它之所以會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歡迎,其主要原因就是它能維護當朝者對於天下的統治

首先,利用科舉這個不論身份,以學識來決定任用與否的制度,中央朝廷就能借此削弱那些門閥世家對於朝堂的掌控,原本朝廷利用察舉、徵辟、九品中正來選拔官員,而這些選拔都必須如上文所說基本上都需官員的舉薦,只有他們舉薦,朝廷才能任用他們為官。

由此,這種形式的選官就會造成一種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因他們能做官,多半是靠那些舉薦他們的公卿大臣與州郡長官,因此或因感激,或因感恩,他們很容易與舉薦他們為官的官吏沆瀣一氣,狼狽為奸,甚至是形成黨派,與朝廷相對抗。同時,由公卿、州郡長官來掌控舉薦權,這等於就是將朝廷官員的選拔權和任用權拱手相讓,交由他們來掌控,而這就很容易讓皇帝失去對於朝堂的控制。如此,這些選官制度,從本質來說它是很不利於中央集權統治的。

但是隨著科舉制的出現,這些問題就被極大的遏制住,由皇帝來直接控制官員的選拔和任用,讓那些讀書人成為“天子門生”,這樣,除少數有“雄心”的官員外,其餘多數官員就都只會對皇帝感恩戴德,他們只會忠於君主,而不忠於他人,從而君主就能加強中央集權統治。

同時,利用科舉用“考試”來選拔官員的特性,皇帝亦可通過考試的內容來控制天下學子的“心性”,利用只考那些寫滿忠君愛國的儒家經典來選拔官員,這就可以讓封建大一統、君權神授等儒家理念深入人心,從而逐漸的控制住天下學子,讓他們只知服從當朝者的統治,甘願為當朝統治者所驅使。


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


此外,最為重要的是,由於科舉選拔官員的標準是“一切以程文為去留”,不論閥閱,唯才是舉,若無才,哪怕你家世顯赫,是世家大族亦也沒有多少的機會能夠入朝為官。而若世家大族無功名繼世,往往就會“三代而斬”,迅速衰敗,由此,一個無法延續百年的世家,他就再也不可能對中央朝廷產生任何的威脅,就再也無法複製東晉時期,門閥世家壓制皇權,統治天下那樣的“壯舉”。

同時,隋唐之所以會開科舉,其根本原因就是隋帝、唐帝們希望藉助科舉來制約門閥世家對於全國最高軍政事務的掌控,可以讓更多的庶民子弟進入朝廷,從而抗衡門閥的存在,以此來確保皇權的絕對安全與穩固。而隋唐之後,門閥世家雖已沒落,皇權開始一家獨大,但是仍然受到那些勢力盤根錯節的豪門士族的威脅,他們相互之間互為黨羽,以此來抗衡皇權,甚至是威脅皇權,因此之後的皇帝依然是需要藉助著科舉,來讓更多沒有所屬勢力,背景清白的庶民子弟進入官場,從而利用他們來幫助自己對付這些士族。

如此,正是因科舉十分有利於當朝者對於天下的統治,所以,自隋唐之後,科舉就被歷代統治者所延續,成為了之後一千二百餘年最為主要的選拔官員的方式。

當然,無論是何種制度,只要存在人為的干預,就必然會有衰落的一天,當它不再適應所處的社會發展時,它自然而然的就會被時代所拋棄。科舉雖然為封建時代的當朝者在治理、穩固天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最終,它還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隨著清廷下詔:“自丙午(1906)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科舉這一延續千年的選官制度自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明代科舉體系示意圖


但是,無論現在科舉存不存在,客觀的說,科舉制能延續千餘年的時間,它肯定是其道理的,對於中國封建時代來說,它是有其積極的影響,當然也有其消極的影響。

那,科舉制對於中國封建時代來說,它的積極影響在哪裡呢?消極影響又在哪裡呢?

首先是積極的影響。

科舉制它最為積極的影響無疑是開創了一種公平的選官方式,即通過以才能為錄取標準的考試來選拔人才,從而給予底層精英一次可以與上層權貴公平競爭,從而向上層社會流動的機會。

自科舉出現之後,選官不再以家世為準,而是以學識為準,只要是有才能,你就有機會出將入相,反之若你沒有才能,那麼即使你是公卿之子,你也沒多少機會出將入相。正所謂“好學者則庶民之子為公卿,不好學者則公卿之子為庶民”

,只要你有才能,哪怕你是窮得叮噹響的貧民,你亦能成為公卿,而若你無才,哪怕你是公卿之子,也只能是為庶民。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那封建時代,權貴始終是權貴,只要權力存在一天,任何一項制度,無論它有多完美無缺,它都有被權力影響的時候,因此“科舉制”也不例外。自科舉出現後,歷朝歷代的史書關於科舉舞弊的記載就已是司空見慣,但是雖然歷代科舉都存在著諸如“以權謀私”、“以錢謀私”的情況,可是我們亦不能否認的是,歷代最高統治者都在為讓科舉變得更加公平而努力著

他們都希望科舉能實現“科甲面前人人平等”,為此這些最高統治者是制定出了一系列杜絕科場舞弊的制度,如為阻止主考官協助考生舞弊而置的“鎖院”制度;為避免主考官、副考官、監考官等科舉考官幫助其子弟及親屬作弊而置的“迴避”制度;為防止權貴利用權力來為子弟謀私而置的“官民子弟分卷錄取”制度;為防止考官與地主豪強勾結,而協助其子弟作弊而置的“糊名”制度等等,這些制度無一例外都是為了確保科舉的公平、公正性而設置的。

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說:“科舉制度的最大優點是從根本上打破了豪門士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 使得國家行政機構的組成向著儘可能大的社會面開放。科舉制度表現出這樣一種熱忱: 凡是這片國土上的人才, 都有可能被舉拔上來, 即便再老再遲, 只要能趕上考試, 就始終為你保持著機會”,可以說,以當時的那種封建環境而言,科舉對於整個天下而言,都是最為公平的一項選官制度,是無可替代的存在。


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明清時期科舉各級稱號


再是,科舉另一積極的影響,就是能為朝廷源源不斷的注入更加新鮮的血液,從而提高中央朝廷對於天下的管理效率

自隋唐以後,每次殿試後,朝廷都能獲得百餘位進士,而這些進士雖有少數可能是利用舞弊而考中的,但多數都是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精英中的精英,是真正的萬里挑一。而從歷朝歷代有所作為的官員幾乎都是從科舉中脫穎而出的學子,諸如狄仁傑、歐陽修、王安石、于謙、王陽明、林則徐、李鴻章等這件事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科舉的確是為朝廷選拔出了許許多多有真才實學的官員。

想想看,隨著這些有真才實學的官員源源不斷的加入,這無疑就能提高朝廷對於天下的管理效率,亦能增強朝廷下達到地方的政令的執行能力。畢竟,此時這些新科進士多數都是正值三四十歲的青壯年,他們是既不缺閱歷,也不缺能力、精力,也正是精力、能力、閱歷都達到最為頂峰的時刻。

而隨著他們的加入,其不但可以填補全國各地的空缺,加強朝廷對於天下的掌控。同時在經過數年的歷練後,他們亦可去替換那些已是六七十歲高齡,行將就木、老眼昏聵的老年官員。如此,隨著老年官員被壯年官員接連替換,藉助著壯年官員旺盛的精力,朝廷所下達到地方的各項政策自然也就能被更快速,更有效率的推行於全國,而這無疑也就能加強中央朝廷對於天下的統治。


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明朝官員畫像


其次,科舉的出現,還有一個積極的影響,那就是促進封建時代教育與文化事業的發展。自隋唐後,因歷代皆採取不問出身,不問家世的科舉來選拔官員,而科舉又是以考試的形勢,即以學識來決定誰能當官,由此是越來越多欲借科舉而一躍龍門的百姓走向了讀書,走向了“學而優則仕”的這條道路。

以明清為例,明代,光光南京國子監的學生,鼎盛時期就有高達9000餘人在此就讀。而到了清代,其府、州、縣學的學生加起來更是超過百萬人。因此,當時為了滿足這些數量龐大的讀書人的需求,官府、民間是開辦了大量的學院、私塾,以供他們就讀。同時,隨著讀書人的增加,與其配套的書籍需求量也就隨之增加,如此經、史、子、集等書籍也得以被大量印刷,並得以廣泛流傳。

可以這麼說,中國古代文學之所以會如此昌盛,並能影響著周邊的諸多國家,讓華夏文明主宰東方千餘年的時間,這絕對是離不開科舉的功勞的。正因讀書就能有做官的機會,由此是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讀書人的行列當中,

而隨著讀書人數量的增加,其文學自然也就隨之昌盛了起來。此時,中國歷史上善於治國安邦的名臣、名相,有傑出貢獻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科學家、詩人,如張柬之、寇準、司馬光、范仲淹、曾鞏、蘇軾、蘇轍、沈括、徐光啟等,就都出自於科舉。


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清代科舉考場


再是消極的影響。

首先,實事求是的說,科舉制在封建時代是沒有啥消極影響的。對於上層統治者而言,它是既能幫助自己穩固天下的統治,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又能幫助自己穩固皇權,讓皇權獨尊於朝堂之上。而對於底層百姓而言,它讓他們終於有了一次與權貴子弟進行公平競爭的機會,此時做官對於他們而言不再是幻想,而是可以觸摸到的東西,科舉制可謂是為他們打開了通往上層階級最為快速的一條道路。

由此,在封建時代,科舉制無論是對皇帝,還是底層百姓而言,它都是有著巨大的益處的。而若是一定要說它的壞處,恐怕就是對於那些權貴而言吧,庶族大量的湧入朝堂,勢必就會擠壓權貴在朝堂上的位置,從而損害到他們的政治利益。但是,說實在的,損害權貴的利益,這對於百姓來說也並不是壞事,反而依舊還是好事,若不損害他們的利益,貧窮子弟哪有翻身的機會呢?

當然,若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科舉制卻是有著它的消極影響。首先,科舉制對於中國來說,其最大的消極影響就是

阻礙了古代科技的發展,嚴重禁錮了百姓的創新思想。我們要知道,科舉存在的根本目的是替當朝者穩固其對於天下的統治,因此其一切都是以有利於當朝者的方向發展得,而在當時,當朝者顯然是不會讓對自己有異心的讀書人通過科舉做官的。由此,為了防止對自己有異心的讀書人靠著科舉坐上高官,然後對自己不利,科舉所要考的內容是被限制住的,其內容多是儒家那套忠君愛國的說法。

如此,當時讀書人要想做官,他就必須,也只能去學習這套“之乎者也”的說法。試想,在這套只教讀書人要知道忠君愛國,卻不教如何治國,如何關心黎民疾苦的儒家雞湯的薰陶下,那些考中進士的讀書人又會有幾人真正的關心黎民百姓的死活呢?當然,不可否認,還是有的,諸如包拯、于謙、張居正、海瑞等,他們皆是治世之能臣,當然這只是少數,而非多數。

但多數讀書人,他們是不知黎民之疾苦的,也絲毫不關心國家該如何治理,在他們的心中,他們只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因為只要通過看懂,讀懂那些儒家經典,他們就能功名利祿四者全收。而且在上層統治者多不在乎他們的才幹,只在乎他們是否忠於君主的刻意縱容下,這些讀書人更是早已忘記曾經“修身養性,救國救民”的初衷,只知是

“安富尊榮,效忠君上”


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明清八股文


而這種現象,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鼎峰的明清時期是尤盛。

隋唐時期,科舉剛出現時,科舉好歹還有

明經(經義)、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這些實用的科目,但是到了明清時期,就只剩下進士一科,而且考試的內容也由隋唐時期的重時策,輕詩賦,變成了重詩賦,輕時策。此次,明清皇帝為了徹底的控制住讀書人的思想,讓他們真正淪落為一個只知忠君,而不知忠天下的迂腐之臣,他們是大行“八股文”。

“因命題範圍狹窄,士子揣摩試題,讀時文選本,模擬仿作,而束書不觀,不務新知”,因科舉考試內容被明清皇帝侷限在“四書五經”範圍內,而這些書籍多是隻講如何忠君,卻不講如何治國,因此對於皇帝來說,雖是有利的,但對於天下而言,確是貽害無窮的,它只會讓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變成一個死板的書呆子,他們不知創新,只知照本宣科,而隨著這些讀書人走向了帝國的上層統治階級,試問國家還能好嗎?

可以說就因明清對於科舉只重於忠君的教育,而不注重實學的教育,致使天下讀書人是隻知鑽研四書五經,學習詩詞歌賦,進而也就抑制了中國古代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如此,這就導致曾經創造出“四大發明”的輝煌文明,自明之後,再無新科技的誕生,再加上明清又奉行“閉關鎖國”的國策,由此曾經雄居東方,傲然於世界的華夏文明開始落後於西方文明,直至今日都未有變化。

正如顧炎武所說:“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可以說,明清的科舉,對於中國,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它只會讓中國越來越落後,而不會有任何其他的益處。


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響?

明清科舉考試流程表


但是,誠然,當我們以現在的眼光去審視科舉這些制度時,它的確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諸如抑制百姓的思想,抑制中國的發展等等。可是,我們需要知道,世界上不存在,也不可能有完美無缺的制度,科舉制亦是不例外,正如前文所說,科舉能存在千餘年而不被廢除,它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因為以當時的環境,它是唯一對底層精英最為公平的一項選官制度。

科舉制最初設立的目的就是要給予天下讀書人一個公平、公正的選拔方式,讓天下讀書人都有為國效力的機會,因此這制度本身是沒有問題的,若是使用者能夠公平、公正的使用它,它是能為國家源源不斷的提供富有朝氣,又有才能的新鮮血液的,而有了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整個國家是絕對能夠健康而又穩步的向前發展的。因此,也正因科舉制有這種效果,所以其很多制度都依舊被現代社會所採用,如考試製度、糊名制度、鎖院制度等等,而從這點我們就可看出,科舉雖有短處,但也有它的長處。

總得說,無論是封建時代,還是當代社會,面對著中國這擁有龐大人口基數的國家,以考試來進行人才選拔的這種形式仍然是最適合中國的選才方式。只得說,

對於科舉制,我們不應該盲目的就去全部否定它,我們應該做的是深入的瞭解它的長處和短處,然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之後將其正確的應用到各個領域中,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