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好的作品一定是真情实感地流露

1927年6月,一位五十岁的老人,走进颐和园,来到昆明湖边,未作过多停顿,毅然决然地投入湖中。昆明湖的水很浅,下面都是污泥和烂草,如果有求生信念的话,随便扑腾几下,便可自救。

但这位老人,深深的将脸埋在泥中直至窒息断气,以这样壮烈的方式与世界决别,这位老人便是王国维。

文学爱好者无人不知王国维大名,他是浙江海盐人,曾受末代皇帝傅仪之邀,出任“南书房行走”,也曾在北大、清华两大中国最高学府执教。

他是全能型的国学大师,学贯中西,谈古论今,在哲学、文学、考古、翻译、戏曲、教育等领域,都像是一部百科全书,为后人留下大量不朽的文化宝藏。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好的作品一定是真情实感地流露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对历代诗词的文学点评,能入他法眼,让他点评的,都是历朝历代的大家之作。书中最著名的便是他的成大事者三境界。除此境界外,还讲了造境,写境之说,有我,无我,有境界自成高格之说。如果想了解诗词发展,看这本书就够了,对提升诗词鉴赏极有好处。

要想吸取书中之精髓,需反复多次阅读,我看了前面几章节,竟然有了意外的发现,先生对于如何写出打动心灵的文字,也作了细致的说明,主旨就是要求真情实感,下面将从先生的三个小节来说明: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好的作品一定是真情实感地流露

1:道法缘自然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虎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能打动人的作品一定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寥寥数语,将南唐后主李煜的无限哀怨传递出来。

此句好似将我们拉回到千年以前,目睹着这位国已破,妻被辱,失去自由,被囚禁的君王,在寂寥的月夜,发出的悲愤之情。

王国维认为触动人心灵的文章,从来不是遣词造句之优美,或是格律境界之高深,而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哪怕越过千年,当你在心情低郁的某一天,突然读到此句时,也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真诚从来不需要夸张,创作者只管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为了使自己表达出来情感能打动人心,需要去生活中找真实素材,那些臆想出来的东西,只会让人感到娇柔造作,令人看了浑身不自在。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好的作品一定是真情实感地流露

说到此处,不禁令人想起史铁生写的那篇《我与地坛》,文中讲述了,他在正值青年时,却全身瘫痪,每天只能坐在轮椅上。为了排解郁结,他每天要独自去家附近的地坛公园坐一下午。母亲总是很担心他,可怕他嫌自己烦,不得不将自己的担心与牵挂,生生地咬碎了吞下去。

在史铁生小说获奖之前,他母亲便去世了。当史铁生终于从文学创伤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时,回过身去想找人分享,母亲却早已不在原地等他了。

回想起当年自己的任性及固执,对母亲的种种伤害,悔不当初,他写下了这篇打动人心的散文。我每次朗诵,都忍不住潸然泪下,质朴的文字中,满满的是母亲的隐忍的爱,儿子无尽的忏悔之情。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好的作品一定是真情实感地流露

2:实情虚景乃境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 谓之无境界。

本节也在讲述写作时,需要注入真情实感。王国维在此处用“境”一字来形容文章的境界。能写出真实情感,让读者受到触动,引起共鸣的文字才是有境界的,反之,对生活缺乏热爱的人,不可能写出生动的文字来。

杜甫的一首诗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短短的十个字,勾勒出一副绝佳的水墨画。鱼儿因为毛毛雨飘落,而时不时的跃出水面,燕子在微微的风中,被吹斜了身影。

这样再平常不过的景象,平时不太会有人去关注,而杜甫不仅捕捉到了,更是借诗来表达他当时对生活满足的情感。

而下一句的“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也道出了,他住的偏远,没有城中的熙熙攘攘,才能有这样的闲情逸志,去关注大自然中万千生灵细微的变化。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好的作品一定是真情实感地流露

真正会写作的诗人以景以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质朴,平白的话语,令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字面意思,并能体会到文学的美,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着真境界的吧。

对于以上观点,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了。白居易之所以写的诗妇孺皆知,是有故事的。他最早写诗时,写好了,都要念不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太懂的,就改,如果改完后,还是听不懂,那就弃之不用了。

白居易的此法子看着愚笨,却有了极好的效果。“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便是众多流传千的名句中之一。所以大道至简便是,简简单单才是真,平平凡凡就是美,生活如此,文字亦如此。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好的作品一定是真情实感地流露

3:尽在自然中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对清代著名诗人纳兰容若的文章评价之高,以上可见一斑。此句点明了纳兰容若的成功之处有二点:

其一,容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以澄明之心去看待人间自然之物,不偏见,不顽固,他是自然纯真之眼;他的舌头只说他想说的,他不会听命于任何人,他怎样想的,便怎样说出来,所言皆是人间自然真情。

其二:北宋南宋,在国势一泄万里,行将末落之时,文人写词也随之低迷。词中虚伪文辞比比皆是。而清代的纳兰容若,并没有受到这种暮气沉沉的熏陶,才会以自然清新的心作出了许多优美诗词来。

王国维一直强调词人身份的纯粹性,不论是政治家,还是诗人,当你进行文学创作时,当抛却所有的身份。

以手中之笔,写真情实感,不是为了博人眼球,不是为了一争高低,以稚子之眼,怀赤子之心,写出的文字才会自然,才会生动,才能打动人。

容若的词,没有华而不实的装饰,更无娇柔造作的庸俗,读来令人舒畅,深感词之美妙。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好的作品一定是真情实感地流露

除去对作品需要真情实感外,王国维先生在此书中也给出了写词的一些技巧:

  • 但凡大家作词,时有脱口而出的佳作,且无造作之姿态;真正的好词忌讳用替代字;
  • 词中少用典故,也不要粉饰,这都是借形式来掩盖内容与情感的空洞;
  • 作家少写无病呻吟之作;
  • 有些好诗没题目也正常,因诗词中要表达的意思,找不到好的题目,故无题

短短几千字,道不出先生的才华,只能挑选其中最小的一点,作为自己对此书前面几章的浅谈。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收获不同的知识点。而这本精典之作,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了解更是上乘之作,愿有缘结识之书的朋友,多多阅读,细细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