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封建礼教糟粕的彩礼和三从四德,为什么三从四德被抛弃了,而彩礼却被继承了下来?

飞龙在天9783


入赘女方家不是封建礼教,孩子随母姓也不是封建礼教,逢年过节回女方家里过也不是封建礼教。就问一声男人,你愿意做到不?


箴言真语979


我来说两句,现在男女婚姻中男方处于的局面,女方口口声声“1.我父母养育我20多年,嫁到你家,给你们生孩子,给个几十万彩礼还多吗?”(特码谁不是爹生娘养的?嫁到我家就是卖给我家了?)2.我找对象必须有车有房有存款,谁结婚不买房子?房子必须加我名(传统习俗放现在对女方有利的一面都被接纳了,糟粕都祛除了)3.我就这么一个弟弟,父母生我养我不容易,我要帮他买房结婚,这也是报答我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孝顺,嫁过来的媳妇还得婆家去补贴娘家)4.今年去我家过年吧?生俩孩子得有一个随我姓;这周带孩子去我家吧?给我父母多买点东西(这算是男女平等新境界?过度女权主义泛滥)5.少数吃瓜群众叫嚣,娶不起就别娶,没钱娶什么媳妇(娶妻生子就好比是生活必需品,没别的饭只有一个馒头10万一个你吃不吃?你是不是宁肯吃屎?)

嫁过来以后呢?张嘴闭嘴都是没用的男人(土豪除外),对外男人要顶天立地要养家糊口累死活该那是你你没本事,对内要带孩子要会做饭,要收拾家务(现在有几个男人不做家务?都成标配了,以前男人在外夸赞引以为豪的娶了个贤妻良母,可现在呢?),男人有钱男强女弱天经地义一切都好,女人有钱女强男弱男人很憋屈,而且公婆一家人被压的抬不起头来;生孩子公婆必须得给钱,再买房还得给钱,买车也得给钱,办宝宝宴得给钱;婆婆就应该带孩子,不给生活费,而且不给孙子孙女买东西也会落不是,带孩子带不好也不是;不带孩子更不行,哪天不讲究卫生或者有些情况没注意就会被嫌弃,哪怕就是出去拼死拼活挣钱贴补儿子儿媳也没人心疼,还得被人说婆婆没帮忙带孩子,姥姥看孩子就是帮忙,婆婆看孩子就是天经地义,还得忍气吞声。越来越想不通所谓的男女平等到底是怎么说的,花大价钱娶回来的媳妇,婆婆还得哄着她,而且自始至终人家都是靠娘家近,舔着一张逼脸整天说娶不起别娶,公婆在沙发上躺着看会电视就发抖音嫌弃,给公婆买点东西心里记着那是公婆欠自己的,岳父母把钱全给儿子后,生病没钱治,没法养老还得靠女儿孝顺,岳父母带一会孩子就说父母不容易要孝顺,公婆带一辈子孩子都是理所应当而且还不孝顺,说是男方家的孩子其实孩子跟谁近?公婆能指望孙子孙女养老吗?十岁以后的男孩子跟父亲总是有点隔阂,媳妇想带着孩子回娘家,老公能不跟着去吗?难道要一直分开?男的要养家糊口难免会做一些危险的工作也不会太注意身体,男方去世后公婆都面临老年丧子的痛,还没钱养老,因为都给儿子了,以后能不能见孙子一面都不好说,所有财产及补偿款都会留给自己和孩子,有些人会说女人不也一样吗?绝对不一样,因为男人有担当男人就是累,如果都是各管各妈,那这样的婚姻有什么意思?劲都不往一处使,那奉劝男人也不要有担当了,不要外出干危险工作,也要好好保养身体,不然等你去世你的父母不会有人养。而且男人会为挣钱养家而铤而走险受到法律严惩,女人也会离你而去(注:以上女女诸多恶行,非一女所有)


大大0817


彩礼并非是封建礼教糟粕,它只是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延续。笔者不赞同废除彩礼,但反对高额彩礼,适当的彩礼对于婚姻有益,高额彩礼则对婚姻有害。借着彩礼敛财的事情,笔者坚决反对;借着反对彩礼而轻薄婚姻的事情,笔者也反对。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彩礼是两个家庭的桥梁,这个桥梁要双方共同修建。

爱情不以物质基础为出发点,但婚姻则必须要有物质基础。女方家庭要彩礼是正当的,只是彩礼的多少要根据双方家庭情况而定,不能过高,更不能以彩礼作为赚钱方式。现如今,男女平等,身为女儿,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嫁给男方并不是卖给了男方,作女儿的依然要赡养父母。既然女儿要赡养父母,再以生养女儿二十年,花费不菲来索要高额彩礼,自然是不合情理的。

男方不愿意给彩礼,甚至索要高额嫁妆,也是不合情理的。爱情可以不讲物质,但是婚姻必须要讲物质,给彩礼不仅仅是礼节的表示,更是经济实力的展示,至少可以表明你有实力养家糊口。得之易,则不甚珍惜;得之难,则心有怨恨。因此把握好彩礼的度是最难的,把握好了,这双方皆大欢喜。印度离婚率高,原因何在?因为印度女子嫁人要给嫁妆,没有或者少了,女子嫁不出去。因此印度男子喜欢离婚,借此获得一笔嫁妆,可以挥霍一段时间。

对于爱情,要两情相悦;对于婚姻,则要门当户对。因为经济上的差距,会让两个家庭相互看不顺眼,最终让婚姻无疾而终。现在中国有的地方彩礼高,男子娶上不老婆;有的地方,嫁妆高,女子难以出嫁。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要齐风易俗,任重而道远。现在,人情重,人情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政府已经在着力改变。其实彩礼跟人情一样,也需要改变,要变成一种良俗,而不是恶俗。


大秦铁鹰剑士


什么时候彩礼成封建糟粕了?那随父姓算不算封建糟粕?男娶女嫁算不算?怎么没见几个倒插门的?男的都是一涉及到自身利益就开始双标!


ai味道姝娟


没钱就别娶媳妇了,你在头条上杠,也杠不出来媳妇,有这功夫好好搬砖吧


身会三星


三从四德,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女性对男性的绝对顺从。

请问,如果有女人要求孩子跟自己一个姓,要求丈夫负责带孩子、做家务……不还是会被非议吗?

由此可见,三从四德从未消失过。

封建礼教和三从四德,都是男权社会的特色。

在男女平等真正完全实现前,无非是旧的三从四德消失了,新式的三从四德又出现了。

事实上,现在的男人,既不愿意古代男人那样付出一些东西;也不愿意现代女人抛弃古代那些对男人的顺从的教条。

彩礼这个问题,就是矛盾的集中体现。

当女人要求孩子跟自己一个姓,被视为寻常普通的事,不再成为家庭矛盾的焦点了。

当女人可以从家务劳动,还有带孩子这些沉重家庭工作中解放出来,男人能够顶上去了。

在这个时候,呼吁取消彩礼,才算是合情合理。

否则的话,彩礼是一种能让那些明显地不体恤女人的男人知难而退的有效办法。

总而言之,我不赞同彩礼这种习俗,更不赞同某些人呼吁抛弃彩礼的背后的那种小算盘。

0 赞 踩 评论
分享

HuiNanHistory


在历史长河里,某些传统的礼教或民间习俗,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淘汰,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比如束缚女人的传统礼教——“三从四德”被现代人所抛弃。

“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古代时,女孩子小的时候要听从父母的话,不能和父母顶嘴怄气,不能像现在小孩子那样动不动就在地上打滚儿哭闹。

总结一句话就是“小时从父”

当女孩子出嫁后,一定要听从丈夫的话,低眉顺眼,逆来顺受,在家上敬公婆,下抚儿女,做在前,吃在后,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总结一句话就是:“嫁后从夫”。

当丈夫去世后,一定要守家抚养儿女,当儿子长大后,一定要尊重儿子的意愿。

总结一句话就是“夫死从子”。

“三从”的意思凸显出了古代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古代是男权社会,女人只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

“四德”可以看成是古代女人的行为规范,指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妇德”指的就是女人的品德,最起码就是要守妇道,不能朝三暮楚、红杏出墙,不能像潘金莲那样淫荡勾引男人。

“妇言”指的是女人说话要得体,行为上要笑不露齿,说起话来娓娓动听如珍珠落玉盘一般悦耳。要有大家闺秀范,不能像泼妇一样满口粗话。

妇容”是指女人的穿着打扮,古代女子严禁花枝招展,招蜂引蝶,必须穿着端庄大方,不该露的绝不露。

妇工”指的是女人的针线活儿。在古代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嫁人后在家相夫教子。

大家闺秀的女儿一般都会针指女红。比如绣花,织布、做衣服,纳鞋底,这些都是女人基本功。

现代人已经抛弃了“三从四德”,女人得到了解放,是男女平等的具体表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然而要彩礼这种陋习,不但没被抛弃,反而愈演愈烈。

讲真我对这种丑陋的现象深恶痛绝,因为这不是男女平等的表现,为什么结婚要给女方巨额彩礼呢?

说实话,我也不反对适当给女方一些聘礼,古代也有这种习俗。

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超出家庭承担范围。现在结婚首要条件是有房、有车、有彩礼,三样缺一不可。

巨额彩礼的陋习人人诟病,但涉及到每个人又不想从自己开始抛弃,慢慢形成了一种观念,女方就应该要巨额彩礼,美其名曰“我把女儿都给了你们,难道还不应该要点钱吗?”

还有一种认为,彩礼要的少,不能显示出其尊贵的身份,这和买卖婚姻有什么区别呢?

双方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金钱物质之上,这样的婚姻能牢靠吗?

之所以有选择性的抛弃传统陋习,我认为是“男多女少”的现实所造成 ,“物以稀为贵”,同样人类也是如此。

古代由于战争原因,男人死在战场上,女人相对多于男人。

比如二战结束后,战后的苏联和日本都是男人奇缺,像一些非洲部落,由于战乱男人少的原因,允许“一夫多妻”制,这时候的女人别说要彩礼,都是主动送彩礼,女人能嫁个丈夫就不错了。

以我的观点来看,古代的三从四德并不都是糟粕。“三从”可以抛弃,“四德”应该继承下来。

要想抛弃要彩礼这种陋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女孩的数量,使男女比例趋于平衡。

如果还像现在一个女孩万家求的情况,女人不愁嫁,彩礼的陋习不会消失。希望大家联起手来抵御巨额彩礼,同意的请点赞评论和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秉烛读春秋


要有就都有,要没有就都没有,现在女性不是很独立吗?义务一点不想尽,权利倒是狮子大开口,不跟公婆住,不侍奉公婆,凭什么跟公婆要彩礼?现在的婚姻更多的是搭伴过日子,两不相欠,谁也别要求谁,更没必要难为谁,年轻人的事年轻人自己掌握。


用户1337518759104


彩礼和三从四德,都不是出自大中论孟。也不是五经内容。当然为避免造口业,三从四德不评价。儒家内容,个人认为以大中论孟,尚书礼记孝经,还有朱熹和王阳明内容为主比较好。宋时期妇女在习俗上虽然和男子有些不同,但是法律权利几乎和男子一样的。宋之儒家气可是最纯的。从儒家经典来看,妇女提倡温婉,但是根本不是地位低。相反还有很多: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一日夫妻百日恩之类的说法。就是说百天之恩才能成就一天的夫妻。你对妻子或者丈夫不好,是不是忘记了恩人的恩情。

相敬如宾是什么意思?儒家重礼,礼是除仁之外最大的一事。好的再好的夫妻,都要记得你们刚刚认识时候的样子。如以礼见客一样,回归本心,恪守本心,这难道不是好的。

中国古代的很多东西并非完整的儒家。儒家经典大中论孟也只是宋才开始全面确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法家的内容,这主要是之前的一些政治残余。儒家大中论孟,尚书礼记孝经等就是让人培德修身,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比如曾国藩杀降,儒家的第一条原则可是仁。还有纳妾。你说是儒家说的,大中论孟哪一本书说过这个?所以儒家应当本质是宗教。哪有什么都往儒家装的,当前学习儒家,应以大中论孟,礼记孝经尚书和王阳明朱熹,还有其他能够体现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谦精神的内容为准。


师长366


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封建礼教文化中关于女性遵奉道德的概括描述。

三从是女性应当遵循的礼数,道有上下尊卑,固有三从。

四德是女性应当修缮的自性,德有秀外慧中,固有四德。

古代君子们为什么制定这个现代看起来似乎极不公平的道德准则呢?

这是建立在天尊地卑,男女有别的基础上的。



长期的性别分工特别是长达10月的妊娠和月事导致了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并且逐渐形成了身体结构、机能的差异。

男性从事劳力工作,女性从事精巧工作,在往复循环式的工作中,男女群体出现了心理偏好,最终形成性格上的差异。所以三从四德在古代社会还是极其合理的。



可近代以来受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冲击,三从四德被视为文化糟粕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那为什么彩礼被保留下来了呢?

彩礼即使产生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之前没有?),也不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和封建社会没有必然联系,就好比考试产生于封建社会,也不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一样。



彩礼在古代叫聘礼,这里的聘是聘请的意思,意思是把女孩子请进家门。也有的解释通“娉”,求婚的意思,两种解释都可以。


彩礼的来源

古代最早时没有婚姻登记制度,婚姻没有法律保障,靠社会道德来维持。订婚的时候,男方要给女方聘礼(或钱或物),有时候双方还要写婚约书,还要有媒人和长辈做保证。

聘礼就好像今天的商业订金,或者说是男方给女方的质押物,一表诚意,二作为质押。如果男方悔婚,则聘礼不返还。如果女方悔婚,聘礼要返还。如果婚姻结成,聘礼要由新娘子连同嫁妆一起带回婆家,一般都归新娘子自有。所以聘礼的本意不是补贴女方家的,而是婚约的保证物。



现在婚姻尽管有法律保证了,但是登记之前仍然要先订婚,所以今天的彩礼仍然有一些质押的意味。故彩礼是婚姻的一部分,在婚姻存在的情况下,彩礼也必然会存在。

关注九山疑,与我一起看东看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