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肃亲王让北京城禁演相声的是冯昆治还是魏昆治?


一、冯昆治说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贴出告示禁演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跟第二代相声艺人冯崑志有关。冯崑志是谁呢?他是和第一代相声艺人# 同辈份的沈春和的弟子。在他一生中收徒有高德明、吉坪三、高德光、高德亮、常葆臣、郭伯山等。他早在1921年(33岁)就离开了家乡北京去了东北。擅长表演“八大棍儿”,说《君臣斗》、《宋金刚押宝》、《解学士》、《康熙私访月明楼》、《硕二爷跑车》、《吴三亥抗粮》等。语言形象生动,情节引人入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观众欢迎,相声界的同行对他的艺术也无不钦佩。
  原来,那天京师步军统领、肃亲王善耆出巡到地安门大街。照“规矩”,统领大人行至哪里,无论行商的还是作艺的都要暂且停止工作,肃立一旁或散开,以示对大人的敬意。可正在“撂地”说相声的冯崑志,觉得已经到“底”,就要打钱了,舍不得停止、离开。
  哪承想这一下触犯了善耆的尊严,他横眉立目地问一个看街的兵丁:“那一伙子人在干什么?”兵丁见他那气哼哼的样子,自然不敢怠慢,忙跑了过去,喊道:“肃静了!肃静了!大人传下话来,说相声的听相声的,都滚开!”兵丁跑来轰赶,冯崑志正值壮年,血气方刚,问:“为什么呀?我说相声,碍着谁了?我又没犯法,让我们滚开,凭什么呀?这人总得讲个理吧……”兵丁见他顶嘴,过去就是一个大嘴巴:“认识"理"了吧?这就是"理"!一个臭说相声的,目无大人,还敢顶嘴!”冯崑志听了就火冒三丈,上来了犟劲儿,放开了喉咙,大声嚷嚷:“我说相声怎么了?难道说相声的就不是人?”他的声音太大,让善耆听见了,这无疑又触犯了他的威严,自觉伤了面子,就恼羞成怒:“把他带过来!”几个手下把冯崑志抓了,带到善耆跟前。善耆狠狠地说:“一派胡言,又目无王法,难道你反了不成?来人!先鞭笞四十,然后再戴枷游街,示众三天!”就这样,冯崑志被打、被游街示众,还在大牢里当了几天囚犯。

  冯崑志被辱之后,恶气不出,便在日后“撂地”的时候,以“现挂”讽刺朝廷,拿善耆抓哏。相声艺人也非常团结,在各自“现挂”才艺的基础上,竟然形成了一段传世之作《大人来了》。数日之后,有人向善耆报告,说:“凡是说相声的,没一个好鸟儿!他们不满咱大清统治,创作了一批讽刺清王朝腐败的相声段子,如《堆儿兵做梦》、《交租子》、《得胜图》,尤其是有段相声叫《大人来了》,可能您没听过。说相声的太损了,这段相声里描写一位大人巡视京城,不得人心,他们还给这位大人起了个外号,叫"扇起阴风"。您听出来了吧?他们用的是谐音呀,"扇起",善耆,您明白吗?他们是在变相的骂您啊!更可气的是说到最后,骂"扇起阴风"是一个沐猴而冠的猴崽子!”
  “我,我,禁演相声!”这些“现挂”,差点让善耆背过气去。

得罪肃亲王让北京城禁演相声的是冯昆治还是魏昆治?

冯崑志让说相声的集体“下岗”

二、魏昆治说

在纪录片《相声大师—李德钖》中采访中国著名#曲艺#理论家、教育家倪钟之老先生时,老先生说是魏昆治得罪了末代肃亲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