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藠頭地裡耕種希望

3月21日,湘陰縣三塘鎮新龍村一組的一處地頭,藠頭一片蔥綠。貧困戶金義清理土溝,妻子鍾紅霞忙著除草。去年下半年,金義種了11畝藠頭,他說,很快會豐收。

“老金,藠頭長勢蠻旺咧!”當天,岳陽市委農辦副主任鄒國良、三塘鎮黨委書記戴卓偉帶著記者來找金義。站在田間路上,戴卓偉扯一嗓子。

“鄒主任、戴書記,你們來啦!快去家裡坐。”聽到喊聲,金義放下鋤頭,快步走了過來,“前些天你們過來指導後,我又施了一次肥。長勢可好啦!”

以前,金義夫婦都在外打工。前幾年,大孩子患病,家裡一窮二白。2015年,金義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幸好政策好!”金義話鋒一轉,“這兩年政府鼓勵我們種藠頭,不僅送來後扶資金,還送來種植技術。”

2004年,三塘鎮藠頭種植面積不到300畝。“一畝藠頭就可賺三四千元,種一畝可脫貧一人。”戴卓偉說,這幾年,鎮裡廣泛發動農戶種藠頭,目前擴種到了5000多畝。

銷售有困難嗎?記者問。戴卓偉說:“所有種藠頭的農戶,鎮裡都採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進行保價收購。”

“海日公司老總吳細良跟我們簽了收購協議,賣不出去他們全部回收,每斤1.5元。”金義早就算好了賬,“11畝藠頭,可純賺3萬多元。”

怎麼管理藠頭生產?“每天都要到地裡看三四次。”金義說,“像照顧孩子一樣,好好呵護,怕它積水、生病;也怕狗啊、牛啊踩踏。”

何時收藠頭?“快了,就是5月。”金義說,“收了藠頭,還要種一季水稻。這樣,一年的口糧不成問題了。”

“現在,還怕家裡搞不起來嗎?”記者笑問。

“搞得起來,搞得起來!”金義連忙答道。周圍的人全被他逗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